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潍坊市文明办     | 中国文明网 | 山东文明网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文明潍坊网络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魅力潍坊 »人文潍坊

  丁锡田毕业后留校任教,学生们亲切地称他为“五老师”。他编印《乡土地理教科书》《潍县乡土历史谭》《历史札记》等作为补充教材。他认为教育、学术事关民众素质,进而关乎国家兴亡。他牵头成立丁氏学校同学会,定期组织举行同学会特别会及展览会,并加入了中华教育改进社。

  自编史地教材当补充 学生亲切称其“五老师”

  丁氏家族多年来致力于教育。丁锡田的父亲丁毓庚早在1906年就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校——丁氏继志高等小学堂。1911年,丁家又创办“丁氏初等小学校”,由丁叔言任校长。1913年,成立丁氏家族学校,继又以其为基础,合并成立了丁氏益群小学,原丁氏初等小学校则更名为丁氏第一小学校。1915年,两校合并,名字仍为丁氏第一小学校,改为初、高两等学堂。

  因为在家族中排行第五,丁锡田担任老师后,成为了学生口中的“五老师”。他编印《乡土地理教科书》《潍县乡土历史谭》《历史札记》等作为补充教材。

  丁氏第二小学是在简易识字学塾的基础上,由丁毓庚出资进行调整充实而来的。这所简易识字学塾初建于1911年,跟丁氏第一小学的前身丁氏初等小学校在同一时期创办。创办之初,丁锡田与刘新之二人在潍县孔相祠侧的论古堂里教读识字,第二年又迁移至曹家巷路东。1921年,这时的丁锡田已经在丁氏私立第一高等小学校任教六年,他的父亲丁毓庚在曹家巷简易学塾旧址创办了丁氏第二小学,由丁锡田担任第一任校长。丁锡田又邀请彭锡曾相助,参与教务。该校虽为私立小学,但教学设备较为齐全,各种图书资料、标本仪器、实验器材、教学挂图等能够满足教学需要,在潍县教育界有较大影响。这所学校最初为初级小学,后来发展为六年制完全小学,到1933年又更名为潍县私立群化小学,至1949年6月改为公办,校名改为潍坊市第十四小学,即今潍城区实验小学的前身。

  自1921年至1935年,丁锡田在任教于丁氏第一、第二两所小学的同时,一直担任丁氏第二小学(群化小学)的校长,并一度筹划在关帝庙创建丁氏第三小学,是潍县新学教育的践行者之一。

  创办丁氏学校同学会 办杂志刊发学生作品

  在《丁氏学校同学会叙言》中,丁锡田阐述了自己的教育思想,称“国家之兴亡由于人民之程度,人民之程度视乎学术之优劣,学术之优劣则又全系乎学子求学之竞进与否”,认为教育、学术事关民众素质,进而关乎国家兴亡。1917年秋,与同学王肖眉、于翰卿等人商讨,开始筹备成立丁氏学校同学会。经过群策群力的谋划,在当年11月11日召开了丁氏学校同学会筹备会,又于腊月二十八召开丁氏学校同学会成立大会,宣告同学会正式成立,丁锡田被选举为丁氏学校同学会干事长。

  丁氏学校同学会本着“立竞进学术之基础”的目的,定期举行同学会特别会及展览会,展览会则分地图、国画、手工、国文等种类,展现在校及毕业学生的成果。同时,创办了《丁氏学校同学会杂志》,后改为季刊,1925年又改为年刊陆续发行,一直到1936年停刊。此刊各期均由丁锡田主编,赵贞信称此刊“实为先生十余年来精神所系,似尽由先生出资印行,而先生之文亦时时见于该刊物中。”丁氏各校的毕业生,多有在该刊发表作品。如郭兰村曾以郭迺馨、桂山等名发表画作和文章,其他潍县同志画社成员如丁叔言、陈棣生、王书春、刘德三等,也有书画作品发表于该刊。

  加入中华教育改进社 外地交流学习办学经验

  中华教育改进社是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极具影响力的民间教育团体,创立于1921年12月,蔡元培、黄炎培、范源濂、张伯苓、郭秉文等9人为董事,杜威、梁启超、孟禄等7人为名誉董事,陶行知为主任干事,主要成员包括胡适、陈鹤琴、张彭春等人。作为当时最大的教育救国团体,该社图谋于教育改造,进行教育调查,并于1922年至1925年先后举行了四届全国范围的年会,有效推动了中国新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这一时期,也是潍县新式教育蓬勃发展的时期,据民国《山东通志》载,民初时期“潍县有中学三处,高等小学30余处,国民学校700余处,教育之盛为全省冠”。包括丁锡田在内的“东莱首邑”潍县的教育人,亦具有投身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强烈使命意识,积极参与了该社的各类活动。

  1923年8月,丁锡田在先期社员丁叔言的介绍下加入中华教育改进社,赴北京参加了中华教育改进社第二届年会。据会前印发的《中华教育改进社同社录(民国十二年七月印)》和《中华教育改进社年会会务一览》,丁锡田志愿加入该会历史教学组(与顾颉刚同组)和地理教学组。在地理教学组,丁锡田提议“编辑地理教科书不当分全国为四大流域,宜改为六大流域建议案”。

  1924年7月,丁锡田又赴南京参加中华教育改进社第三届年会,参加了地理教学组和历史教学组的讨论,并在地理教学组提出了一个“宜速办地学月刊以促进教育案”,因大多数与会社员认为“款项太巨,不宜指办”未被通过。

  1925年8月,中华教育改进社第四届年会举行。在会前印发的《中华教育改进社同社录(民国十四年六月印)》和《中华教育改进社第四届年会一览》内,明确丁锡田仍为该社社员,并以社员身份志愿加入历史教学组和地理教学组。但因本次会议记录较为简略,未见丁锡田切实出席本次会议或提案的明确记载。

  除此之外,丁锡田还经常到外地学校参观学习和交流办学经验。《济黉游记》中详细记载了他与郭雨农到济南第二实验小学、虹桥小学参观的情况;《登莱旅程日记》中记其1935年曾到福山县立北关小学、文登乡师附小实地参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