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潍坊市文明办     | 中国文明网 | 山东文明网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文明潍坊网络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魅力潍坊 »人文潍坊

  张昭潜是史学名家,在文学方面著述亦丰,所涉题材广泛、体裁丰富,在地方历代名人文献中,他的诸多文集版本最为引人注目。同时,他还因擅写碑记文体闻名于省内外,许多重要的碑记文都出自他手,如《十笏园记》《重修泰山神庙碑记》等。

  30年积累编成集子 《无为斋文集》付梓

  张昭潜一生著作颇丰,可谓著作等身,部分作品集也是以“无为斋”名之。他写于光绪四年(1878年)的《无为斋文集》自序中提到,“余文何敢望古人,但为之既久,略窥见古人为文之旨”,自己多年闭户不事应酬,30年间积累了若干篇,但从来没有拿出来示人,因此编成集子供交流。文集记录了他对各地在文史方面的研究成果,从封疆、海防、治江、治河、兴修农田水利、倡办文教事业、评介先哲、乡贤、硕儒、省内历代郡、府、州、县、乡的沿革变迁。对上溯三代,下迄明清重大事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精辟的论述。他晚年生活清贫,《无为斋文集》是门人校刊出资付梓的。

  记者有幸见到一份誊写本《无为斋文集》,共10册18卷,文体包括论、考、说、序、书、传、记、辨、议、跋、赞、赋、诗、疏、墓表、墓碑、神道碑记、祭文、呈子、启、书事等,内容极为丰富。如在文集的“论”中,有《七旬有苗格论》《廉颇李牧论》《武侯出祁山论》《谢安论》《寇准论》《李东阳论》《治河论》《登州海疆形势论》等20篇;“考”“辨”中,有《三江考》《黑水考》《公孙弘为齐淄川国薛人考》《春秋地名辨》《潍柳毅祠辨》等八篇;“说”“议”中有《鸱鹄诗说》《朱子不从诗序说》《治历城水患议》等六篇,“记”有13篇,其中《十笏园记》《重修观音阁记》《潍县东门外重修石道记》等,有较高史料价值,整套文集共收录各类文章多达181篇。

  除《无为斋文集》外,他还著有《无为斋诗集》2卷、《无为斋杂著六种》《山东通志》20卷、《山东郡县沿革表》《山东地理沿革表》《通鉴纲目地理续考》若干卷、《潍志纤缪》《潍县地理沿革表》《读诗日记》2卷,后人还将其遗稿汇集成2卷《无为斋遗集》。通过考证文献史籍,搜集潍县自西汉、北魏、东晋、南唐、宋、元、明、清历代先贤、先哲的诸多逸闻,张昭潜写成了20卷本的人物传记《北海耆旧传》。于祉看了他的文章后说:“肆力前进,可以直追古人。”

  他以毕生精力,写下了大量经史杂著,不少文集、手稿被潍县县志局征去编志收藏,他的后人还保存了一份由县志局出据的收到条,上书“收到贵府墓表、墓志铭一件”,落款时间是六月十八日,但具体是哪一年却无从考据。

  四首竹枝词道尽家乡民情

  张昭潜酷爱诗文,所写诗词内容涉及省内名山大川,各地古迹、景物、逸闻、风俗等,如写济南的《菩萨蛮·咏济南八景》和《七十二泉歌》,一时脍炙人口,玉清宫、望湖楼等在他的笔下有了感情,而他的四首《潍阳竹枝词》,则是清末文人对潍县民情民俗,历史演变的又一新作。

  日出城头静不哗,弦歌比户万人家。

  板桥名宦留遗爱,栽得潍阳满县花。

  理堂精舍近如何,曾向山中赋遂初。

  一自王孙归去后,年年春草绿程符。

  街头父老向人言,往岁龙灯闹上元。

  花烛不明良夜寂,风光哪复似从前。

  东城迢递对西城,中有银河一道明,

  三月桃花初作浪,桥头多半卖鱼声。

  “南苏州,北潍县”,潍县文化昌盛,商业发达,往年的龙灯能闹到上元节,可如今呢,风光不复从前,呈现出经济凋弊、百废待兴的情景,往昔热闹的沙滩现在只有桥头卖鱼翁的叫卖声。这四首竹枝词,流露着张昭潜对家乡人物事件、文艺教化、风土人情、人文景观等黯然神伤的心情。这些诗词当时广为流传,邑人击节赞赏,也是继郑板桥的四十首《潍县竹枝词》之后,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馆藏碑记刻文供人欣赏

  由于张昭潜文学根底深厚,省内及潍阳地方的碑版文字、山东多篇重要碑记文都是由他所撰,比如《重修泰山神庙碑记》《重修孟子庙碑记》虽然署名丁宝桢,但都是他代为撰写的。这一点在《次陶自为墓志铭》中有所载:“凡地方重要碑版多倩君代为之,所代《重修泰山神庙碑记》公对人称赞之。”

  这些碑文一面世,便得到文林的赞许,碑文传颂也很广泛,人们只要一提到《重修泰山神庙碑记》中“长白伏龙,蜿蜒南行,遁入沧海,蛟螭震惊”,《重修孟子庙碑记》中“微孟子言之,孔子之言无以明也”“微孟子言之,程朱之言无由肇也”,都会想到这些出自张昭潜的手笔,以及《金泉楼舍记》《重修潍阳书院碑记》《王公之翰碑记》《重修观音阁记》等等,也出自其手,这些有影响的碑记使他在省内外扬名。

  当时的山东文士如林,为什么偏偏让他来写?这与丁宝桢有很大关系。丁宝桢治古文推崇桐城派,张昭潜作文取法归有光和方苞,董善临《次陶先生墓表》中写道:“其治古文则自左、史以此震川、望溪,无不泛其流而究其归。”震川,即归有光,方苞号望溪,是桐城派的先驱。丁宝桢器重张昭潜的文章是同气相求。

  潍坊市博物馆藏有十二方石刻,虽然文字模糊,但署名外依稀可见“七十一叟次陶撰”的字样,这是《果园图序》碑,是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所立,张昭潜撰文,王石经书写,这篇碑文正文526字,引经据典,以微见著,讲阴阳之道,依据《易经》“乾为木果”,用六十四卦中的“剥、蒙、复、蛊”,阐述了郭恩孚所建私家园林“果园”名称的深刻内涵,在于春华秋实之地,是君子所居,对其弟子潜心修行寄予厚望。

  为画作写题跋 留于后人欣赏

  刘嘉颖是潍县著名画家,有一次,郭恩孚到他的画室观赏其精心之作,他赠给郭恩孚《花卉画册》12幅。这12幅图在潍县颇有影响,郭恩孚很是喜欢。

  回家后,郭恩孚请曹鸿勋逐幅题诗赞咏,自己则题签为《海滨二妙图》,并向外征诗。张昭潜首先作了《题〈海滨二妙图〉》的跋文,对刘嘉颖的画工给予高度评价,称其绘事“能得宋元画师意”,画的花鸟“翩翩饶逸致”,题的字“不减虞褚欧”。同时,他对郭恩孚的题签也做了点评,而自己则神思大发,“连浮大白倾玉壶”,感叹海疆已经几年不安定,风色荒茫起暮愁。“十丈鲸鲵掣不得,手无斧柯且退休。斧柯斧柯吾何有,聊披此图饮醇酒。长饮如闻变徵声,我亦海滨垂钓叟。”继张昭潜之后,在此图题诗的文人名家达数十人之多,这段潍县画坛的佳话流传至今,并屡见于地方文集书刊。

  在画上写题跋是古人的一种爱好,刘嘉颖专为张昭潜绘过一幅《岁寒守岁图》,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除夕,已是古稀之年的张昭潜挥笔在画上写下跋文,感慨自己“饱阅炎凉七十年,茫茫回首付云烟”。一家生计艰难,好在上天垂怜,“年年疏水供清贫……廿年家口幸平安”。一段跋文道尽世间炎凉,但他感念,无论生活多么艰辛,一家人平安才是最大的福气。这幅画现珍藏在潍坊市博物馆,除了张昭潜自题跋文外,还有数位潍县文化名人的题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