主办: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潍坊市文明办     | 中国文明网 | 山东文明网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文明潍坊网络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部长主任文集

  昌邑市关于文明城市创建与乡村文明行动一体推进、

  全域创建普惠城乡群众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昌邑市将乡村文明行动纳入县域文明城市建设的总框架,创新体制机制,全方位优化城乡文明环境,城乡文明一体推进模式效果显著,城乡居民思想观念、生活生产方式有了质的提升。在城乡文明共建理念指导下,昌邑市先后四次在全省乡村文明行动现场会做典型发言,被授予“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市”、“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典范市”、首批“乡村文明行动省级示范市”、“全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先进市”等荣誉称号,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并获“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称号。为全面了解和准确掌握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思想动态,就下步如何深化提升乡村文明行动同县域文明城市创建一体推进、全域结合普惠群众,昌邑市委宣传部开展专题调研,深入全市10个镇街区150个村(社区)进行调查摸底,查找问题,提出对策以供参考。

  一、调研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和破解问题专题座谈相结合的方式,历时一个月,每个镇街区随机抽取15个村,共走访400名镇村干部群众(其中,男性占53%,女性47%;20周岁-35周岁占27%,36周岁-50周岁占29%,51周岁以上占44%;干部占29%,群众占71%),召开座谈会11次。调研活动主要围绕以下七个方面展开:1、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85%的干部群众认为满意,15%的干部群众提出村级文化大院、村级图书馆等设施应该在配套和管理上予以加强。2、对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82%的干部群众认为满意,18%的干部群众认为在服务水平和延伸范围上需进一步提升。3、文化惠民方面,68%的干部群众表示满意,32%的干部群众认为乡村文化建设需提升档次,主要在丰富活动、平台建设、人才建设、特色文化打造、村风民俗等方面需要强化扶植力度。4、24%的干部群众认为,在调动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上需进一步加强。5、文明创建方面,66%的干部群众认为较好,34%的干部群众认为还需改进,四德榜应用、身边好人推介、新媒体宣讲应用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提升。6、对乡村文明行动发展的制约因素,43%的干部群众认为是资金问题,26%的干部群众认为是人才匮乏问题,17%的干部群众认为是政策问题,14%干部群众认为其他因素。7、86%的干部群众认为乡村文明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十三五”期间,亟需出台新的政策将乡村文明持续深化下去。

  二、前期主要做法

  (一)强化环境综合整治,打造了文明宜居的城乡环境。围绕城乡环境“脏”、公共秩序“乱”、窗口行业“差”等重点,开展城乡环境和市容市貌综合整治行动、公共秩序整治行动、窗口服务行业整治行动等活动,进行重点领域、重点场所和突出问题的整改。各镇街区以“五化”提升为目标,持之以恒的开展村容村貌整治、违建建筑拆除、三大堆清理行动,实现村内生活垃圾“日日清”和无公害集中处理,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二)强化舆论宣传引导,营造了浓厚的文明共建氛围。利用各类传统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发动,同时重视开发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形成了电视台、报纸、网络、新媒体“四位一体”的宣传格局。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开设专题专栏,实时更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新闻。充分利用“中国昌邑网”微信公众号和市委宣传部官方微博新媒体的实时性和互动性,向各自用户实时推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相关工作的文字、图片和视频形式新闻,在全市全方位营造了浓厚的共建氛围。

  (三)强化文明市民打造,传播了崇德向善的文明风气。以开展“昌邑好人”及“昌邑市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评选推荐活动、善行义举四德榜建设和志愿服务等重点活动为抓手,持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内涵。昌邑有9人被评为潍坊市级以上道德模范,1人被评为“中国好人”,7人被评为“山东好人”,59人被评为“潍坊好人”;组织开展善行义举四德榜建设活动,全市690个村庄全部建成四德榜,覆盖率达100%;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活动,在全市城区主干道路设置了建筑围挡公益广告2000余幅,实现城区主干道路公益广告覆盖率80%以上,在农村绘制公益文化墙9000余处;组建专业志愿者服务队200余支,全市注册志愿者达到8000余名,每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000余次。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实地走访和组织各镇街区宣传文化干部、村干部代表、村民代表召开座谈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问题:

  (一)部分干部群众对于城乡文明共建认识不足。从实际的情况来看,部分农村群众参与城乡文明共建的主动性欠缺,存在着“干部干,群众看”现象。部分镇村干部没有意识到乡村文明行动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还有部分单位部门、干部没有认识到乡村是县域城市的主体,对于乡村文明行动作为文明城市创建重要组成部分认识不清,片面的将两者分割开来,没有在全市面上形成城乡文明共建工作合力。

  (二)基层农村文化建设水平亟待提高。农村专业文化队伍和人才匮乏各村(社区)虽然组建了文艺队伍,但受经费、专业水平、缺少培训和引导等因素的制约,辐射带动影响力较弱。在乡村文化建设公益性投入方面,面向镇街区较多,对农村的投入相对不足。文化活动项目内容和方法缺乏新意,在引导农村群众建立文明健康生活习惯的教化功能方面影响力不足。

  (三)文明创建工作需要不断深化。由于农村经济相对薄弱、村民文化水平层次不高等现实因素,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仍相对滞后。部分镇村干部的重视不够,四德榜应用、身边好人推介等文明创建工作停留在表面,号召多,落实少。宣传载体只以贴字画、开宣讲会为主,对微信、微博新媒体应用上存在短板,内容性、时效性不足,没有将“互联网+”的思维融入到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引不起农村群众的关注。

  (四)环境综合整治还需提质升级。各镇街区普遍存在重整治、轻管理现象,没有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和配套设施,部分村庄不同程度出现“三大堆”回潮现象。 农村环境特色发掘不够。虽然相继打造出大陆村、山阳村、永安村、齐西村等一批特色村,但多数村庄存在规划不合理、定位不准确、特色不明显的问题,没有结合本村本地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来塑造本村本地特色,导致千村一面。

  四、下步对策措施

  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调研过程中广大干部群众对城乡文明共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立足当前城乡文明创建新形式,结合昌邑的工作实际,提出相应对策措施,积极打造覆盖城乡的文明创建大格局。

  (一)强化统筹协调,完善城乡文明共建机制。一是强化文明创建领导体系。昌邑市成立了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下设创城办具体协调相关事宜。引入项目化管理机制,对城乡文明共建的各项具体任务进行量化分解,排出年度重点任务清单,落实到各单位和镇街区,做到“定人、定责、定进度”。重点在城乡文明共建工作规划部署、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考核评定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形成上下联动、统筹协调的创建机制。二是提高群众参与共建的积极性。着力解决城乡群众关心的环境、道德、公共服务等突出问题,强化城乡文明共建群众主体意识,发挥好党员干部带头引领作用,利用好公告栏和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介,畅通沟通渠道,确保群众有更多的知情权、发言权和监督权,充分激发基层群众参与文明创建原动力,营造以城带乡的文明共建格局。三是加强精细化管理。结合昌邑“智慧城市”建设,推行网格化城乡管理模式,使城乡管理人员与城乡管理问题准确对应定位,努力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推进薄弱环节的整改工作。

  (二)夯实基层基础,借文化载体提升群众文明素质。一是发挥好镇村文化工作者的作用。将农村文化事业纳入工作业绩考核,提高镇街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度,按编职数配齐配强乡镇文化站人员,并从繁杂的镇村事务中解放出来,发挥好宣传文化专职干部的作用。同时,发掘和培育农村文化能人和文化队伍,加大投入和培训,提高乡村文化队伍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打造一批精品农村文化队伍。二是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深入实施“五大文化惠民工程”,扎实开展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一村一年一场戏”等活动,办实一批“文化惠民、服务群众”的实事。推广龙池镇图书馆“免费办证、免证阅览、免费饮水、免费寄存、免费WIFI、免费观影”的“六免费”一站式服务。统筹文化部门、文艺协会和民间文化团体力量,举办“社区文化节”、“唱响昌邑电视大奖赛”、“龙乡文化节”、“梨花节”等群众文化活动,引导市民参与健康文明的文娱活动。三是培育乡贤文化。对杨震、黄福、陈干等昌邑历代名贤的思想、美德、文史典籍等进行挖掘整理,传承先贤精神,重点开展“整理一批村训家训、开辟一批乡贤宣传阵地、完善一个村规民约、选出一批最美乡贤”的“四个一活动”,打造富有昌邑特色的乡贤文化,重构传统乡村文化,促进农村文明礼仪新风尚的建立。

  (三)注重道德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是构建公平诚信有序的社会环境。加快诚信体系建设,积极探索综合运用教育、经济、行政、法制等多种手段,从法制上、体制上、机制上解决诚信缺失问题。开展诚信机关、诚信企业、诚信经营店、诚信市民等创建活动,广泛弘扬诚信意识,牢固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观念,培养城乡居民诚信观念和规则意识。二是突出道德模范示范引领作用。在全市四德榜覆盖率达100%的基础上,将最美乡贤、卫生文明户等内容纳入四德榜评选,完善四德榜退出机制,促使群众养成“一日为善,日日为善”的良好风气。持续开展身边道德模范评选,每月评选5名“昌邑好人”,并积极落实免费看报等7项好人奖励制度,营造好人有好报的良好社会氛围。三是拓宽农村道德建设宣讲途径。推广面对面点播式服务,以全市200多处道德讲堂、文明村民学校等宣讲阵地为中心,开展“中国梦”、法治中国、身边道德模范等主题宣讲。创新宣传载体,利用好“潍水二月兰”官方微博、中国昌邑网、“文明昌邑”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道德宣讲阵地。

  (四)科学规划引导,以美丽乡村建设助推乡村文明。一是全面提升乡村文明行动。突出提质、扩面、连片,深入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深入实施“百镇千村”建设示范工程、“新农村新生活”培训工程、农村公益文化墙绘制工程、“乡村文明家园”示范工程等重点活动,抓好铁路沿线综合治理和农村改厕,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二是挖掘文化内涵打造“一村一品”乡村特色。积极引导各村(社区)立足实际,深入挖掘有代表性的村庄历史典故、名人轶事、风俗等传统文化,保存住“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记忆。三是推动志愿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志愿者为推进城市文明进步、和谐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而在广大农村,志愿服务相对薄弱。应积极引导志愿者团队、爱心组织和广大志愿者走向农村地区,宣传文明生活的好处,引导农村群众习惯卫生、环保、礼貌、有序的生活。(昌邑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李志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