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   潍坊市文明办

文明办微信二维码.jpg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jpg 新浪微博

文明潍坊网络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魅力潍坊 »文化潍坊

  烙画,古称“火针刺绣”,亦称烙花、烫画、火笔画。37岁的高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潍县烙画”传承人刘海峰大胆创新,使用木板、皮革、麻布、宣纸等材质进行烙画创作,让这门古老的技艺在创新中得到传承,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发扬光大。  

  痴迷烙画乐在其中

  4月7日上午9时,记者来到高新区新城街道北苑社区刘海峰的潍县烙画工作室看到,里面摆满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烙画作品。这些作品或烙在木板上、或烙在葫芦上,描绘出活灵活现的鸟兽、意境深远的山水、虚无缥缈的云雾……每一件作品都惟妙惟肖。

  工作桌上整齐地摆放着变温器、烙笔等工具。刘海峰正手持烙笔,俯身在木板上创作,不一会儿,一条灵动的金鱼便跃然眼前。

  “烙画是一种特殊的技艺,不仅要有较强的绘画功底,还要控制好温度和手的力度。”刘海峰说,控制好力度才能使烙笔留下深浅不同的痕迹,作品才更有立体感,同时给人以古朴的艺术享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小时候跟着叔叔学习过一段时间绘画,偶然机会接触到烙画后结下不解之缘。”刘海峰说,他每天都会沉浸于烙画的世界,享受烙画带来的精神满足。

  就这样,一支“铁笔”、一个葫芦或一块木板,成了刘海峰生活的全部。他每天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到工作室烙画。

  艺术创作需要天赋,更需要骨子里的坚持。“第一次接触烙画,就觉得非常神奇。对烙画有了了解之后,开始在小葫芦上练习,起初很难掌握烙铁的温度、落笔的线条和色调,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终于摸索出了门道。”谈起刚开始学习烙画的经历,刘海峰笑着说,正是有了当初的坚持与不断努力,才有了现在对烙画深刻的领悟。

  技艺精益求精不断创新

  栩栩如生的猛虎、形神兼具的福禄寿……在刘海峰用心创作下如同拥有了生命力。

  “这幅作品名为《龙腾万里》,是我前段时间刚完成的,用潍县烙画的形式展示雄伟的万里长城,从构思到最终完成花费了近两个月时间。”刘海峰指着架子上一幅气势恢宏的烙画作品说,烙画是使用烙笔作画,不能修改,所以在创作前就要构思好,每一次下笔都要格外小心,容不得丝毫马虎。

  随着时代的发展,烙画使用的工具也在更新换代。刘海峰在烙画技艺上精益求精,不断改进烙画工具,他将“火钩”改为“电笔”,将单纯性烙画升级为“套彩”,在木板、葫芦、宣纸、牛皮和丝绢等十余种载体上创作了多种烙画作品。

  不遗余力传承非遗文化

  “学习烙画最重要的是耐得住寂寞,要能坐得住,因为学习过程中需要每天上千次重复最基本的烙画动作,这是极其枯燥乏味的。”刘海峰说,完成一幅作品少则七八天,多则两三个月,一幅画往往要画成千上万笔。寒来暑往,他手持热烙铁,一笔一画地“画”。刘海峰说,从事这一行,如果心浮气躁,肯定创作不出好的作品。

  多年来,刘海峰创作了很多烙画作品。他将现代元素融入传统烙画技艺,为了更多地展现潍坊地域文化特色,他创作了杨家埠年画题材作品《秦琼·敬德》、拥军优属题材作品《谁来为我把雪扫》、奥运题材作品《冰墩墩》、风筝题材作品《龙头蜈蚣》、俄罗斯套娃题材作品《开心套套虎》等多幅非遗文创作品。如今,刘海峰的许多作品被清华大学、复旦大学、首都博物馆等高校和机构收藏展陈,使潍县烙画的“朋友圈”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他通过进社区和学校教授技艺等多种形式,积极推广传承潍县烙画技艺,工作室也有了一定的收益。

  传承需要有一颗坚守之心、匠人之心。“烙画技艺和其他的传统手工艺一样,都是民族的符号和文化基因,希望能够在我的努力下,让更多人了解烙画,喜欢上烙画,从而将烙画这门传统技艺更好地进行传承。”刘海峰说。(潍坊晚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