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潍坊市文明办     | 中国文明网 | 山东文明网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文明潍坊网络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弘扬时代新风

  当前,在农村一些地方相互攀比、丧事大操大办的陋习还很严重:撑蓬、用罩、请喇叭队;大范围的“分白”;买高档的骨灰盒;雇佣“大客”礼仪队;大办几十桌的酒席等等。有些家庭为了给老人料理后事,用尽家中积蓄,甚至借债办丧事,给整个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这种做法实在不可取。

  丧事简办,不仅节俭开支,还能减去许多不必要的繁文缛节,既节俭又文明,这些道理大部分人都明白。但当面对父母丧事时,儿女为啥还是要大操大办呢?据笔者调查,原因有三:一是片面理解了“孝顺”。不少做儿女的认为,父母辛辛苦苦拉扯儿女长大成人不容易,如今老人离世,如果搞“薄葬”,是儿女的不孝,对不起父母。二是图虚荣爱面子搞攀比。他们认为如果把父母的丧礼办的节俭了,外人会笑话当儿女的小气、抠门、不孝,在亲戚朋友面前没脸面。三是还有“讨”人情的想法。别的亲戚朋友的老人去世时,付出去的“人情钱”,办自己父母的丧事时要收回来,这既是风俗,也是礼尚往来。尽管各村也有红白理事会,但在办丧事这事上,理事会基本还是要按照丧主家的意图办。

  人生百年,是有生之年的幸福时光,还是逝去后的风风光光?笔者认为,薄葬只是一种形式,生前厚养才是尽孝的关键。“祭而丰不如养之厚”。笔者有一亲戚,对待公婆如亲生父母,丈夫外出打工不在家,家里的重担全压在了她一人身上。几年前,她的公公因病致瘫,行动不便,都是她悉心照料,每天给老人洗脚、剪指甲。有时候老人自己吃饭不方便,她还会喂老人吃饭。她怕老人无聊,就给老人买电视机。后来老人去世办丧事,理事会征求小夫妻意见时,儿子说:“俺爹活着时,俺用心伺候,对得起老人,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了,丧事就从简办吧,省点钱,俺还要继续伺候好俺娘。”村里人没有因为其为父亲俭办丧事说长道短。

  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尊重和赡养老人是年轻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老人在世时,做儿女的要好好照顾他们,让老人晚年过得幸福快乐。如果老人活着时享受不到亲情,老人去世后无论儿女们如何大操大办丧事,老人都感觉不到的,而且还会受到外人的嘲笑。

  厚养薄葬,重点在厚养。厚养老人、善待老人应成为年轻人的自觉行动。父母抚养儿女长大不容易,儿女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平时多带着孩子看望父母,给他们买一些喜欢吃但平时舍不得买的食品,然后帮着父母做饭、洗碗、洗衣服,陪父母唠家常,帮着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儿女不仅要关心老人的衣食住行,更要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让他们不空虚、不寂寞、精神富足、生活幸福,在厚养中安度晚年。

  由于受传统风俗习惯的影响,要做到各地都文明、节俭办丧事,需要全社会都努力,政府要切实加强这方面的宣传教育,配合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可以树立婚丧俭办的村庄为典型,进行引导,有条件的话可以进行适当奖励。强化村红白理事会的作用,按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帮红白理事会完善各项制度,逐步以制度或村规民约的形式监督婚丧俭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