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潍坊市文明办     | 中国文明网 | 山东文明网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文明潍坊网络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聚焦潍坊

  青山绿水间映衬出一座座农家小院,母慈子孝中融洽着浓浓亲情,乡亲邻里间爽朗的笑声回荡在角角落落……这是近日记者走进王坟镇侯王村看到的一幕幕景象。这里虽然地处青州市西南山区,然而其“以孝治村”却闻名全国,先后被评为全国和省级文明村,连续6年进入青州市经济百强村行列。

  弘扬孝德文化 打造乡村核心力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传统美德。

  走进侯王村,映入眼帘的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孝文化标记。孝文化广场,中央竖立着“百孝石”,背后雕刻着百句劝孝诗歌,广场四周图板上有24孝图;每家大门上都挂着“慈孝人家”或“孝德人家”的牌匾……

  “家里三代以上挂‘慈孝人家’,三代以下挂‘孝德人家’,只有通过我们十七项审核标准,才能颁发牌匾,目前全村挂牌率达到93%。”侯王村党支部书记冯先家介绍说,他们村有303户人家,1017口人,60岁以上老年人占全村总人口的15%。全村先后有220人次被评为好媳妇、好儿女、70人次被评为好婆婆,201户被评为和谐家庭、慈孝家庭。

  在有着360多年历史的“祈福树”下,已是四世同堂的王洪顺老人正在跟“老伙伴”们唠嗑乘凉。见到记者,他热情地跟记者“显摆”起来:“这是我闺女给我买的裤子,儿媳妇给我买的上衣,新衣服穿都穿不完呢。”说到自己的儿女家庭,王洪顺脸上始终挂着幸福的笑容。

  今年81岁的王洪顺告诉记者,家庭和谐心情自然舒畅。说到家庭和谐的秘诀,他表示,老人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只要一家人心往一处想,家庭就会和谐。2013年他们家被评为首批“慈孝人家”17户之一,儿媳妇侯德芬还被评为省级好媳妇。

  打造宜居环境 提升居民幸福感

  新农村建设,不仅要做好“面”上的文章,还要抓好“里子”,营造和谐文明乡风。

  走在村子的水泥路上,道路两边有鹅卵石砌起来的花池,家家户户门前都摆着大型盆栽,种植的各类苗木郁郁葱葱。村民们坐在广场上聊天、休息,一对正在自家门前晒太阳的婆媳,她们拉着家常,笑着向记者打招呼……

  在主街道两侧的墙体上处处绘制着“与邻为善 以邻为伴”“出入相友 守望相助”等一幅幅色彩鲜艳、富有生活气息的农民画。这些农民画以民俗乡情、文明家庭、孝老爱亲等内容,再现了家里、邻里之间相处的场景,让人们在耳濡目染中,从心底接受正能量,传播好风气。

  据冯先家介绍,他们村从2013年开始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村内建设了1处垃圾中转站,全天候、全覆盖做好村内卫生保洁,做到“随产随清、日产日清”。同时他们还将环境卫生门前房后责任制和庭院绿化美化纳入村规民约,动员大家参与到卫生保洁、爱护环境中。

  到现在,侯王村连续成功举办三届孝文化艺术节,唱的是党的大政方针,演的是百姓的居家小事,说的是风趣的地方方言;群众自发组织的庄户剧团、文艺表演队以山东快书、豫剧等形式尽显传统文化魅力……村民在丰富文化生活的同时不断提升幸福感。

  发展特色经济 成就美好新生活

  “孝文化”不仅是正能量,而且也是推进经济发展的软实力。

  “以孝治村”在侯王村“发酵效应”显而易见。公婆承担起孙子孙女的看护,让儿女们有更多的精力和心思发家致富;邻里关系进一步和谐,使大家更加相互信任,齐心上项目、共同求发展。

  “侯王村地处山区,自然资源丰富,这就是咱自身的一个优势啊!”  冯先家介绍说,他们立足本村优势,依托自然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创新实施“示范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乡村旅游,推进产业富村。先后建成6家以“孝文化”体验为特色的农家乐,今年还新建一处建筑面积300平方米的星级标准农家乐酒店,规划建设500亩的“家庭农场”。

  有了景观,引来了客人,让村民经营农家乐发家致富,这些都成了水到渠成的事儿。不少村里早年外出务工者,也纷纷辞职回村创业就业。张燕就是其中一位。她和丈夫经过十几年的打拼,已在青州站稳了脚跟,但看到家乡旅游产业搞得红红火火,触发了他们回乡创业的念头。今年春天,在村里的支持下她和丈夫回村开了家星级农家乐酒店。“旅游旺季的时候全村每天能接纳七八千人,单我们这家就能接待四五百人,收入很可观。”张燕言语中充满了自豪,“今年,有五六对夫妻回来了,像我们夫妻一样创业奔小康。”(潍坊日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