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潍坊市文明办     | 中国文明网 | 山东文明网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文明潍坊网络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魅力潍坊 »文化潍坊

  说到乡间刺绣,我们以为是散发着质朴气息、图案比较粗犷、乡野味较浓的绣品。而记者在台头三座楼村看到的乡绣却是针法丰富、绣功细致,令人叹服。乡绣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电脑绘图和机绣的兴起,传统手工绣越来越少,然而在三座楼村有这么一群人却依然坚持着手工绣,传承着这一传统手工艺。

  一种手艺,凝聚着乡风之美、人文之美

  11月22日,记者来到三座楼村张桂蓉家,整洁的小院内种着各种蔬菜,屋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个挂在墙上的绣品。“在家闲着没有事,绣绣花很解闷。”82岁的张桂蓉是三座楼村最年长的乡绣传承人,她告诉记者,从十六七岁开始,她便跟着长辈们学习做乡绣,她至今清晰记得,自己最早的成型作品是“绣球”。

  张桂蓉过去是村里为数不多的读书人,而且能歌善舞,是村里的才女。如今年纪大了,她出门渐渐少了,而唯独没有放下的便是乡绣。戏水的鸳鸯、盛开的荷花……她一针一线绣出花鸟鱼虎,深浅相宜,五颜六色,似静似动。

  “针、线、布都是我从集上买的,知道我喜欢绣东西,村里的老伙计们也会给我好看的乡绣布料,有时看到酒瓶里装饰用的布料好看,我也会利用起来。”张桂蓉说话间,她拿起了墙上挂的“五大件”,跟记者介绍,“第一件是水,第二件是鸳鸯,第三件是叶子,第四件是荷花,第五件是囍”。

  “在绣之前,我会先画个‘底样’,这个‘底样’不是用一次,很多喜欢绣东西的也会跟我来要。”张桂蓉告诉记者,她的乡绣作品大都是自己的原创设计,也有跟其他人取来的“底样”。她说,年轻时因为喜欢,所以做乡绣手工,后来哄孙子没有了闲暇时间,孩子们都大了,她又重新拾起了这个手艺。

  手艺作品的追捧,同时展示出的还有乡村百姓的淳朴善良。乡绣是个精细活,也是个功夫活,做的时间长,张桂蓉早上四五点起来,点着炉子,就开始做。“只要没有人来家里玩,她就一直绣,直到绣好。”她说,有了乡绣,就有了寄托。2017年,她一年就做了100多件乡绣作品,来家里玩的街坊邻居只要喜欢的,她就送给大家,看着大家喜欢她的作品,她是打心眼里高兴。2018年夏天,三座楼村编写村志,张桂蓉作为本村的乡绣代表,被编入册。

  一种传承,透露着对传统手工艺的珍视

  在三座楼村,乡绣的传承人有十多位,张秀香也是钟爱乡绣的手艺人之一。“我17岁开始跟着自己大姑学的这手艺,最初我给她画出图案,后来,我跟着她一起绣,就这样学会了。”张秀香说,如今,她的乡绣作品还给她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说话间,张秀香给记者拿出了她的乡绣作品。“最小的那条小鱼卖100元,这个大的卖500元,挂件那种小的卖150元……”张秀香面带笑容介绍着,她现在的客户不仅有寿光本地人,还有来自新疆的、黑龙江的,甚至还有来自美国的乡绣爱好者,而这些买家大都是通过老顾客介绍过来的,都是口口相传。

  据了解,乡绣在三座楼已有百年历史,至于从何时开始也没有记载。台头镇刘先生告诉记者,他母亲娘家就是三座楼村,今年96岁了,结婚时穿的礼服就有乡绣的手工艺。

  三座楼村党支部书记刘瑞祥介绍,像张桂蓉和张秀香这样的乡绣传承者,在三座楼村有十几位,但她们大多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近几年,三座楼村发起了学习传统手工艺的新热潮,号召大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统文化,而这种传承,也是对传统手工艺的珍视。(寿光日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