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潍坊市文明办     | 中国文明网 | 山东文明网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文明潍坊网络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魅力潍坊 »人文潍坊

  崔永胜,山东青州人,1980年出生,江西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现为寒亭区文管所副所长、馆员。研究方向为潍坊地方历史、山东金石文化等,发表了多篇关于潍坊地方历史和山东金石文化的学术文章。

  潍坊,在国内被誉为“金石圣地”,有“北潍坊,南西泠”之说。自宋代金石学诞生以来,潍坊就一直是金石重地,关于金石学的著作层出不穷,而且学术价值均非常高。潍坊还诞生了以赵明诚、陈介祺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金石收藏家。寒亭区文管所副所长崔永胜一直致力于潍坊的金石文化研究,在他看来,潍坊的金石学研究对我国的历史文化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得起“金石之都”的称号。

  潍坊文物资源丰富 研究之风经久不衰

  潍坊地区自古至今,金石学研究之风甚盛,尤其是自清代以来,受周亮工、陈介祺等影响,以潍县为中心更是出现了经久不衰的研究金石学的热潮,走在全国前列。崔永胜说,潍坊历史积淀深厚,清代金石学家阮元在经过潍坊时就留下了“海右无如此间古,斟鄩亭北是寒亭”的诗句,深厚的文物资源是潍坊金石学发展的客观条件。潍坊地区的金石学自宋代赵明诚、李清照伉俪著《金石录》以来,经过了近千年的历程。到清代中期,迎来了第二次辉煌。从青铜器铭文研究,到碑版、玺印、封泥与陶器文字考释,以及金石传拓刊布都进入了繁盛的阶段。其中陈介祺的脱颖而出,更是将潍坊金石学推上了发展的巅峰,使潍坊的金石学地位得以奠定。

  在崔永胜看来,潍坊金石学的主要贡献有三大方面。首先是对金石学历次高峰贡献巨大。他介绍,潍坊地区的金石学不但发展的历史比较久远,而且在金石学繁盛时期都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尤其是在清代,潍县及其周围的诸城、益都、安丘,以及东到登、莱,南到莒、沂,西到海丰、无棣,形成了以陈介祺为代表的金石学之中心重镇,让潍县成为了当时金石学的中心。

  此外,潍坊金石学对传统金石学研究领域的开拓非常明显。传统金石学往往只是把三代礼器与汉唐碑版作为收藏、研究的对象,潍坊金石学则开创了收藏、研究陶文的风气,如封泥、砖瓦、铸币、铭文研究探讨之风甚盛,突破了传统金石学的研究范围。清代潍坊金石学家不仅研究全面,而且在此基础上扩大了金石收藏的范围,如刘喜海对朝鲜金石的研究、陈介祺发现了齐国陶文、潍县古董商人最早发现了殷商甲骨,对金石学的宽度和广度上无疑都是开拓性的。

  潍坊金石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及后世的学术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直到今天,古文字学和三代历史的研究仍然沿袭陈介祺等开创的路径和方法,不断创新。更为人称道的是,潍坊的金石学不但代代有传承,影响到了当地与国内,还以其深邃的学术魅力征服了外来的布道者。尤其是对甲骨文的研究上,由于潍县金石学风气的影响,促使很多外籍传教士如库寿龄、方法敛等倾慕中国文化,推动了他们收集、研究、保存甲骨文。他们不仅传播了中国文化,而且给传统金石学注入了新的血液。

  金石大家层出不穷 留存著作价值极高

  说到潍坊的金石学,首先要提到的就是赵明诚。崔永胜介绍,赵明诚是诸城人,生于北宋时期的官宦之家。青年时期,赵明诚随父亲居于首都汴京,在父亲去世后,他和妻子李清照返回了母亲的故乡青州定居。

  回到青州以后,赵明诚长期访求金石碑刻,收集从三代到五代古器铭文和石刻拓片共两千多卷,历尽艰辛撰写而成了完整、严肃、清晰的《金石录》。这本书在我国金石研究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学术成就历来为人称道。

  在清代潍坊更是诞生了一大批金石学大家。其中诸城刘墉的侄孙刘喜海,在金石学上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他也是泉币收藏方面的集大成者。他在青铜器收藏方面亦成就显著,其收藏的青铜器都是一流重器。

  在潍坊地区的金石学家群体中,青州的段松苓也是重要一员。他收藏了大量珍贵的金石资料,并参与编著了《山左金石志》,搜集了大量山东地区金石资料,很多是宋代著名金石学家欧阳修、赵明诚所没有发现的,对乾隆以前山东金石学进行了一次大总结。他还著有《益都金石记》、《山左古金志》、《山左碑目》等著作。其中,《益都金石记》是山东地区最早的县级金石志,系统介绍考证青州地区金石文化,学术价值非常高。

  同样来自青州的孙文楷也是一名金石大家,他收藏的门类非常齐全,甲骨、吉金、印玺、封泥、造像、钱币、摩崖碑刻提拓(拓本)应有尽有,他也是陶文、甲骨文的最早收藏者和研究者之一。他修订的《益都县图志·金石志》更是清末益都金石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后来他又参与《山东通志·金石志》的编写,对清代乾嘉以来青州的金石研究作了全面精到的总结。

  另外,潍坊还有诸如潍县高庆龄、高鸿裁父子,安丘王筠,诸城王锡棨、王绪祖、王维朴祖孙三代,诸城李仁煜、李璋煜兄弟等金石学家,都对潍坊的金石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收藏鉴别皆最精 陈介祺最负盛名

  崔永胜介绍,清代自乾隆、嘉庆以后,潍坊地区同时存在三个金石研究重镇:东部的潍县、南部的诸城、西部的益都。三个地方鼎足而立,既互相独立,又紧密相连,在当时山东乃至全国的金石学界都占有重要地位。潍坊地区的金石学能够有如此重要的地位,离不开当时三地的金石学家的互相交流以及前辈学者对后辈的提携指授。

  而在清代潍坊地区的这些金石学大家当中,不得不提的就是陈介祺。陈介祺出身潍县名门世家,辞官以后专心收集金石文物进行考证研究。陈介祺天资聪颖,他对于金石之学独具慧眼,不但鉴赏目力高、收藏多而精、门类广而全,而且开拓了新的收藏与研究领域。

  崔永胜说,在金石学史上,陈介祺是公认的最负盛名的收藏大家,他集藏古、鉴古、释古、传古于一身,无一不专,无一不精,可谓是收藏最富、鉴别最精、传拓最佳,而且于古器物及铭文考释又多有创见,是金石学领域的杰出代表。陈介祺之所以能够在金石收藏的热潮中独占鳌头,首先取决于他对金石文字领域的诚笃之心和传古之志,并为此一生不怠,其次则要得力于他非凡的鉴古知识和辨伪能力,很多堪称国宝的金石珍品,都是被他首先收藏。他平生收藏的藏品主要涉及商周青铜器、秦汉铜器及权量诏版、古玺印、封泥、陶器陶文、镜鉴、刻石、砖瓦、古钱币、泉范、碑帖、书画等等。

  崔永胜告诉记者,在我国的金石学史上,声称以传古为己任并付诸实践的,陈介祺是第一人。他在金石传拓中精益求精,给后世留下了数十万计的精致金石拓本,现多藏于国内外各大博物馆、图书馆,对后世古文字学研究和历史研究都提供了极佳资料。陈介祺在陶文的发现和考释、对古玺印、封泥的认识、名物考释、古文字考释等方面,都做出了卓绝贡献。

  今年9月2日,第二届“陈介祺奖”万印楼篆刻艺术大展暨2017陈介祺金石文化周在十笏园文化街区中心广场开幕,“金石之都”宝鼎正式亮相。这座“金石之都”宝鼎以国宝毛公鼎为原型,放大铜铸而成。这座宝鼎的落成,为潍坊打造金石文化传承基地,加快文化名市建设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