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潍坊市文明办     | 中国文明网 | 山东文明网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文明潍坊网络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魅力潍坊 »人文潍坊

  刘可清,男,1925年出生于昌邑市饮马镇后辉村(现属潍坊市峡山区岞山街道),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某团警侦连副排长。2011年6月23日因病去世。在去世前,他动笔写回忆录《庄稼地里的人民功臣》《缅怀英烈 振兴中华》,记录自己走过的青春岁月,让后人牢记历史、热爱和平、缅怀英烈、敬仰老兵。

  去世前开始写回忆录

  近日,记者来到潍城区花园小区见到了刘可清的长子刘爱民。他将父亲刘可清的回忆录、诗词汇集以及相关奖章都小心翼翼地拿出来给记者看,不少珍藏的老物件是他近期回峡山老家带回来的。

  刘可清当年是个初中生,在那个年代算得上是比较有文化的了,上学期间学习很好,每次考试总是第一名,写字、作诗、绘画样样都行。

  后来,刘可清参军上了战场,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两大战争中,参加过200多次战斗,负过多次伤,立功12次,授奖10次,并获得中朝人民的重奖及各大战役军功章,立功证书……“人生最大的荣光,是从枪林弹雨中得来的……”战争结束后,刘可清解甲归田,直到终老。

  去世前的2010年春节刚过,刘可清便开始写回忆录。刘爱民说,得知父亲写回忆录,他不解地问:“您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地农民,写什么回忆录?”可刘可清却认真地回答他:“我写回忆录,不是作文章,是写我的历史,写我亲历的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留给后代,让他们知道今天来之不易,使子孙后代牢记历史、热爱和平,缅怀英烈,振兴中华。”

  晚年患了战争后遗症

  刘可清晚年体弱多病,为了写回忆录《庄稼地里的人民功臣》《缅怀英烈 振兴中华》,他开始翻阅出在部队期间获得的各种证件、证书、功劳证、立功喜报等,经常摆满一炕。看到一件件老物件,刘可清的记忆涌来,夜以继日地埋头写回忆录,刘爱民看劝不住父亲写回忆录的决心,便不再阻拦。

  刘爱民发现父亲写回忆录时,情绪波动较大,经常老泪纵横,有时哭,有时笑。儿女们担心地问他,他回答说:“笑是想到1949年5月27日上海战役,国民党守城部队投降,我们的部队和人民庆祝胜利的场面,还有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以后,志愿军回到祖国,我军举行庆功大会,我代表我们团做事迹报告,感动了全体官兵,至今难忘。”刘可清继续说,抗美援朝结束后,因战争残酷,无数老战友没有回来,长眠在异国他乡……每每想到这些,他总是忍不住流泪。

  刘可清写完回忆录不久,不慎摔伤,因骨折住院。病重住院期间,刘可清吃不好睡不着,痛疼难忍,可他仍给儿女和身边的孩子讲他在战场上的故事。刘可清的故事,连住院的病友及医护人员都被感动了。当时子女不理解,“到了这个时候,还在讲这些陈年旧事……”刘爱民说,父亲晚年得了战争后遗症,经常会胡言乱语,有时候睡着了,还会喊“敌人冲上来了,快打!”

  刘可清去世后,看着父亲写的回忆录,读着他写的诗词,儿女们渐渐明白了,这是父亲在战争中形成的革命精神。

  写诗记录战争

  刘爱民指着眼前的老物件说,父亲去世后,没有给子女留下什么资产,只有回忆录和一些诗作及他的奖章,这些都是他用生命换来的,不仅是他个人的光荣,也是解放军、志愿军的光荣,是他留给子女的精神财富。

  记者发现,刘可清的回忆录主要记录了自己参加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大大小小战役,以及解甲归田后风风雨雨几十年的经历。刘可清写了共计2000多首诗词也记录了从学生时代到晚年的光景。刘爱民说,很多人看过父亲的回忆录,都非常感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