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潍坊市文明办     | 中国文明网 | 山东文明网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文明潍坊网络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魅力潍坊 »文化潍坊

  

市民在一战华工纪念馆内参观。

  11月11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纪念日,也是一战华工参战胜利纪念日。当天,第一次世界大战华工赴欧参战胜利纪念暨坊子区博物馆山东省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揭牌仪式隆重举行,深切缅怀在一战中为欧洲和平做出非凡贡献的中国劳工,引导群众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14万一战华工中,潍坊籍有2.5万人

  走进坊子区博物馆山东省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的一战华工纪念馆,一张张珍贵的历史图片,展现了一战华工在欧洲的真实生活。通过体检的华工会获得一个刻有编号的铜手镯,镯子相当于他们出国的“护照”;几位华工对着镜头露出笑脸,展示着他们乐观的心态;工作之余,华工们也有各自的娱乐项目,华工雕刻的小狮子被英国帝国战争博物馆收藏;来自潍坊的华工展示他们扎制的风筝……

  华工是一战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战后期,欧洲的劳动力匮乏,14万名华工远渡重洋到达欧洲西线战场,从事艰苦、危险的战地后勤、工兵和人道主义工作,在关键时刻为欧洲的和平和战后重建作出了贡献。最终有近2万名华工因炮火、辛劳和流感而失去生命,长眠欧洲。这14万人中,有8万人来自山东,其中潍坊籍的有2.5万人。

  华工后人讲述“寻亲心路”,不放弃

  今年67岁的刘培秋是一名潍坊籍华工的后人,她的二伯在十几岁时就去了法国,成为一名华工,然而这一去就再也没能回来。在山东省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刘培秋讲述了全家人寻找亲人的辛酸经历。

  刘培秋说:“我从来没有见过二伯,只是听父亲谈起过他。时至今日,二伯依然音讯全无。爷爷奶奶生前常常回忆二伯,远眺西方,希望有一天能看着自己的儿子回来,但直到两位老人过世,全家团圆的梦想一直没能实现。”这些年来,刘培秋一直通过各种途径寻找二伯的消息,希望能替老人们完成遗愿。“只要还有一丝希望,我就不会放弃。”

  “以侨为桥” 讲好潍坊故事

  “看着这些照片,我心情非常激动。一战华工的苦难告诉我们,国强才有尊严。”这是刘培秋内心最深刻的体会,“我作为一战华工的后代,不仅仅要寻找血浓于水的亲情,更要讲好华工故事,让人们铭记这段历史”。

  现场,十几名小学生和志愿者深情诵读诗篇,在了解学习中深刻铭记历史,激发奋进的力量。

  坊子区博物馆馆长韩绍萍表示,山东省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将充分发挥作用,积极组织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以侨为桥”讲好中国故事、山东故事、潍坊故事,助力潍坊扩大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贡献侨界智慧力量,做强“国际和平城市”品牌。 (潍坊晚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