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潍坊市文明办     | 中国文明网 | 山东文明网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文明潍坊网络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潍坊览胜

潍坊火车站的工作人员在给参加春运服务的义工讲解注意事项。(资料图片)

 

高密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给贫困家庭孩子试穿新鞋。(资料图片)

    在潍坊晚报发起“风筝之爱”爱心活动后,无数爱心“风筝”涌现出来,让潍坊这座城市洋溢着温暖。不可否认,潍坊是一座充满爱心的城市,发生的爱心故事数不胜数,但市民在献爱心的过程中,依旧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误区。对此,有专家认为,一座城市只有树立起自己的公益品牌,才能更好地凝聚力量,让公益发挥最大的作用。

 

    现象

    爱心故事不断 潍坊洋溢温暖

 

    去年10月份,焦炳影的事情牵动着全潍坊市民的心:家里经营的火烧铺爆炸,婆婆跟老公在爆炸中去世,全身90%面积烧伤的她肚子里还怀着6多月大的孩子。焦炳影的事迹经过本报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有数不清的市民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为焦炳影捐款,帮助她顺利产下孩子。虽然最后焦炳影因为重度感染导致病情恶化去世,但在焦炳影出事后直到去世的一个半月时间里,爱心市民共为她筹集了120多万元捐款,创造了一个爱的奇迹。

 

    焦炳影的事情在潍坊并非个例,前几天本报报道了云南昭通家庭贫困的苗族女孩小杨在两年前受到我市的一位好心人资助,如今考上大学的她捐出1000元钱帮助青州、临朐山区贫困儿童买鞋一事。小杨称当年曾经帮助过她的那位好心人叫“风筝叔叔”,给自己取名“小风筝”。这个爱心传递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更多爱心的种子因此生根发芽,无数的“风筝叔叔”、“风筝阿姨”和“风筝姐姐”相继涌现了出来,做好事不留名,让潍坊这座城市充满了爱心,洋溢着温暖。

 

    在潍坊,像这样的爱心故事不胜枚举,很多人都认同潍坊是一座洋溢着爱的城市。“我觉得咱们潍坊就是一座很有人情味的城市,生活在这里,不自觉的就会受到感染。假如知道有需要帮助的人而不伸出援手,心里就会有一种愧疚感。只要有可能,都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帮,我觉得这是咱们淳朴的潍坊人普遍存在的一种美德。”家住奎文区力拓国际小区,曾多次参与公益活动的热心市民井先生这样说。

 

    困惑

   捐助者忧善款 能否物尽其用

 

    不可否认,发生在潍坊的爱心故事非常多,市民向困难者伸出援手的热情也很高,但当来自社会各界的捐助涌入一个困难家庭时,带给这个家庭的不仅有帮助,同时也有质疑和压力。

 

    焦炳影的姐姐焦炳先跟记者说,自焦炳影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社会上好心人源源不断地为焦炳影捐款,但与此同时对他们家人的质疑声也接踵而至,担心捐款的去向不明确、用不到医药费上,随着捐款数额的不断扩大,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多,他们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焦炳先说,由于捐款的人数众多,有很多热心人还是匿名捐款,他们无法一一登记在册,只能把捐款全部打到焦炳影及其女儿恩恩的医药费账户里,花出去的钱尽量留下单据,就是想让好心人捐助的每一笔钱都能去向明确。但即便如此,依旧无法完全打消社会上的质疑。

 

    并非只有焦炳影的家人遇到这样的困惑,有不少受捐助者在面临困难时,渴望能得到社会上的帮助,同时又担心因此产生的“后遗症”。而很多捐助者虽然向困难家庭提供了帮助,但又害怕自己的一片爱心用不到刀刃上。

 

    一家公益组织的相关负责人万先生说,在很多突发事件里,社会捐助主要还是好心人的自发捐款,但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自发捐款是无序的。捐款者都是自己向困难者捐款,受捐者自行支配,大家都希望得知每一笔捐款的具体去向,但难度实在太大。他也遇到过有受捐者仗着社会上来的捐款,反而养成了惰性的极端情况。如何把握扶助的一个“度”,对于捐款者跟受捐者来说,这都是一个共同的困惑。

 

    问题

    信息的不对称 盼望建立平台

 

    采访中,不止一位业内人士跟记者透露,现在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很多,而渴望献爱心的人同样很多,但这里面存在一个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需要帮助的人不知道怎么才能寻求到帮助,想献爱心的人又不知道向谁提供帮助。信息获取方式单一,困扰着不少爱心组织。

 

    一家公益组织的相关负责人高先生介绍,对义工组织和公益组织来说,通过义工走访来发现需要帮助的人是一种主流方式,另外组织内的义工人数比较多,可以构成一种社会关系网。但对于普通的市民来说,恐怕就只能通过媒体的报道,或者微信朋友圈、QQ群等渠道,不少人因为不知情错过了献爱心的机会。

 

    2月7日,高密市密水街道潘家小庄村37岁的残疾孕妇王海燕网上求助,希望好心人能给她一些小孩衣服。经本报报道后,短短几日,王海燕家中堆满了好心人送去的衣物,远远超出了需求。

 

    从焦炳影到王海燕,这仿佛都在诉说着目前的一种爱心模式。媒体发掘报道,然后爱心人得知后深有感触,爱心一拥而上,导致爱心满溢,甚至会造成爱心资源的极度不平衡:即被报道者受到的关爱很多,而很多仍旧困难的人却因为不被知情而无人问津。

 

    一些爱心市民曾表示,希望潍坊也能出现一个自己的真正有影响力的公益品牌,大家可以把爱心捐款汇聚到这个平台上,这样可以形成一股无穷尽的力量,也有利于激励大家踊跃献爱心,而且可以取得更大的效用,比这样仅靠口口相传和个人捐款要有效的多。

 

    反思

    潍坊何时能够 建立公益品牌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其实潍坊目前的爱心基金有很多,但无论是官方的还是民间的,都陷入到各自为战当中。这让这些基金发挥的效力大打折扣,同时也让潍坊欠缺一个真正广受认可的、响当当的公益品牌。

 

    如果对比邻近的城市青岛,潍坊欠缺公益品牌的问题更加明显。在青岛提起公益基金,必然会想到微尘,这个由市民与爱心企业家共同发起、成立的一个集募捐、救助、品牌宣传等于一身的草根公益组织已经逐渐发展成一个公益品牌,不但成为青岛这座城市的爱心名片,甚至成为了一种精神符号。

 

    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中武认为,一个成熟的公益基金,应该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长效机制,并将其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以此来吸引全社会的参与,并给政府、企业和个人参与的空间。

 

    在王中武看来,公益品牌应该知名度、美誉度和普及度并存。就知名度来说,首先要让这个公益品牌契合这座城市的特点,除了名称,还体现在跟这座城市精神内涵的契合上;就美誉度来说,这个公益品牌的运作一定要公正透明,让市民对这个品牌产生信赖,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普及度则是指这个公益品牌既要有普遍性又要有针对性,让这个品牌影响更多的人。

 

    “同时又要把这个品牌做专业,一个公益品牌可能无法帮助所有的人,但要确保每次做的公益活动都达到最好的效果。”王中武说,总之,要想打造一个真正有影响力的公益品牌,离不开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和爱心人士的参与,同时也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扶持。

 

    支持

    风筝之爱活动 引发广泛关注

 

    由潍坊晚报发起的“风筝之爱”活动一经推出,迅速点燃了广大市民的热情,在短短的时间内成长为潍坊公益最有影响力的品牌之一,并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赞扬。潍坊市文明办等有关部门在近期组织了多次公益活动,都是以“风筝之爱”为主题,这个公益活动所代表的向上的力量,植入到了每一个爱心人士的心里。

 

    市文明办副主任刘西海说:“‘风筝之爱’公益爱心活动的蓬勃开展,充分表明潍坊是一座有爱心的城市,这个活动用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关注着这个社会,关注着每个人、每件事,是潍坊人真正自己的公益。这个品牌经过潍坊晚报推出,并配合开展了多项相关的公益活动,鼓励更多的普通人参与到爱心活动中来,从帮助身边人到帮助陌生人,让爱心无限传递下去。”

 

    刘西海表示,“风筝之爱”影响的人越来越多,理应把这个品牌打造成潍坊公益品牌的领头羊,通过打造这个品牌,把社会上一些零散的爱心汇聚起来,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不但需要这个活动持续的搞下去,还要有一些有实力、有责任感的爱心企业参与进来,只有这样才能把这个品牌做大做强。(赵春晖 李早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