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潍坊市文明办     | 中国文明网 | 山东文明网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文明潍坊网络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魅力潍坊 »人文潍坊

  淳朴的民风、直爽好客的性格,这是寒亭区固堤街道李家营村村民给人最初的印象。这个村仅有800余人,看起来跟周边的村庄没什么不同,但是当你走进李家营村与村民深入交流后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很独特的小村庄。据《潍县志稿·民社》记载,李家营村李氏家族自元末从关东奉天府铁岭县迁至潍县,康乾年间李氏家中出了三名进士。据说李氏家族有满族血统,由此衍生的独具满族文化特色的民风民俗和民间传说故事也源远流长。

  元末从铁岭县迁来 李氏落户李家营

  在潍北地区,几百年来广泛流传着“营子李,了不起!”这句民间谚语,营子李说的就是现在寒亭区固堤街道李家营村的李氏家族。

  《潍县志稿·民社》记载:“李氏一族元末由铁岭迁潍州李家营村。”据李家营村的《李氏族谱》记载,李家营村李氏家族的一世祖名为李达达,他在元末时由奉天府铁岭县迁到潍县一个叫李家埠的地方。后来分家的时候,李达达的大儿子李从善举家迁居到了今天的李家营村,这就是李家营村的李氏家族的起源,他们为满族正白旗。

  元朝末年,潍州以北地区在金元统治下,李氏始族以“麾戎”而卜居潍水,成为在当时的官吏阶层。然而好景不长,在该支家族仅仅迁居20余年之后,天下大乱,朱元璋趁势崛起,在应天称帝,国号大明,同年攻克大都推翻元朝。这支“远道而来”的家族此时成了汉人眼中的异族,他们的身份一落千丈,由座上宾变成了阶下囚。当时生活在明朝管辖区的许多少数民族生活艰苦,流离失所。于是“卜居潍水”的李家营李氏家族中的一些满族的年轻人,便产生了回家乡奉天府铁岭县的念头。

  据李家营李氏后人讲述,李家营九世祖子典在明末清初,道听途说关外的女真族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于是毅然决然带着家人奔向关外。没想到,铁岭县当时正是女真族与明军征战杀伐的主战场。山海关上,炮火齐鸣,人群四散逃难,子典家里一个刚满六岁名叫李世秀的孩子也走散了。多日寻子无果,子典夫妇终于接受了失去儿子的残酷现实,俩人商议后决定逃离这里,于是他们又循着环渤海西岸,回到了生活相对安定的李家营。

  村里出了三名进士 武进士墓碑已找到

  李家营村位于今天寒亭区固堤街道东南2公里处,占地面积约1.31平方公里,在册人口数818人。村子虽然很小,但是干净整洁。近日,记者多次来到李家营村走访了解。在村民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李家营村东南角。“这就是李氏家族二世祖李从善的墓地和墓碑。我们村虽然小,但是大家都很团结,尤其是对于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都很认真地保护着。”记者注意到,这块墓碑保存完好,虽然坟墓上有些杂草,但墓碑上的字迹依旧清晰。

  据《潍县志稿》记载,李家营李氏家族,在清朝康熙年间出了三名进士,李珵、李玠、李汝霖,李珵是武进士。据李家营村相关负责人李西昌介绍说,村子里曾有不少遗留下来的古物,但“文革”期间都已经丢失或被破坏了。2017年秋天,村民意外找到了刻有李珵名字的石碑。“这些发现跟历史记载也都符合,下一步我们还会继续寻找和挖掘。”李西昌对记者说。

  两本家谱保存完好 家传封诰密不示人

  年过八旬的李曰义告诉记者,李氏家族的家谱共有两本,保存得比较完整。家谱中记载,李氏家族共有13道封诰,全都是清朝初年皇帝敕封的。如今,除了一些意外原因损坏、遗失的外,还有一部分收藏在李氏家族后人手中,但已轻易不再示人了。在李家营村,见过封诰的人并不多,李曰义就是其中一个。李曰义说,“文革”期间他有幸见到其中一道封诰。“当时我一个婶子病了,村里人都说封诰可以辟邪,她家人借来封诰给她辟邪,他们拿着封诰在婶子头顶上左转三圈,右转三圈,之后把封诰压在婶子头上。”李曰义说,他记得封诰大约有30厘米长,是纸质的,具体内容他记不清了。不管封诰起没起到辟邪作用,此举可以看出,李家村的人们对这13道封诰存有一种特殊的敬畏之情。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李家营从建村到现在,发生了许多故事,“骇人听闻的李家营惨案、李家营一门三进士、李家营村东的103口烈士棺材等,都展现了村民们的一腔热血和爱国热情,李家营的村民们通过口口相传,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和传说。”村民说,正是因为李家营特殊的历史渊源,所以他们更希望能把村里发生的事情保存下来,流传给子孙后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