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潍坊市文明办     | 中国文明网 | 山东文明网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文明潍坊网络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先进典型 »身边好人

  张宁,女,1991年8月生人,中共党员,山东潍坊人,潍坊综合保税区贸易发展局科员。2023年5月11日至12日,她连续两次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用470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履行了自己许下的“生命之约”,延续了一位素未谋面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生命,也成为山东省第1270例,潍坊市第9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普法、山东电视台、大众网、潍坊电视台等30余家中央、省、市级主流媒体先后进行了相关报道,点击量超1000万次,获得全国各地网友的点赞热议。张宁被评为“潍坊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潍坊好人”。

  2019年,张宁在参与潍坊综合保税区志愿服务的时候无意间了解到造血干细胞的相关信息,得知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治疗恶性血液病、部分恶性肿瘤、部分遗传性疾病等70多种致命性疾病,于是在2019年7月1日,与丈夫到医院留下了血样,一起光荣地成为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2022年12月,张宁与一位白血病患者的HLA初步配型成功,当接到潍坊市红十字会通知后,她毅然决然地继续选择捐献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挽救患者生命。在此之后,张宁开始了长达143天的筹备,每天坚持锻炼1小时,保持营养均衡,将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顺利通过了高分辨检测和体检。2023年5月6日,到了约定捐献的日子,张宁的丈夫和儿子专程陪同她到济南进行捐献。为提高外周血内的造血干细胞含量,张宁一天两针“动员针”,前后打了四天,这也带来了嗜睡、腰酸胀的反应。但想到可以延续一条生命,张宁暗暗给自己鼓劲。

  5月11日,从上午9时到下午1时许,采集造血干细胞的过程持续了整整4个小时。张宁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一动都不能动,两臂的肘中央各被扎入一针,一支抽取,一支输回,血液顺着无菌管直通床侧的血细胞分离机。在机器有规律的运转声中,张宁体内的血液完成了四五次循环,采集到290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5月12日上午6时,张宁一家人打算踏上归途时,又得知对方的造血干细胞悬液用量较多,需要对张宁二次抽取。面对这一请求,张宁毫不犹豫,毅然同意继续捐献。又经过长达4个小时的采集,伴随着最后1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成功分离,二次捐献的180毫升造血干细胞,成了那位患者新的“生命火种”。

  一瓶纯净水容量约500毫升,张宁前后总计捐献造血干细胞悬液达470毫升,18个针眼,共耗费8个小时。从体检、打引导针到最后的捐献,她没有丝毫迟疑,也没有喊过一句疼,这让周围的医护人员十分动容。“只要能救人,那就无须犹豫。”谈及捐献的初衷,张宁的想法很纯粹。

  一份造血干细胞,让两名素昧平生的人,形成另一种形式的“血脉相连”。成为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者,看似是一次偶然和小概率事件,其实张宁早已做好了准备。富有爱心的她曾多次参加无偿献血活动,活跃在潍坊综合保税区各类志愿活动中。丈夫和儿子也是她志愿路上的同行者,一家人时常利用节假日参加公益活动。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7年,张宁夫妻俩领到结婚证后不久,便郑重地在《人体器官捐献志愿书》上签下了各自名字,将其作为爱情的信物。“希望我们某一天离开这个世界后,既能挽救别人,又能让我们的生命得到延续。”说起这件事,夫妻俩目光坚毅。

  捐献结束后,张宁依然想尽自己所能,对造血干细胞进行科普宣传。她希望通过自己的现身说法,提高大家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认识、理解和支持,让更多患者能够获得“生命火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