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潍坊市文明办     | 中国文明网 | 山东文明网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文明潍坊网络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图片幻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就如何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五个振兴”,指出要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方面系统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作为这一战略的铸魂工程,成为新时代的一个重大课题。潍坊市委宣传部按照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要求,牵头组建乡村文化工作专班,协调相关部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市委宣传部牵头建立24个部门组成的乡村文化振兴工作专班,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初宝杰和市政府副市长李平任组长,统筹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制定专班工作方案,确定36个重点工作事项,并逐一明确了责任部门、配合部门,明确责任,推动落实,基本形成了党委领导、部门协同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工作格局。7月12日,召开乡村文化振兴工作专班调度推进会,部署推进下一步工作任务。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扎实推进。全市已试点建立镇街文明实践分中心132个,村级文明实践站(所)1632个。组织研发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云平台,在全市征集志愿服务项目621个,运用“互联网+”模式,推动建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全市一张网”,目前该平台进入试运行阶段。组织开展了“乡村振兴•文明信用”工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进社区、志愿服务海上行活动等,把实践活动融入百姓生活。潍坊市作为全省唯一一个地级市在全国新时代中央文明办会议上作交流发言,介绍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有关做法;寿光市作为全省唯一、全国仅有的4个县级城市之一,在全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培训班上,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助推乡村文化振兴为内容作了典型发言。 

  移风易俗工作不断深化。大力倡导“丧事简办、婚事新办、厚养薄葬”,针对农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相互攀比等问题,制定了专门工作方案,明确了红白喜事办理费用标准和具体流程。截至目前,全市各村居全部成立红白理事会,制定完善了红白理事会章程、程序、办事标准等规范制度。有序推进公益墓地建设,今年全市确定17镇、148个村居为试点单位,目前已有5个镇级公墓、110个村级公墓基本完成建设。 

  文化惠民活动广泛开展。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协调文化和旅游局全面做好村居文化阵地建设和管理,开展各类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已累计为全市42815户有收视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接入数字电视信号,目前全市 8个县级广播电视台全部创建省一级台。完成寒亭区杨家埠木板年画旧作坊等10处遗产点的保护修缮或展陈提升,并向公众开放。今年以来,共组织开展群众文艺汇演等重点群众文化活动108项。截至6月24日,在全市6029个行政村放映农村公益电影有效场次19943场、送戏下乡2500场、惠民演出1560场,观众达34.5万人次。 

  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断强化。深入实施“乡村记忆工程”,培育23处省级乡村记忆工程遗产展示点,一大批农村文物和古民居、古建筑得到修缮保护。将红色文化、农耕文化等融入乡村建设,积极打造齐国盐都片区、雪芹戚里片区等文旅融合片区。目前全市已建成农耕文化馆19处、村史馆65处。推动“非遗文化进校园”,今年2月和6月,教育部体卫艺司“传承的力量”项目组分别到寒亭和高密录制风筝、木版年画和茂腔。深入推进国家级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祭海节、沂山祭仪、祭舜大典等众多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民俗非遗得到较好存续和发展。 

  乡村文化产业稳步做强。实施非遗传承“百乡千人培训计划”,启动“九千绣花女”培训工程,培训学员2000余名。20个传统工艺非遗项目入选首批山东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数量居全省首位。打造一批风筝、年画等传统工艺特色文化产业镇村,全市共有传统工艺类企业和家庭作坊1800多个,年产值250多亿元,安排就业5万多人。 

  农村文化人才培训覆盖面不断扩大。实施“百千万公共文化人才培养工程”,加快基层特别是乡村公共文化人才的培养,年均举办音乐、舞蹈、古籍保护等各类培训3000多期,年培训专兼职文化人才近2万人次,指导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5000多场次。(文/图 潍坊文明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