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潍坊市文明办     | 中国文明网 | 山东文明网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文明潍坊网络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聚焦潍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化是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撑和源头活水。为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努力实现诸城文化名市建设目标,该市把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摆在了重要位置,勾勒出文化繁荣、城乡和谐的新画卷。

  适应新需求 打造新阵地

  “乡村要振兴,文化要先行。因为现在农村经济发展了,群众生活富裕了,对文化的需求也更高了”。在近日组织开展的“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活动中,诸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赵莉在深入基层调研中发现,农村文化仍然是乡村振兴的重头戏,“不仅让农村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更让群众的精气神足起来,这就是我们下步文化工作的着力点。”赵莉说。

  围绕农村群众的新期待,诸城市从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入手,在全市13处镇街全部建成综合文化站,建筑面积均达到500平方米以上,面积最大的昌城镇文化站面积达到4000平方米;在全市208个农村社区,全部建成包括文化宣传、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普法教育、文化遗产保护等六个板块的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面积均在200平方米以上。镇街文化站和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均达到了有文体广场、图书阅览室、文化娱乐室、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服务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等“十有”标准。其中,文体广场面积均达到1000平方米以上。在此基础上,全市高标准扩建、改建了8处镇街文化广场,在农村社区建成农家书屋208处,每处面积100平方米以上,藏书量均达到3000册以上。完成了110个农家书屋数字化升级和190个社区文化服务中心改造提升,进一步完善提升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

  在提升农村社区文化服务水平方面,诸城市创新性地实施了“一三五七”总分馆制服务模式。按照“先期试点、分步推进”的方式,充分发挥总馆、分馆、服务点优势和特点,实施活动联办、品牌联创、培训联合、场地联用、平台联建,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了更加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总分馆实施后,服务群众30万人次,培养文化人才2000余人次。2017年,共策划组织大型文化活动40多场次,开展各种文化惠民活动500多次,形成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演出”的群众文化格局,群众文化活动参与率达到了70%。

  拓宽新领域 激发新活力

  “农村文化振兴,最关键还是让文化接地气、聚人气,让群众得实惠。”谈起这次文化工作专题调研中的体会,诸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名市专项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郭青如是说。为摸准群众脉搏,找准工作突破口,诸城市近期由文化名市专项委员会办公室牵头,组织成员单位负责人分片开展专题调研,针对乡村文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号脉开方”。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他们重新确立、重点打造“社区文化节”这一文化品牌,让社区群众在自家门口就参与活动、享受文化。按照“重心下移、群众参与”的原则,对社区文化节进行重新定位包装,赋予新的内涵。全市以镇街、社区文化中心广场为主阵地,发挥300多支业余文艺队伍作用,举办秧歌、锣鼓、竹板快书、京剧、茂腔、广场舞、剪纸、书画、体育比赛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今年力争举办镇街社区广场文化活动300多场次,参与群众突破30万人次。

  同时完善政府购买文化产品机制,对有资质、有规模、上档次的民间艺术团体,市里拨付专项资金给予购买扶持,实现了壮大文艺团体和文化惠民的双赢。对此,诸城市武英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炳武深有感触:“以前我们这个庄户剧团人手太少,平时算是自娱自乐小打小闹。现在通过政府扶持,我们今年招兵买马巡回演出,在十里八村又火起来了。”武英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脱胎于昌城镇星火茂腔剧团,他们在扶持政策的推动下,现在不仅演出传统茂腔剧目,还自发创作编排歌舞、小品、诸城快板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巡回本镇和其他镇街进行演出。另外,全市每年组织开展“农村公益电影标准化放映工程”“一年一村一场戏”惠民演出、文化下乡等文化活动3000多场(批)次,用文化活动传播健康文明的生活风尚,进一步满足了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诸城市还深挖乡村历史文化资源,将历史文化展示室、乡村记忆馆、村史展馆、名人故旧居等历史文化展示场所建设作为文化惠民重点内容,已建成县级历史文化展示馆(室)1处、镇级13处,社区级20多处,让社区居民“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成为理想中的精神文化家园。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各镇街(园区)建成了尼山书院,在118个社区建成了儒学讲堂,充分发挥尼山书院、社区儒学讲堂的作用,开展国学传承、经典诵读、礼乐教化等文化活动,为群众提供了大量富有教育意义的国学传承普及活动。挖掘茂腔资源,打造茂腔精品剧目,编排茂腔戏《王尽美》《保卫刘家庄》《三背娘》等新剧目,以当地红色文化和乡情民风为题材,通过戏曲的感化教育,促进红色文化传承和家庭社会和谐,受到农村群众欢迎。

  发展新业态 激活新动能

  在南湖区刚刚建成试运营的野生动物园里,正在负责接待游客的负责人郑兆君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我们从今年春节开始试营业,现在总共迎接游客突破了八万人,仅清明小长假我们就实现门票收入近十万元”。发掘优势资源,培育特色产业,是诸城市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新举措。诸城市用“文化+旅游,文化+体验,文化+农业”思维,优化集聚红色文化、名人文化和旅游资源,打造特色乡村文旅、田园文化综合体、特色文化小镇等文旅项目,在今年确定的21个文化关键和重要支撑项目中,都与文化旅游相关联。

  按照“招商引资引进来、多元投入活起来”的思路措施,诸城市先后组织到北京、广州、南京、山西平遥等地开展文化考察和招商活动。引进广东华创动漫产业园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开发金查理文旅小镇、3亿元开发欢乐海洋文旅小镇,目前均已开工建设。引进广州雪松文旅投资开发公司,计划投资29.8亿元,合作开发诸城恐龙大世界旅游项目,主要建设恐龙化石主场馆、VR体验馆、鸭嘴龙脱口秀等,打造功能复合、配套齐全、高品质的文化旅游度假综合体,计划年内开工。

  结合新旧动能转换,大力推进文化与现代农业展示、观光、采摘、游乐、餐饮、民宿、购物等融合发展。其中,计划投资8亿元的竹山特色文旅小镇、投资4.3亿元建设东方田园综合体以及南湖民俗村、艺术试验场等一批多要素集聚、多产业叠加、多领域联动、多环节增效的“新六产”融合项目压茬推进,成为全市新亮点和经济增长点。

  该市枳沟镇还深度挖掘“红色文化”,依托“一山一水一尽美”文化底蕴,整合特色小镇游、乡村生态游、民俗体验游等文化旅游产品,打造的诸城“尽美红色文化小镇”初具规模;石桥子镇刘家庄抗战纪念馆今年一经建成,就吸引游客三万多人前来参观,连同龙都街道的臧克家故居、相州镇的王统照故居等已经成为红色旅游的热点,也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潍坊日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