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潍坊市文明办     | 中国文明网 | 山东文明网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文明潍坊网络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魅力潍坊 »人文潍坊

  自编教材搞培训 教授学员五千余

  张镜远是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市政协委员,多次呼吁社会各界人士与有关单位,重视普及书法艺术,要从中小学抓起,上好书法课。他任潍坊市教育书法协会名誉会长时,曾为多处学校举办书法讲座。

  连续五年,他为潍坊市工人文化宫培训业余书法学习班8期,学员达5000多人次。为了能授好培训班的课,他亲自编写教材,刻版油印了书法学习资料,资料中对于书写知识讲解非常细致,甚至运笔技巧都进行了一一标注。一张当时授课的老照片上,小黑板上写的是“勤奋”两个大字及“学海无涯”,他课堂上保持着和蔼的笑容,给学生亲近的感觉。

  上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徒弟们开始给张镜远张罗着过生日,先是大家你一道菜我一道菜地凑一桌,1990年起开始在十笏园招待所摆席。合兴大酒店开业后,宴席买单的事就由徒弟于伟建和另一名学生负责了,再到后来,张家人也参与到寿宴中。老师每年的寿宴成了徒弟们聚会的日子,直到如今,于伟建和师兄弟们都会聚在一起,缅怀老师,畅叙情谊。

  1990年,宋振昌填词为老师祝寿,此后每年一首。2004年冬月,张镜远93岁大寿,他填了一首《卜算子》:“垂髫临池早,挥毫八十年,历代碑帖精研遍,百米长卷全。佳作传四海,风骨继前贤。翰墨耕耘撒雨露,桃李花满园。”张镜远96岁时,将宋振昌所送祝寿词和诗,又回赠给徒弟惠存,上面这首《卜算子》和为:“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回望老中青,文武任心愿。”

  于伟建:深受老师影响 走上收藏之路

  1979年,24岁的于伟建精力充沛,在家无所事事,他的一位长辈当时在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认识张镜远,便鼓励他去跟着张先生学字,他一听也很乐意,“张老师可是名人。”师生情谊从那时起。

  于伟建拜师学写字,最终走上收藏之路亦深受张镜远先生引领。他头脑灵活,深得老师的喜欢,老师参加书画交流活动,都会带着他一起,“耳濡目染接受老一辈书画家的艺术熏陶,就希望自己能收藏他们的作品。”于伟建渐生收藏书画作品的念头。

  张镜远带他习字一段时间后,推荐他去青岛跟高小岩习字,并亲笔写了推荐信。年轻的于伟建收藏欲望特别强烈,只要有空就往青岛跑,经潍坊一位退休老干部介绍,认识了赫保真、陈寿荣,后来又结识了张玉峰、陈君藻、田翔千、孙立荣等先生。

  有一件事让于伟建很遗憾,2008年他的美术馆开馆,本打算给张老师办展览,已是96岁的张镜远还拿钱准备出书,但因种种原因,最终展览没办书没出,张镜远心愿未达成,这成为于伟建的抱憾之事。

  谈及与老师的感情,于伟建颇有感触,用一字来形容,那就是“亲”,老师待他像自家孩子一样,他把老师当作父母长辈一样孝敬,逢年过节自不必说,老师开始办寿宴的那几年,都是他和另一位同学一起操办,老师晚年一些事情,他也常常帮着处理,“我们就像一家人一样”。

  解传国:老师治学严谨 教学方法独特

  出生于1971年的解传国是张镜远80多岁时收的徒弟,跟着他全面学习唐楷、魏碑、篆、隶、行、草。解传国自小热爱书法,启蒙于谭继广先生,学习颜体楷书。1991年,他考上函授大学接受更专业的知识,1994年又通过成人考试,成为山东大学书法专业的学生,直到1998年毕业。函授读书期间,解传国参加了学校举办的书画展览,还拿着自己的字找陈寿荣点评。陈寿荣说:“你的字,看起来长得挺好看,但没劲。”

  为了能在书法上更进一步,他决定习魏碑。想拜魏碑大家张镜远为师,于是拿着字,敲开了老师的家门。张镜远仔细看看了解传国的作品,说:“你的字入门了,以后就常来吧。”虽然没有拜师仪式,没有太多指导的话语,师徒关系就此成立。

  解传国原来写大字,老师让他习欧体,写小字,但为什么要这么改,老师并没有说。解传国起初还不明白,但既然老师说了,就得认真听着照做,一个月后,他终于调整过来了:“张老师教学有自己的方法,不多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你自己悟明白,这样体会更深。”

  张镜远治学严谨给解传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影响着他后来的书法路。解传国定期去老师家交作业,张镜远一页页点评,有一点不妥也会指出来,让学生改正,有一次的作业是《兰亭序》,他一眼看出“序”字有误。他的身边一直放着一本小开本的《新华字典》,有字拿不准时,随时就能查。

  师生二人感情甚好,每次解传国去拜访离开时,老师都是送到门口,还殷切地嘱咐:“回去好好写,常来家里,别耽误了学习。”解传国成立容轩书法工作室时,92岁的张镜远亲自给学生题字,如今这块匾额就挂在他的工作室门口。1997年,老师送他一本《书画集锦》册页,嘱“传国贤生存念”,这本册页既是张镜远本人书艺的集锦,更倾注了老师对学生的殷殷嘱托,“风月一庭为良友,诗书半榻是严师”展现的则是二人亦师亦友的情感。

  宋振昌: 张家院里长大 师徒情如父子

  上世纪60年代,海道司3号是张镜远家,7号是宋振昌家,两家距离不足五十米,宋振昌的三哥跟着张镜远习字,所以他小时候常在张家院子里玩,也算是在张家大院长大的孩子。

  凭借手艺得到老师赏识

  宋振昌手巧,很小的时候就会做点木工活,1965年时,听说张镜远打算做一个橱子存放杂物,他悄悄地用木头打了一个,搬到张镜远面前,张镜远没想到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能做出这么精致的橱子,对他的手艺很是欣赏。

  当时,宋振昌在学校写毛笔字很漂亮,常得到老师的双圈、三圈点评,画画也不错,张镜远便动员他说:“你快学写字吧,技不压身,而且写字和练武一样。”还写了些字帖让他临摹,只是宋振昌痴迷于武术,心思并没有完全放在练字上,字帖册页基本都分享给了师兄弟们。虽然他没有把练字当成主要事,可张镜远还是特别喜欢手巧胆大的宋振昌,认他当了徒弟,还把他当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他往老师家跑的也特别勤。

  文革时发生的一件事,影响了宋振昌的选择。一次,有一名工人来到张镜远家,让他写大标语,他铺开纸张,起笔就来,没有丝毫犹豫。宋振昌很羡慕,果真是艺不压身,想着有时间一定要学写字。

  1970年上半年,宋振昌要到平度就工,临行前到老师家告别,“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师母给他赶制了一件衣服,老师把自己先进工作者的奖品——一个大脸盆里放上一对毛巾送给他,“那个年代,送脸盆是很重的礼。”宋振昌当时每月工资18元,扣除9元生活费,所剩不多,当年十一回家,用积蓄买了五六个苹果,用一方手帕包着,来看望老师,师母说:你把手帕留下来,我给你洗洗吧。他没多想,就留下了,过了一天,张兴文用这块手帕包着黄金帅苹果,回送给他,他这时才明白,师母这是特意要回礼的啊。

  每年给老师家做两件活

  张镜远搬到南巷子居住后,师徒接触更加频繁。张镜远住东屋,夏天时西晒阳难熬,宋振昌每年都给老师做两件活:五一时给钉上雨挡,十一时拆下来,在墙边垒上炭池子,以备冬天存煤生炉子用。

  上世纪80年代,张镜远家里空间局促,平时写字只能在角落的一块小方板上,潍坊市工艺美术研究所购买了张家一间房,房子的木隔断较多,改造时拆下了不少,他找宋振昌给做张1米的书桌,宋振昌说看木料能做张1.8米的,张镜远一听,非常开心,终于能拥有一张大大方方的桌子,可以在家放手写大字了。

  1992年百米长卷展览结束后,张镜远拿着两身毛呢料来到宋家,徒弟正巧不在家,他父母坚决不收,张镜远说:“这也是别人送的,我穿不着,给振昌做两身衣裳。”宋振昌回家后,听父母一说,赶紧包起毛呢料就送回老师家,老师又送给徒弟,徒弟再送回,这样来回三四趟,最终还是回到老师手中。

  张镜远说:“这次展览多亏你帮着布展,这是为师的一点心意。”宋振昌说这都是他应该干的,张镜远拿出参展过的一幅《十六体书》给宋振昌,说这是费了工夫写的,希望徒弟能珍惜。宋振昌欣喜若狂,这幅作品上有十六方印,老师能送给自己,甚是珍贵。

  1997年起,宋振昌所在企业效益不太好,经常休假,只要有空他就往老师家里跑,有一次单位放假半年没发工资了,正是一个下雨天,他来到老师家,看了些字画,临走时,师母拿出600元钱:“振昌啊,你拿着秤粮用吧,你生活不容易,老师刚给人家写了对联,人家留了600块钱,正好你带上。”宋振昌坚决不要。老师又拿出一块肉和几个罐头,非得让他带上。

  师徒的感情像父子,逢年过节,宋振昌都会买上新鲜东西去看老师,每年的开凌梭他都会买上鲜鱼给老师做梭鱼抱蛋。(潍坊文明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