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潍坊市文明办     | 中国文明网 | 山东文明网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文明潍坊网络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魅力潍坊 »人文潍坊

  李氏家族在李家营村繁衍生息,满族人热情、豪爽、好客的性格依然体现在他们身上。他们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此扎根发芽,他们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犹如一个大家庭。村民自发成立特殊组织帮扶老人、“西瓜大王”带领村民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村民使用自己发明创造的“地老虎”种植瓜菜大棚,解放了生产力。这些当年的异乡客,现在已是这里的主人。

  成立公益组织 开展助老活动

  李家营的村民都姓李,都流淌着满族人的血,所以整个村子里的人特别团结,他们互帮互助,像个大家庭。

  今年86岁的李素英告诉记者,现在村里很多年轻人都到城里发展了,只剩下老人,村里65岁以上的老人有200名左右。为了照顾这些老人,村民自发组织成立了李家营助老帮扶中心,给村中的老人以及孩子和需要帮扶的人以关爱。

  发起人之一李建华介绍说,李家营助老帮扶中心是纯民间公益组织,由李家营村的21名代表自发组织的,是以村为单位服务村民。“我们这个帮扶中心跟其他的公益组织不同,我们的运营模式是把募集的本金用来理财,本金不动,用理财所得的利润来帮扶老人。春节前我们用本金赚的钱给老人们买了大米、油等生活用品。”李建华告诉记者,该组织可募钱款和物资,捐款部分纳入公积,以善款的收益做公益,这样本金就会越积越多,可做的慈善也会越来越多。而且也可定向为遇上困难的家庭和个人定向募集。这种模式可以不断地往下传承。

  西瓜大王立下壮志 带领乡亲发家致富

  村民李志军种植的西瓜风靡全国,成为“西瓜大王”,惠及村里的乡亲父老。早在创业之初,李志军就立下了为家乡人闯一条致富路的壮志。对于瓜农不懂的难题,无论自己有多忙,只要有来求助的,他扔下手中的活就赶去帮忙。他购买订阅的报刊资料无偿地提供给瓜农翻阅,他开办了大棚西瓜种植训练班,还举办各类科技讲座,为瓜农提供技术支持。一般的农户种植规模小,销售困难,他利用自己的品牌吸引客户,无偿帮助瓜农销售西瓜。

  为了让村民增收,李志军费了不少心思。他看到大多数农户春天只种一茬西瓜,秋天大棚闲置,造成了很大浪费。他经过考察论证,发现种植潍县萝卜效益不错,于是2003年又牵头创建潍县萝卜基地3000亩,仅此一项又为种植户增加经济收入3600余万元,基地生产的萝卜也于2004年12月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为了便于管理和销售,李志军投资300万元建成了固堤瓜果展销中心,实现现代化管理,同时建立了网站,在网上展示产品、信息咨询、订货销售等。

  平时谁家遇到困难,李志军都会主动伸出援助之手。1999年一场风灾,致使很多瓜农大棚受损,他自己的大棚也被大风刮坏。当时是在2月份,气温还很低,并且还有霜冻。这时的西瓜都已经快成熟,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就有绝产的可能,所以急需一批竹竿和塑料膜来修补大棚,而这时大多数瓜农已经把钱投入到大棚上,已没有多余的资金来购买物资。在这种情况下,李在良(固堤街道大牟家村)和王平(固堤街道解家沿村)等十多家瓜农找到李志军共商对策,他二话没说,筹集100万多元购进竹竿和一批塑料膜发放到瓜农手中,帮助他们将损失降到了最低。

  “地老虎”棚内劳作 解除村民搬运之苦

  在李家营村西300米处有一块地,几百年来,村民都把它叫作“金盆底”。改革开放以后,村民李山义在“金盆底”的中心区域建立了一个小生产作坊“潍坊市山义大棚电动搬运车厂”。

  村民种植瓜菜大棚,需长年累月在大棚里劳作。耕种时,要把肥料等运到大棚里;收获时,把收获的瓜菜果实从大棚里搬运出来。在大棚狭小的空间里,村民只能半弓着腰搬进搬出,挥汗如雨,非常辛苦。为减轻村民的劳动强度,李山义发明了“地老虎”,可以轻松地承担搬运工作,能顶五六个壮劳力,让村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地老虎”是一辆形状奇特的电动三轮车,但是它比电动三轮车功能要强大很多。记者注意到,“地老虎”又矮又长,完全根据大棚的特点来设计的,虽然比较矮,但是马力很大。据村民介绍,“地老虎”的特点是轻便,虽然看起来有些像电动三轮车,但是它适合在大棚里面劳作。村民将肥料装在“地老虎”上,运到大棚里面施肥。瓜菜成熟了,村民把瓜菜装到“地老虎”上,再运出来。开动时只要轻转电门即可,农户再不用肩扛手搬了。

  由于瓜菜大棚里空间狭小,“地老虎”无法转弯,李山义又在“地老虎”的车把前面加了一个座,村民要倒车时只需坐上去扭油门即可。

  后来,李山义在“地老虎”上又增加了电动千斤顶,“地老虎”有了自动卸货功能。“地老虎”从发明到现在的十多年间里,解除了村民在瓜菜大棚的艰苦劳作。

  李山义发明的“地老虎”也获得了国家专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