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潍坊文明
网官方微信
主办: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潍坊市文明办     | 中国文明网 | 山东文明网

文明办微信二维码.jpg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jpg 新浪微博

文明潍坊网络频道

  潍坊文明网 > 聚焦潍坊
潍坊寿光:全民参与 全域联动 全面提升联动 全面提升扎实推进乡村文明行动
发表时间:2016-03-02         来源:潍坊文明网    


  寿光:全民参与 全域联动 全面提升

  扎实推进乡村文明行动

  2015年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会见了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并发表了重要讲话。2014年被中央文明办确定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以来,寿光市积极推动规划建设向农村延伸、设施配套向农村倾斜、服务保障向农村覆盖、道德文明向农村辐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群众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一是以解民忧为先,抓实“环境整治家园美”这个关键点。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直观反映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寿光市注重从整脏治乱、改善环境入手,用环境培养人、教育人,整体提升“乡村文明行动”工作水平。一是清死角。以治脏、治乱、治污、治林、治水、治路为突破口,以“八无”(无暴露垃圾、无水面漂浮物、无乱搭乱建和严重破损建筑物、无乱堆乱放、无乱贴乱画、无散养畜禽、无污水横流、绿化空地无杂草垃圾)为标准,每年在菜博会前、麦收后、秋收后、春节前各拿出15天时间,开展4次全覆盖、拉网式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从去年开始,突出“三边三底三线”环境卫生死角,开展“千村整治、百村示范”行动,加大集中整治力度,并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列入镇街综合考核,每年评选100个环境整治先进村,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二是配设施。实行基础设施项目优先向镇村安排、集中建设资金优先投向镇村“两个优先”,先后投资20多亿元,实施了农村道路“升级改造三年计划”、农村路网提升、镇街污水处理厂建设、农村集中供水、天然气“村村通”等工程,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运用BOT方式,投资5亿元,建设日处理能力1000吨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成日处理能力100吨的压缩式垃圾中转站21座,配套清运车辆、垃圾桶、垃圾池、垃圾房,设置垃圾暂存点2000个,全市975个村庄生活垃圾实现日产日清、无害处理,农村环境面貌根本好转。三是促长效。针对群众普遍关注的蔬菜、畜牧养殖废弃物难以处理这一难题,在农村推广“畜-沼-菜”生态循环模式,组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区全部配套建设畜禽粪污处理设施,建成领航生物大型沼气、华源秸杆固化加工、菌禾生物、玉皇庙沼肥能源站等大棚蔬菜废弃物利用项目,建成“畜-沼-菜”模式沼气池1531座,年产沼气近千万立方米,通过沼气、有机肥、生物质燃料等处理模式,实现了蔬菜废弃物和牲畜粪便的综合利用。大力实施沃土计划和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生态农业工程,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面积65.1万亩,生物和物理防治技术推广面积达50万亩,被确定为国家绿色能源县、全省“农业清洁生产示范县”。

  二是以修民德为要,抓实“道德高尚心灵美”这个基本点。乡村的美既来自于宜居环境之美,也来自于农村居民文明健康的心灵之美。我市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根本,深入推进“四德”工程,真正让村民群众养成美的德行。一是建阵地。以“善行义举四德榜”为载体,坚持群众评、评群众,群众学、学群众,在群众身边树典型、立标杆,让好人好事“上榜”,为凡人善举“立传”,全市975个村、13个城市社区“善行义举四德榜”实现全覆盖,上榜典型达到2万人。在农村精神文明宣传栏、文明一条街等宣传阵地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把道德讲堂建设作为评选、推荐各级文明单位(村镇、社区)的前置条件,全市建成道德大学堂、道德讲堂、青少年德育宫等道德教育阵地1000多处,围绕传播身边道德故事,弘扬先进道德理念,开展活动近万场次。二是树典型。持续开展“我评议、我推荐身边好人”、“文明市民”、道德模范、感动寿光人物、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表彰活动,并通过事迹展播、座谈研讨、巡讲报告、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激发群众的道德自觉,引导他们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市里设立500万元的道德模范关爱基金,探索建立“九免一送”、定向帮扶等嘉许激励机制,树立起“学习模范、祟尚模范、争当模范”的正确价值导向,全市有2人成为全国道德模范,11人荣登中国好人榜,市级以上道德典型达到600多人。三是重践行。从2012年开始,突出“蔬菜之乡”特色,把诚信融入蔬菜产业链条,组织开展了“文明信用联动联评”、“信义菜乡、五信共建”等系列活动,对评出的“文明信用经销户(农企、村居、农户)”,提供“低利率贷款、增贷款额度、低价买农资”等优惠,全市文明信用村300个、文明信用户5万户。结合农村实际,组织“五老”人员、大学生村官、文化能人、民间艺人等成立志愿队伍近千支,开展邻里守望、帮贫助困、敬老助残、文体娱乐等志愿活动2000多场次,受益群众50多万人次,形成了“邻帮邻、户帮户”的良好社会风气。

  三是以增民乐为重,抓实“文化丰富生活美”这个支撑点。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乡村文明行动”的一项重要任务。寿光市坚持重心下移,大力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切实维护、发展好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一是保供给。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化为目标,在全省率先出台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若干政策,按照中心城区提升文化服务档次、城郊对接城市文化辐射、镇村推进文化惠民“五大工程”建设的布局模式,不断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实现有线电视“户户通”的基础上,30万用户实现数字化转换;投资150万元建起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基本型服务点覆盖率达100%;所有镇街全部建起综合性文化站(中心),农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106万城乡居民全部纳入了“10分钟文化圈”,全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达标率连续5年居全省首位。二是强队伍。持续推进“双百双千”培训工程,扶持培养千名农村文艺带头人、万名文化中心户,庄户剧团、文艺队伍发展到1200支;组织实施了“寿光文化之星”工程,将文艺创作、文化传承、文化经营等方面业绩突出的文化人才纳入评选范围,三年培养期内每年给予6000元的资助激励。同时,市财政出资600万元,设立“农圣文化奖”,现已评选五届,斩获文华奖、泰山文艺奖、冰心儿童图书奖、山东省“文艺精品工程”等重大奖项。三是搭平台。依托遍布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定期组织开展“周末群众大舞台”、“畅享中国梦、出彩寿光人”、“文化惠百村、文明进万家”百场公益巡演、镇街群众艺术节、庄户剧团大赛、家庭才艺展示、群众文艺大汇演等乡土气息浓厚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其中,以“绿色之春、文明之夏、丰硕之秋、欢乐之冬”为主要内容的“和谐四季”系列群众文化活动贯穿全年,年参与人数都在100万人次以上,真正实现了到群众中找文化、让群众演文化、使群众享受文化,促进了城乡文化的互动共融。

  四是以淳民风为本,抓实“社会和谐乡风美”这个落脚点。社会风气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我市针对农村陈规陋习和不良风气,加强道德教化,积极推进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一是造氛围。持续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宣传进镇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家庭活动,在镇街驻地、村居人流密集场所建成道德主题游园、农村美德广场、农村手绘文化墙1000多处,印发《致全市人民的一封信》等乡村文明行动主题海报、宣传册50多万份,编发《与文明同行》、《续写雷锋日记》、《德耀寿光》等道德教育读本10万套,引导群众讲道德、倡文明。面向社会征集“好家风好家训”近千条,鼓励有条件的村庄编修村志、建设村史展馆、创作村歌,凝聚起“爱家乡、建家园”的社会共识。二是提素质。成立市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推广中心、书香寿光悦读中心,社区学院、文明市(村)民学校实现全覆盖,围绕环境卫生、生活方式、邻里关系、文明礼仪、道德规范等方面,大力推进“新农村新生活”培训,先后实施了“绿色证书”、“科普村村通”、“万户农民上网”、“50万农民科技大轮训”工程,开展“社科进千村、服务惠大众”和“三下乡”、“四进社区”等咨询、服务活动2000多场,实现警示教育、安全防范、文化娱乐、卫生保健、法律知识、农业技术等社科普及活动村村通、村村到,群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三是立规矩。结合农村实际,指导各村镇、社区围绕“乡风文明、邻里和谐”修订村规民约,按照“群众认可、办事公道、敢说敢评、会说会评”的要求,成立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乡村自我管理组织,对重大事件、突发事件、邻里问题进行调解、监督,规范村民行为,遏制陈规陋习。制定出台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寿光24孝”,推出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孙彦芹、山东省乡村道德好青年王小蕾等一大批孝媳孝子。探索推行了“网上阳光村务”监督平台、东斟灌村村级治理“三自”工作法等基层民主做法,有效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寿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袁世俊)

责任编辑:刘 逸群

潍坊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