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潍坊市文明办     | 中国文明网 | 山东文明网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文明潍坊网络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魅力潍坊 »人文潍坊

  郑板桥,名燮,字克柔,号板桥,向有“三绝诗书画”之誉。乾隆十四年(1749),他在潍县任内亲手审订所作诗、词、家书、题画、小唱六卷,以《板桥集》行世。其《后刻诗序》撂下一句狠话:“板桥诗刻止于此矣!死后如有托名翻板,将平日无聊应酬之作改窜阑入,吾必为厉鬼以击其脑!”然而,潍县人却罔顾板桥先生的“狠话”,其宰潍时未收录集中的零缣断句,多有传诵,“而竹枝词尤脍炙人口”(丁锡田《潍县竹枝词序》),且版本不尽一致。

  光绪十九年(1893),潍县金石文字学者郭麐(字子嘉,号望三散人)创作《潍县竹枝词(自注)》108首,第93首自注云:“郑在潍遗诗最多,尝有《潍县竹枝词》三十首。”与郭麐同时代的郭氏族人郭榆寿(郭麐族侄孙、学生)曾有《榆园杂录》传世,卷二有“郑板桥《潍县竹枝词》,望三先生存有残本”的记载,是为郭麐藏残本30首说。

  1931年,潍县成立县志局,著名史地学者丁锡田参与其中。得悉同事孙仙坡藏有郑板桥《潍县竹枝词》钞本,即征得孙仙坡的同意,编入《潍县文献丛刊》第一辑。1932年5月,《潍县文献丛刊》第一辑由和记印书局石印出版发行,是为丁氏石印本40首说。

  据潍坊文史老人陈正宽先生讲,1961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今上海古籍出版社)要出版《郑板桥集》,在《光明日报》发布启事,广为搜集郑氏集外作品。陈正宽、张恂得悉后,便将《潍县文献丛刊》所载郑板桥《潍县竹枝词》提供给出版社,出版社如获至宝,著名画家傅抱石在序言中称“应该是一件重大的事情”,将其编入《郑板桥集》“补遗”卷,于1962年1月正式出版。上古本与丁氏石印本同源。

  陈慕虹《郑板桥<潍县竹枝词>问世经过》一文则云,1962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郑板桥集》“补遗”卷所收《潍县竹枝词》40首,乃由潍坊东关教师王绪将郭少垞《郑板桥在潍轶诗》手抄本寄往上海方得收入。然上古本《潍县竹枝词》注“民国二十年石印本”,故此说未必可靠。

  另外,尚有桂馥藏30余首手书本、潍县王筼生47首本、吴少仙40首本、刘实甫40首本等说法。

  竹枝词是从四川地区的民歌发展而来。唐代,竹枝词进入文人视野,刘禹锡等对其进行提炼改造,成为一种诗体。清代,竹枝词创作达到顶峰。竹枝词清新流丽、通俗浅显的语言,反映各地风土人情的内容,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郑板桥在潍县任职时,创作《潍县竹枝词》40首,为潍县竹枝词滥觞之作,引领潍县竹枝流风余韵200年不绝如缕。

  启功先生题跋本《郑板桥先生自书潍县竹枝词》册页局部。

  拍卖会上惊现手稿 上有启功先生题跋

  2014年11月下旬,嘉德拍卖会展示了一份启功先生1975年6月题跋的《郑板桥先生自书潍县竹枝词》册页。这份板桥手迹册页,封面有潍县高士于澹园《板桥先生竹枝词》,沈太侔、听心《郑板桥先生自书潍县竹枝词》三行题签,共书录竹枝词24首,篇尾有板桥自识数语:“乾隆十二年,告灾不报,反记大过一次,百姓含愁,知县解体。板桥居士郑燮旧作。辛未建子月书。”书体是行书“板桥体”,但与晚年常见的那种“狂怪软媚”的“六分半书”不太一样,中规中矩,刚柔相济,较少篆隶笔意,带有明显“二王”、欧阳询书风,遒劲的笔力里透出灵秀洒脱之气。册页是板桥真迹无疑。

  册页后有著名书法家、收藏鉴赏家启功先生题跋:“板桥潍县竹枝词,集中未收,曾见手书四十首刻石拓本。此册书二十四首,且有注语,字句与石刻本颇有类同,更有四首为石刻所无,可见原作当不止四十首也。此本可贵在于足以补校石刻,且为集外之诗。字迹虽稍率意,谛观真实不虚,是可宝也。板桥自叙诗钞云:身后如有人以其集外之作刻入集中,必为厉鬼以击其脑。功搜集板桥集外之作,已盈一帙,颜之曰《击脑编》。今见此册,又补数页,并识册尾。久病目昏,手腕复战,书不成字,聊记胜缘而已。一九七五年六月,启功。”启功先生的长题,对册页内容、真伪作了考证。认为“此本可贵在于足以补校石刻且为集外之诗,字迹真实不虚,是可宝也”,对此册表现出极大珍爱之情。按启功先生言,郑板桥《潍县竹枝词》尚有手书40首石拓本,且原作当不止40首。但从启功先生对比板桥自书本与石刻本考证结论看,石刻本内容当与丁氏石印本相同。

  封面题签之一的澹园,即潍县高士于祉(1788―1869),字燕受,号澹园,潍县城里人。幼聪慧,有才子之目。性高洁,重友义,吟咏之余兼好书、画,富收藏,精鉴赏。诗长于五言古诗,书法直追钟、王,偶作山水,仿倪仿米,笔苍墨润,卓然大家。题签证明板桥自书册页曾在潍县士绅文人手中,于祉或曾收藏。后归清末掌故家沈太侔所有。

  手书24首竹枝词 被神秘买家收藏

  对照《郑板桥先生自书潍县竹枝词》24首竹枝词,与丁氏石印本相较,除总量少16首外,还有4首为丁氏石印本所未有,多讥富家子弟穷奢极侈、悠游放纵的情景。分别是:

  负郭园林竹树深,

  良田美产贵于金。

  谁家子弟能销费,

  为买温柔一片心。

  罗绮成箱绣作堆,

  春衫窄袖好新裁。

  闺人不肯持刀尺,

  断要姑苏定织来。

  翩翩少俊好腰身,

  半揖鞭梢对客人。

  且漫翻身骑马去,

  绿杨阴里一行尘。

  姑苏子弟好清歌,

  多少青春欲着魔。

  今日暂来明日去,

  他心已是隔山河。

  有首句大体相同而后三句不同者,如丁氏石印本“小阁桐阴日影斜,晚风吹放茉莉花。衣裳尽道南中好,细葛香罗卍(万)字纱”一首,板桥自书本作“小阁桐阴送晚凉,茉莉花间夜来香。微风摇动轻罗帐,银蒜金钩玳瑁床”,除首四字相同外,用韵亦已更换。丁氏石印本“北洼深处好拿鱼,淡荡春风二月初。河水尽开冰尽化,家家网罟曝村墟”一首,板桥自书本作“北洼深处好拿鱼,淡荡春风漾绿渠。日暖人家晒网罟,水光山色浸茅庐”。

  有前两句不同而后两句相同者。如丁氏石印本“秋风荻苇路湾环,钓叟潜藏乱草间”,板桥自书本作“小桥曲岸如湾环,荻苇花中钓艇间”。还有十数首仅个别字词不同。如丁氏石印本为“两行官树一条堤”,板桥自书本作“两行杨柳一条堤”;丁氏石印本“豪家风气好栽花”,板桥自书本作“满城豪富好栽花”。等等不一而足。

  有意通词异者,如丁氏石印本“放囚宣诏泪潺潺,拜谢君恩转戚颜。从此更无牢狱食,又为盗窃触机关”一首,板桥自书本作“放囚出狱泪千行,拜谢君恩转自伤。从此更无牢粥饭,又为盗窃触桁杨”,也已换韵。板桥自书本此诗出现“君”字时,乃换行顶格书写。此乃封建社会的礼制规范。

  遗憾的是,因为该册页颇受关注,价格奇高,最终被神秘买家揽入囊中。潍坊几位郑板桥研究者让“郑板桥手书竹枝词”册页回归的愿望终究落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