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潍坊市文明办     | 中国文明网 | 山东文明网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文明潍坊网络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魅力潍坊 »文化潍坊

  文化底蕴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名片,彰显出一个城市的气质和内涵。潍坊的金石收藏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历史上众多金石学者与潍坊有重要交集。金石学的开创者欧阳修曾在青州任职,他的《集古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金石学著作之一;赵明诚、李清照夫妇寓居青州十余年,赵明诚在青州撰写了代表金石学发端的著作《金石录》;北宋文豪苏轼嗜藏砚石,在诸城居官三年;明清之交的著名文人、金石学家、收藏家周亮工在潍坊境内两度为官,曾任潍县县令、青州海防道。得益于深厚的历史人文积淀与出土器物汇集的地缘优势,自清代金石学复兴之后,潍坊成为金石学重镇。特别是被后世专家学者尊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代金石学宗师陈介祺,将金石学研究推上了一个高峰。

  9月2日至8日,我市组织开展了第二届“陈介祺奖”万印楼篆刻艺术大展暨2017陈介祺金石文化周。活动主题是打造“金石之都”品牌,推动“文化名市”建设,唱响“一带一路”金石文化新篇章,参展作品的数量、艺术水准和观众人数再创新高。

  百年万印楼 

  重新绽光芒

  谈到金石文化,就不能不提陈介祺。这位被后世专家学者尊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代金石学宗师,是清代最负盛名的收藏家之一,清代以来研究金石的学者对其鉴藏成就无不叹服。陈介祺还是中国学术史上具有承前启后、开拓创新意义的金石学家。凭借深厚的理学素养和非凡的学术远见,他在证经补史、名物训诂、文字考释、校勘著录、印谱编撰、鉴古辨伪等传统金石学研究领域作出了许多超越同辈学者的学术贡献,而且拓展了金石学研究领域,对古陶文、封泥的发现和研究等都具有开创之功。

  然而,百余年来,曾经誉满九州的“万印楼”在风雨摇曳中被忽视甚至被遗忘。值得庆幸的是,2013年以来,一系列旨在弘扬陈介祺金石文化精神的艺术交流活动不断精彩绽放,吸引世界各地的金石学者、书法篆刻精英纷至沓来,让潍坊再次成为海内外金石书法界关注的焦点,名声远播。

  “这与市委、市政府和潍城区委、区政府的重视程度是分不开的。2013年以来,相继组织开展了弘扬传统文化的陈介祺金石文化活动。比如潍城区拨专款重新修缮了陈介祺故居陈列馆和‘万印楼’;成立了海内外第一家研究陈介祺的机构——陈介祺研究会,集中名家和民间智慧,深入挖掘研究陈介祺金石思想,为打造‘金石之都’打下坚实文化基础;与《中国书画》杂志联合推出纪念陈介祺专辑,邀请国内知名专家举办纪念陈介祺诞辰200周年学术研讨会,举办了纪念著名金石学家陈介祺诞辰200周年座谈会;举办走进万印楼——当代国际篆刻名家邀请展;承办全国篆刻年会等等。这些都为举办首届陈介祺艺术节奠定了坚实基础。”陈介祺研究会会长陈新说。

  2016年,首届中国(潍坊)陈介祺艺术节在国内外金石篆刻艺术界和社会各界反响热烈。本届艺术节10大活动,其中包括5个系列8大高端艺术展览,共展出金石艺术文献资料、实物、藏品以及名家篆刻作品2000余件,许多珍贵的藏品资料和作品属于首次公开亮相,充分体现了节会的包容性、开放性、专业性。期间,聚集和吸引了中国书法家协会领导和专家学者、北京、上海等全国各地名家,以及日本、韩国等金石书法篆刻名家和爱好者1500余人。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评价说,这是中国金石篆刻艺术界的一场盛会,在国际金石文化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同时,也是潍坊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振兴金石艺术,打造“金石之都”文化品牌的一项重大举措。

  篆刻艺术大展 

  水平高影响大

  作为今年艺术周的重头戏,第二届“陈介祺奖”万印楼篆刻艺术大展,在海内外金石篆刻界和全社会反响强烈,投稿空前踊跃,共收到海内外投稿1680件,其中符合征稿要求(必须投寄一方原石)的有效投稿1293件。岭南印社、青岛印社、沧海印社、台湾篆刻学会以及日本篆刻家协会、韩国篆刻家协会分别集体组织为大展投稿。

  据介绍,本次评审以国家级大展的评审办法为蓝本,高标准、严要求。工作人员将1200余件作品拆封、编号、分类、登记和录入,之后评审委员、监审委员和公证员们开始评审工作,各司其职,有条不紊,现场气氛庄重严肃。面对巨大的来稿量和普遍水平较高的作品,评委们聚精会神,细致地审读每一幅作品,不放过任何一件优秀作品,有的评委摘下眼镜,弯腰细看作品中的刀法、章法和布局优劣。经过严格评审,共评出“陈介祺奖”5名,优秀奖44名,入展作品284件。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篆刻委员会主任王丹说,从投稿数量和水平来看,本次“陈介祺奖”万印楼篆刻艺术大展与上届相比又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对“陈介祺奖”的认知度也越来越高,传播得也越来越广。本次艺术大展收到了1200多件有效稿,已经远远超过了地方篆刻大赛的水平。“陈介祺在篆刻界的地位非常高,他的收藏、著作和研究成果影响深远,包括日本和韩国篆刻界对他的评价也非常高。陈介祺不仅是潍坊的,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所以潍坊打造‘金石之都’的举措是非常有意义的。”王丹说。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院长骆芃芃表示:“陈介祺奖一年比一年做得更好,参加的人也比上届更加踊跃,陈介祺奖在业界的影响力也是越来越大。今天看了作品,感觉比往届有了很大的提高,越来越多有名气有实力的中青年篆刻家参与进来,面貌也比较丰富,搭配更加得当。繁荣的陈介祺艺术节不仅表现出了潍坊市民对艺术的热衷追求,也显示了政府对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和挖掘的支持力度,这种从上到下对艺术的热情在全国范围来看是很难得的。在这方面,陈介祺研究会功不可没,策划、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高水平、接地气、正能量的全国性、国际性金石篆刻活动,推动陈介祺金石文化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弘扬和传播。”

  系列金石展览 

  奉上饕餮大餐

  除了第二届“陈介祺奖”万印楼篆刻艺术大展,今年艺术周还组织了一系列的金石文化大展。如此众多的展览同时开幕,参展大师们以及展品的数量之多,展会的档次水平之高,都堪称全国之最,使前来瞻仰欣赏的人们大开眼界,真正品尝到了金石文化的饕餮大餐。

  “致敬陈介祺——中国书协篆刻委员会成员精品展”引人关注,共展出中国书协篆刻委成员的精品力作100件。这些作品反映体现了近段时期金石领域的艺术走向和创作追求,充分展示了新一届中国书协篆刻委成员的艺术水平和学术水准。在展出大厅里,各地记者现场采访,不少参观者频频举起手机,拍下这些珍贵的瞬间,带回家中仔细地揣摩和欣赏。

  “踏歌行——潍坊青年美术学术双年展”别具风采,突出体现了“当地、青年、学术”等文化艺术元素。通过这次首开的潍坊当地美术、书法“双年展”,把金石之都后起之秀们推上了相当的高度。展品中充满朝气,手法更加灵活,涌现出了一些新的探索思路。通过这次展出人们意识到:这种有创意、有思想、有厚度、成系统的学术活动,不但能够持续下去,而且具有着青春的活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精品展,以“入古出新”为宗旨的当代著名篆刻家印章临创文化艺术思路,创作展出的作品可谓门类齐全,博大精深,数量之多达到了百花齐放的程度。即使在展会上,也有不少人或聚集议论,或现场临摹。大师们在这里展出作品的目的,也就是要告诉后来者:务必要做到不分年代,不分人物,只分形临和意临,关键在于思路的拓宽,不拘泥固有的形式,不限制技法的表现能力,鼓励发挥各自对临印的理解和认识,形成百舸争流的金石文化氛围。

  日本当代篆刻展是继2016年“问道万印楼——当代日本篆刻名家中国展”之后的又一次日本篆刻风貌的大展示。这次日本篆刻家协会对在潍坊举行的“第二届‘陈介祺奖’万印楼篆刻艺术大展暨2017陈介祺国际金石文化周”活动极为重视,在全国竞选了75位当代篆刻家作品,漂洋过海前来参加这次盛会,从中看到了日本书法篆刻艺术的蓬勃发展,也感受到新文化新思想给书法篆刻带来的各种新变化。

  “寻道万印楼——韩国当代篆刻名家作品中国展”展出的是韩国当代的88位篆刻名家们的精品力作,展品品格高雅,法古而出新,博采以求专,或刚健婀娜,或雄奇朴茂,或纤丽飘逸,或韩文入印,并融合西方文化,可谓异彩纷呈、琳琅满目、风格各异。通过这样的一个窗口,使观众有机会见识到海外金石文化艺术的风采。

  《十钟山房印举》临摹展,也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好评。该书为金石大师陈介祺在潍坊故居十钟山房中编纂的一套印谱。十钟山房又名万印楼,因收藏七千余枚秦汉古印而得名,后又收藏了商周古钟11件,故称十钟山房。这些秦汉印谱,博大精深章法森严,即使临摹起来也十分不易。所以这样的展出,集中体现出了大师们追慕古人、承前启后的高超技艺。另外,在郭味蕖美术馆展出的历代碑刻展,也成为这次金石集群会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让人大开眼界的串联会展,被人们称之为“第二届‘陈介祺奖’万印楼篆刻艺术大展暨2017陈介祺国际金石文化周”的八大会展,可谓百花齐放,好戏连台,充分展示出了金石之都的丰厚积淀,博大精深。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七八月间,由国家图书馆与潍坊市博物馆共同主办的“天将金石付斯人——清代金石学家陈介祺特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展,135件藏品带领观众认识陈介祺这位金石学翘楚,以及他空前的鉴藏成就和出神入化的传拓艺术。其中,《西周毛公鼎拓轴》是在我市普查古籍善本馆藏时意外发现的,后经专家鉴定,此件正是陈介祺亲自“操刀”传拓的初拓拓本。本次陈介祺金石文化周,这件珍贵的毛公鼎拓片在第一展厅展出,受到各方的关注。

  传承历史文化 

  继续发扬光大

  “金石之都”宝鼎落成揭幕,是2017潍坊陈介祺金石文化周一大亮点。一直以来,海内外金石篆刻界有一致呼声,把潍坊视为“金石圣地”“金石之都”。打造“金石之都”城市文化品牌也被市委、市政府列为建设“文化名市”战略。为此,潍城区政府和潍坊市投资公司共同出资,仿照国之金石重器毛公鼎铸就“金石之都”宝鼎,塑立于潍坊文化新地标——十笏园文化街区西门。

  “金石之都”宝鼎以国宝毛公鼎为原型,放大铜铸而成,整个雕塑高4.05米,其中宝鼎高3.2米、直径2.8米。“金石之都”由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协主席苏士澍亲笔题写。宝鼎的落成,是打造金石文化传承基地,加快“文化名市”建设又一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仅是一座城市的一个标志性雕塑,更蕴含着厚重的文化力量,将使“金石之都”这块金字招牌永驻潍坊。

  除了重拾历史的记忆,我市在金石文化的普及传承方面也做足文章。9月3日上午,潍坊三中校园里,108名学生围坐在方形篆刻台前,用手中的刻刀在一块块印石上展现着他们的篆刻技艺。这一天,中国书协篆刻委走进潍坊三中,来自中国书协篆刻委、澳门、台湾等地以及日本、韩国的篆刻家协会代表们与孩子们共聚一堂,共享篆刻艺术的独特魅力。该活动是“2017陈介祺金石文化周”的重要内容。

  据介绍,近几年潍坊三中以“篆刻艺术进课堂”为契机,系统梳理了学校的传统文化资源,重点打造陈介祺金石文化、于希宁国画文化、郭味蕖美术文化、国学明珠楹联文化、十笏园历史文化和魅力潍城地域文化、方寸世界集邮文化等板块内容,更依托万印楼等资源,以篆刻文化为切入点,让学生了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人文素养。学校将篆刻纳入课程,每周拿出两个课时来推进课程落实,同时打造了一支专业的篆刻教师队伍。此外,学校成立了一支百人篆刻社团,让喜欢篆刻的学生定期到万印楼等地进行参观,不断提升文化素养。如今,学校篆刻社团不断壮大,已经培养出200多名小篆刻家,创作作品数千方。他们多次携篆刻技艺走进全国文展会,受到高度赞扬。

  经过精心准备和周密筹划,第二届“陈介祺奖”万印楼篆刻艺术大展暨2017陈介祺金石文化周受到业内外的积极肯定和广泛赞誉,让“金石之都”和潍坊这座城市名实相副。继文展会、中国画节之后,“金石之都”成为潍坊新一张闪亮的城市文化名片,古老的金石之音,应和着潍坊大地的历史文韵,发出时代新声。(潍坊日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