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潍坊市文明办     | 中国文明网 | 山东文明网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文明潍坊网络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魅力潍坊 »人文潍坊

  青州偶园先为王府宫囿,后为相府花园,无数达官显贵、文人骚客为它的独特魅力所倾倒。从明清至今,偶园的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青州博物馆藏的《冯溥佳山堂消暑图》,可以让我们窥见当时偶园的局部。

  冯溥佳山堂消暑图 提供偶园图画资料

  偶园是青州古城建设的一个重要项目,是青州古城核心区的一个重要建筑,它位于青州城区偶园街。园内小桥流水,花木葱郁,亭台楼阁,异彩纷呈,各种建筑古朴典雅,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园内三峰假山,由明末清初著名叠石家张然设计督砌,规模宏大,造型奇特大气,浓缩了九州山川秀水,石峰参差,亭台错落,溪流蜿蜒,瀑高潭深之特点。山下有横石桥,瀑水桥,大石桥。使园显得山奇水秀,别有一番情趣。偶园是我国唯一保存完好的具有康熙风格的一座人造园林。我国著名园林专家陈同州先生,对青州偶园考察后,给予了极高评价。青州偶园先为王府宫囿,后为相府花园,无数达官显贵、文人骚客为它的独特魅力所倾倒。经过明、清、民国至今,“山石林木大概虽存”,但偶园的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古代偶园的真实面目成为人们心中一个无法释怀的谜团。最近,青州博物馆藏《冯溥佳山堂消暑图》,为我们揭开这个谜团提供了直观鲜活的实物资料。

  此画作于康熙十七年(1678)初夏,是现在所知关于偶园的最早图画资料。画面结构紧凑、人物鲜活。冯溥着团领夏衫、单裤、朱履,两手后柱,箕踞斜坐于凉榻之上,神情闲适。榻后一白衣仕女手持羽扇侍于其左,身后修竹千竿直插云霄。翠竹后阑干围一荷花池,池中菡萏盛开,风披荷香,令人神往。榻左侧怪石嶙峋,古树遒劲。榻右前一乐人穿蓝缎褙子坐石墩上,手持箫管,正在演奏,似乎能听到凤鸣龙吟之声萦绕在翠竹红花当中。据清初笔记,冯氏曾于苏州购置乐伎多人,其演奏水平为山左之冠,图中美人或即其人乎?身后一仕女手持团扇静立竹林中,正在欣赏这美妙的演奏。整幅画作似静而动,给人以无穷的艺术回味。炎炎夏日观此画,似乎能感觉到徐徐凉风,送来阵阵荷香和沙沙的竹叶声。

  问山亭。

  画作上有两名士题诗

  关于画面描绘的是偶园中何处,众说纷纭。笔者据冯溥曾孙冯时基《偶园纪略》:存诚堂,先文敏公居宅也,对厅之东门北向,颜曰“一丘一壑”。入门东转为问山亭,再东即园门,西向,颜“偶园”二字。门内石屏四,镌明高唐王篆书屏。后石阑依竹径东行,达友石亭,亭前太湖石奇巧,为一方之冠。石南鱼沼,沼南竹柏森森,幽然而静。???

  以画面对号入座,“后石阑依竹径东行,达友石亭,亭前太湖石奇巧,为一方之冠。石南鱼沼,沼南竹柏森森,幽然而静”,似即其处。

  画面右下署款:戊午夏日周洽于佳山堂写。下盖白文长印。周洽为清代康熙时著名画家,华亭(今上海市)人,字载熙,号竹冈。兼擅山水、人物、花鸟、虫鱼,写真尤称独步。

  这幅画作更为可贵之处,在于画作上之诗堂上有清初青州两位著名文士李焕章、杨涵的题诗。李焕章题:科头箕踞,兀坐匡床。矞云眼底,青霞面庞。宋子京之半臂,李昌谷之一囊。或疑其在赫蹏之尺幅。或疑其舒啸徜羊于佳山之茆堂。李焕章。上盖葫芦肖形章,下盖白文“李焕章”章。

  杨涵题:修碧相磨,了无尘影。风静荷香,苔寂箫冷。访君及林,凝然迹屏。遥望君仪,汪汪千顷。杨涵。下盖两白文章,一为“杨涵之印”,另一不清。

  关于《冯溥佳山堂消暑图》的历史价值,经专家评审,定为国家二级文物。这幅古画的发现,对青州古城偶园历史文化资料调研整理工作提供了国宝级历史档案,对青州古城的保护修复建设,为偶园的早日重建,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关于《冯溥佳山堂消暑图》的创作时间,或许有人会提出疑问,冯溥康熙二十一年致仕,康熙十七年应在北京,怎么会在青州偶园消暑呢?《清圣祖实录》中的一条记载或许能回答这个疑问。

  《清圣祖实录》卷71“康熙十七年画戊午”条下:二月丁未,遣大学士冯溥祭先师孔子。此当作于冯溥曲阜祭孔顺路省亲时。这幅画作还说明在康熙十七年(1678)偶园已建成,这期间冯溥还在任上。????

  清初两位名士

  李焕章(1613-1688)字象先,号织斋,广饶县大王镇李桥村人。少承家学,博览群书,是当时知名的秀才。明亡后,不复仕进,游览名山大川,专攻古文诗词。文风气势磅礴,雄杰豪放。顾炎武称赞其文章说:“李先生作书,精古文词,其传记、书序、志表、碑铭出入河东(柳宗元)、庐陵(欧阳修),小品大有眉山(苏轼)意。”著作有《龙湾集》、《无学堂集》、《老树村集》等凡百万言。后诸城名士李渔村订其生平所著为《织斋集钞》,清《四库全书》有目。参编《山东通志》《青州府志》《乐安县志》《临淄县志》《益都县志》等志书。?

  杨涵(1662-1722),又名辅峭,字水心、云峭,号云笠,山东益都人,性简傲,能诗善画,尤长于墨竹,常卧竹林下,观察领会枝叶偃仰欹斜之态,故所作脉络层叠,生动逼真,用笔爽健,清逸有致。传世作品有康熙二十二年(1683)作《竹石图》轴,纸本,水墨,纵189.5厘米,横55.5厘米,现藏山东省博物馆;康熙二十六年作《月明栖鸦图》著录于《山东省金石书画展览会纪略》。著有《云峭诗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