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潍坊市文明办     | 中国文明网 | 山东文明网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文明潍坊网络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头条

  潍坊寿光市紧紧把握中央和省部署要求,坚持“根植于农村、根植于农民”两大原则,突出志愿服务主体和志愿者主力作用,把文明实践列入全市12件民生实事之一,新成立正科级规格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设立1000万元专项资金,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实施和群众现实需求把文明实践细化为“十件实事”,依托“文明实践寿光云平台”,规范“接单、处单、定单、派单、评单、展单”六步流程,保障文明实践工作常态长效。 

  设立文明实践大讲堂 

  把先进思想送到百姓耳边心头上

  

  文明实践大讲堂

  充分整合基层会议室、党员活动室等场所,村村设立文明实践大讲堂,出资85万元为1026个实践站配备便携式宣讲“金话筒”,坚持每月15日民主公开日、文明实践主题日“雷打不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千村万场大宣讲”活动,推动群众教育常态化、密集化;创新组织形式、传播手段,17余万名党员群众安装使用学习强国平台,利用广播喇叭村村响系统开设“好好学‘习’”空中课堂,依托可视系统开办初心讲堂,3.5万名党员同上一节课,使理论宣传和思想教育更接地气、更有活力、更有温度,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践行村规民约 

  把契约精神用到乡村治理上

  

  村规民约公示

  坚持以村庄“小宪法”管人、管事,突出规范日常行为、维护公共秩序、保障合法权益、调解矛盾纠纷、引导民风民俗等内容,组织村级法律顾问、警务助理、村民代表等参与村规民约修订,严格落实入户讲解、讨论签字等相应程序,推动群众知村规、践民约。洛城街道东斟灌村创新实施基层党组织引领下的“自主议事、自治管理、自我服务”管理模式,成为全国创新社会治理最佳典型案例。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广场 

  把人心人气聚到乡村舞台上

  

  核心价值观景观在身边

  坚持把主流价值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场景,组织130个市直部门单位开展“城乡文明、牵手共建”行动,帮助各村整合现有街头游园、文体小广场等阵地,综合运用雕塑、铁艺、石刻等多种表现形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广场)200多处,村史馆(长廊)上百处,孙家集街道张家寨子村依托银杏公园创办的文明大集登上山东新闻联播,被中央文明办简报推广;实行基层文化场所“星级评定”工作模式,引导各村把健身娱乐、图书阅览等室内场所的钥匙交给群众,让群众管、让群众说了算,活动场所逐步活起来、火起来,2万多名文艺志愿者为群众提供舞蹈、音乐、阅读、书画等培训服务,“庄户剧团”发展到1200多支。 

  红白理事会作用发挥 

  把移风易俗落到日常生产生活上

  

  集体婚礼

  坚持“支部主导、群众主体”,吸收德高望重、热心公益的“五老”人员及家族代表参与,组建村级红白理事会975个,为村民红白喜事办理提供免费指导、服务,推行24小时办结制,不请客,不呼隆,省钱省心省力。今年新推动各村改造坟头21.5万个,改造提升村级绿色公墓735处,“婚庆礼堂”“以帮代贺”等婚丧模式逐步推开,群众负担下降50%以上,文明节俭、移风易俗蔚成新风。 

  典型组团上榜 

  把正能量传到各行各业、方方面面上

  

  好人主题广场

  坚持用身边事感染身边人,在群众身边树典型、立标杆,组织各村发掘凡人善举,定期举办文明户、好党员、好媳妇、好婆婆、孝子孝媳、公益先锋、在外能人名人以及最美家庭、最美孝星、最美工匠、最美司机、最美教师、最美少年、最美城市美容师、最美商户、最美机关工作者、最美医生(护士)、最美志愿者等“12个100”最美系列推荐评选活动,依托这些先进典型成立志愿服务先锋队、组建“寿光榜样”百姓宣讲团,市里建立好人游园、主题广场,各村在显要位置设置光荣榜1000多个,近60万群众“组团式”上榜展示,22人当选中国好人,2人入选全国道德模范,让家家有贤人、行行有榜样,形成了强大正能量冲击波。 

  设立“法律和道德”劝解室 

  把矛盾纠纷化在初始萌芽上

  

  指导婚姻家庭辅导中心工作开展

  坚持“法、理、情”协同作用,由村干部和法律顾问牵头,组织具有一定威望和相关工作经验、具备一定纠纷调解能力的退休干部、家族老人等担任“和事佬”,通过约谈到村、走访入户等方式,把邻里关系、婚姻家庭等问题解决在村内。目前,全市婚姻调解志愿者团队发展到350多人,先后接待离婚夫妻7304对,劝和3997对,劝和率达54.7%,受到群众普遍点赞。 

  文化文明上墙 

  把乡风文明绘到大街小巷上

  

  文化文明主体街巷

  全面启动美丽乡村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提升三年行动,设立1.35亿元专项奖补资金,选取300个村进行集中整治,组织各级文艺骨干对各村历史文化、乡贤人物、产业特色等进行挖掘整理,绘制主题街巷1300多条,把文化文明搬上大街小巷,做成群众身边的景观,让主流价值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场景,全市80%的村达到美丽乡村省定B级标准,涌现出洛城寨里、古城贺家、田柳东头等一大批“网红村”。 

  打造美丽庭院 

  把家风家训挂到门口厅堂上

  

  最美家庭评选

  围绕家人美、家居美、家风美,实施“巾帼美家”行动,开展“最美家庭”推荐评选活动,推出市级示范户1000多户、镇村级示范户6000多户,树立了文明持家、卫生净家、勤劳富家、生态靓家的典范。突出家和万事兴,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征集评选活动,征集优秀作品近千幅,举办“家风隽永·德耀寿光”家风家训展、家风家训家书朗诵会15场次,引导群众自觉把家风、家训教给儿女、挂上门垛,既当光荣牌,又当警示牌,以家风促政风带民风。 

  开展孝心村创建和爱心帮扶活动 

  把温暖阳光撒到群众愁事难事上

  

  为老人拍照

  组建400多人的传统文化志愿讲师团,带动近2000人参加辅导员队伍,先后开展“老年人生活大调查”“讲孝德、定孝制、行孝事、推孝贤、扬孝风”系列活动近万场次,“敬老饺子宴”村村举办、户户参与,受益老人5万多人次;组织志愿者与孤残老人、困难家庭结成帮扶“对子”,指导每村成立爱心帮扶、卫生整治等互助志愿服务组织3支以上,全市注册志愿者超过20万人,邻帮邻、户帮户的社会风气初步形成。 

  推广蔬菜科技科普知识 

  把致富课堂搬到田间地头上

  

  菜农之家大讲堂启动仪式

  立足“脑袋口袋一起富”,组织市、镇、村三级农业专家、种菜能手组建“菜农之家”“蔬菜协会”等志愿服务团队,搭建“蔬菜频道”“点农网”等新媒体服务平台,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园区基地150多处,开展“蔬菜标准化生产大培训”近千场次,向群众无偿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带动群众户均增收3000多元;各村组织退休专业人员、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人才等建立技术互助小组,相互交流分享,抱团发展、共同致富;市财政出资200万元,聘请25名农技专家,组建科技服务专业志愿团队,帮助解决种苗选育、水肥使用、秸蔓处理等技术难题221项,实现蔬菜品质和菜农素质“双提升”,“寿光蔬菜”成为直供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