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潍坊市文明办     | 中国文明网 | 山东文明网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文明潍坊网络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魅力潍坊 »人文潍坊

  1965年,8号炉的投运,使全厂综合出力由17400千瓦提高到29400千瓦;1966年,潍坊地区的用电负荷已接近全部发电量,为扩建9号机,潍坊电厂展开了全国范围的设备大搜寻,经过艰苦努力,工程顺利完工。电厂注重生产安全,在全国电力事故频发的阶段,潍坊电厂的安全生产记录却屡创新高。

  获批新增发电机组 缓解大面积限电停电

  1960年2月,省人委转发国家计委批准潍坊电厂扩建1台1.2万千瓦中压中温机组和65吨/时锅炉1台,投资602万元,为8号机组。土建工程由昌潍建筑工程公司施工,汽轮发电机由上海汽轮机厂和上海电机厂制造。单鼓水管65吨/时机械式链条炉由上海锅炉厂制造。

  为加快安装,潍坊电厂自行制造了1台高55米的65吨德立克式吊车,发挥了关键作用。

  1961年5月17日,8号机安装完成并投入使用。

  8号炉经几次试运行皆不成功。经省局批准,电厂将8号炉改为煤粉炉,由山东电建公司协助改装,提高了炉膛,增加了水冷壁管,加装球磨机和煤粉系统、出灰系统,1965年11月正式投运,实际出力80吨/时以上。

  8号炉的投运,使全厂综合出力由17400千瓦提高到29400千瓦,对暂时缓和电力供需矛盾,特别是解决检修期间大面积停电、限电起了一定作用。

  负荷过大再次扩建 搜索设备完成9号机

  1966年,潍坊地区的用电负荷已接近全部发电量,又一轮电力紧张开始了。

  电厂党委为抓紧上新发电机组,决定成立扩建组,笔者任组长,抽调17名技术骨干进行筹备。申请扩建报告因“文革”被搁置了。没想到不久后柳暗花明,《大众日报》刊发了一则关于天津火车站有发电机包装箱破了里面长出草的新闻,也就是说,全国各地一定还有些发电设备被搁置。想到这里,扩建组决定两人一组分头到全国各地寻找可用设备,收获不小:如70吨炉、12000转转子、给水泵、控制电缆5000米、磨煤机等等。冯大用、魏克诚在沈阳找到一整套保养完好的12000千瓦发电机组后,扩建组开始着手办理沈阳机组的调拨手续和向国家计委申请列入当年大中型工程建设计划。在各省部级领导的理解和支持下,申请终于成功了。有了设备,上级要求潍坊电厂当年完成200万元工作量。

  沈阳机组调拨手续办妥后,拆迁就是当务之急。电厂立即成立了以李思文、于鉴湘为正副队长的拆迁队,拆迁队冒着沈阳街上的“武斗”风险,安全完整地将设备拆运回潍坊。

  为加快施工进度,华东电力设计院派来现场设计队,边设计边施工,省局又从黄台电厂调拨技术骨干支援,但很快一批“造反派”与设计院人员发生矛盾,要赶设计院队离厂。此时,解放军空军部队进厂,宣布对电厂实行军事管制,军管会宣布成立生产组,在广大职工共同努力下,安装工程得以继续进行。1970年9月29日,9号机建成发电。

  在9号机的安装工程中,刘效忠、潘廷顺、杜在祥、刘振山、程汉兴、郎咸声、于学海、于砚明等人做出了重大贡献。

  厂长担任大安全员 安全生产受省局表彰

  电厂强调“安全第一”由来已久。1951年厂成立安全委员会,厂长崇利民任主任,下设厂部、发电所、转电所三个分会,各班组设安全员。崇利民每次进车间总是先查安全,工人们说他成了安全员了,他说他就是“大安全员”。1953年,在汽机车间大吊车轨道下有大标语:“电业事故,是社会的灾难。”

  不过在“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时期,大小事故经常发生。1977年,王文隆初到电厂任党委书记,参加地委领导组织的到华丰参观学习“学大庆”。参观团刚进车间,电灯灭了,机器停了。领队的问什么事,车间里有人喊:“电厂又停电了。”王文隆无地自容,自此他大抓安全,全厂安全形势又逐渐好转。那时全国全省电力系统事故频发,连一个月的安全记录都很难达到,潍坊电厂的安全生产记录却屡创新高,在省电力局提出开展争创“安全月”“安全季”活动时,潍坊电厂实现了“安全生产一周年”。省局领导专程来厂表彰奖励,并赠送一台大彩电。这台大彩电被安置在俱乐部,供全厂职工家属观看。

  相关链接

  重视技术创新 屡次突破瓶颈

  解放后,潍坊电厂历届领导都十分重视生产工艺改进和装备技术创新,张凤斋书记是较突出的一位。他与职工交谈中问的一句话是:“又有什么新点子?”发电机大修完成最后一关是“并车”发电,张凤斋多次现场观察“手动并车”,这是一项难度很大的操作,电频率同步度稍有偏差就会造成发电机的重大损坏。为此,张凤斋提出研究自动并车的问题。在电气试验室的高春茹与王磊方、赵洪尧等反复研究试验,自动并车装置终于研制成功,实现了并车自动化。

  1964年前,电厂防止循环水系统结垢采用的传统方法是:定时、定点、定量向循环水系统投入硫酸,全靠人工操作,操作人稍不留神就会被硫酸灼伤。后来改进为利用炉烟处理循环水,既降低了发电成本,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实现了循环水处理过程的自动化,节约了人力且安全性大为提高。冯大用、丁文通、魏克诚、陈仲书等在研制过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魏克诚执笔撰写的《燃煤电厂炉烟处理循环水技术的应用》一文发表在同年的《电力技术》上。

  1978年,电力部把试制325毫米中频弯管机任务交给了潍坊电厂。刘继业、刘效忠、谭世津、罗芳琨发挥各自岗位优势,在华北电力设计院、北京电器三厂协助下试制成功,填补了我国加工机械领域的空白。这一成果被国家科委评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发电厂传统的煤粉锅炉点火,要点燃轻油,再点燃重油,然后点燃煤粉,启动一次锅炉要消耗大量的油料。电力部提出了研究无油直接点燃煤粉的科研课题。潍坊电厂与省电力科试所合作,历时1年多的反复论证试验研究,成功地在9号炉上实现了用电直接点燃煤粉,每次点燃煤粉耗电只有两度,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最高水平。王学让、胡兆福、笔者也因此被山东省科委评为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被授予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