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潍坊市文明办     | 中国文明网 | 山东文明网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文明潍坊网络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魅力潍坊 »人文潍坊

  

  015年,郑师玄受邀进京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

  郑师玄 

  1930年7月1日生于武汉,祖籍湖南省新田县高山乡高山村。1949年9月入伍,先后在青岛、北京、烟台等地海军服役。1955年5月至1964年6月,先后在山东省第九劳改支队、泰安太肥劳改支队、六四劳改支队工作。1964年调到潍北劳改支队。1990年2月离休。 

  很少见到父亲 求学辗转多地 

  郑师玄小时候过着锦衣玉食、前呼后拥的大少爷生活,他的父亲郑作民任国民党陆军第二军副军长兼第九师师长,先后参加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徐州突围战、田家镇守卫战等。因其战功卓著,蒋介石亲自为他颁发“青天白日勋章”。1940年2月3日,在广西昆仑关激战中阵亡,时年38岁。郑作民牺牲后,国民党追赠他为陆军中将。 

  郑师玄作为郑作民的长子,与母亲随父行军打仗,幼儿时期就转遍了大半个中国,但他很少见到父亲,几乎没一起吃过饭。 

  郑师玄10岁时回到家乡湖南省新田县高山乡高山村,到离家近13公里的县城上高小。母亲托人叫他吃住都和老师一起,同学们知道他父亲是大官,都对他指指点点,都不愿和他玩,他心里郁闷。第二学期,郑师玄硬是搬回大宿舍和同学一起住。两年后,母亲为他找了一位老师——谢厚藩。此人也做过他父亲的老师,是前清秀才出身,知识渊博,是著名的留英物理学硕士、大学教授。 

  后来,郑师玄随父亲的一名同学蒋默掀一起去了桂林,考入桂林市中山中学。他住校一年半,寒暑假也没回家。1943年冬,日本鬼子攻打广西,郑师玄逃难回老家。但县城被鬼子占领了,他只好降了一级到九嶷山的育群中学上学。 

  1945年,郑师玄初中毕业,又去了南京励志社中学读书。这所中学老师们讲课一般,而且花费很高,虽然当时他的学费是由国民政府交的,但郑师玄还是不满意。他立志要去大学校读书。说来也巧,那年秋天中央大学附属中学正好招生,郑师玄如愿以偿考上了。在这里,他除了上课,就是打球看报。 

  1948年暑假,郑师玄回到了新田,这是他在附属中学两年来唯一一次回老家。整个暑期,他几乎没有外出,终日陪伴在母亲身边或待在父亲的书房。他在翻阅父亲的遗物时,发现了父亲的自传。18岁的他,忽然非常渴望去了解父亲。他小心翻阅着日记,父亲的影像跃然纸上,还是那么年轻、刚毅、威严。从这本日记中,他真正读懂了父亲。他短暂的一生充满传奇,忧国忧民之心、爱国报国之志充斥在字里行间。他坚贞的民族气节,大无畏的精神,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慨令郑师玄心潮翻涌。 

  六年部队生活 心怀报国志向 

  1949年春,南京解放,国民政府人心惶惶,郑师玄毅然离开南京转入长沙省立一中求学,自此,郑师玄的思想发生了根本转变。1949年8月5日,长沙和平解放后不久,十二兵团军政干部学校到省立一中招兵,郑师玄异常激动。当口试、面试顺利通过时,他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1950年4月,中央军委决定组建海军司令部,肖劲光任司令。包括郑师玄在内的四五百人被派到青岛组建“海军业务学校”,他们在那里不仅学习政治、军事,还学会了种菜。郑师玄那时才知道,大粪是可以用来种菜的。 

  1951年冬,郑师玄和另两名战友被分配到北京军委海军司令部炮兵处当见习生。两个月后,郑师玄接到去辽宁的任务,去辽宁省锦州市葫芦岛港口司令部任文化教员。 

  年底,任务完成后,郑师玄重返炮校,在14个月的学习期间,他起初当文化教员,后调入“参谋培训班”,之后去了北京炮兵部军训处当书记。 

  1951年秋,郑师玄陪同军训处的李处长到嵊泗列岛、舟山群岛等地检查海洋炮兵的建设情况。期间,郑师玄毫无保留地向李处长说明了自己的抱负和志向,李处长深以为然。他拍着郑师玄的肩膀说:“好好干,将来送你去苏联学习。”郑师玄心里很是感动,自己出身不好,领导非但不计较,还那么器重他。他说:“现在祖国需要我,我哪里也不去,我要尽我的心尽我的力,看着祖国强大起来。” 

  1954年,炮兵部在烟台成立了“全国海岸炮兵干部轮训班”,郑师玄被调往那里当助教。 

  一年后,他又调往青岛炮兵处当助教。1955年,全国大裁军,青岛海陆空军下来五千多人,郑师玄也在其中。郑师玄分到济南山东省公安厅,干了一段时间后,回了老家。 

  1955年冬,郑师玄被分配到第九劳改支队生建木工厂电锯车间,任办事员。1958年,又调到省公安干校政训班。在这里,他建高炉、炼钢铁、干苦力,从济南西郊到东郊用地排车拉砖头……一年以后,他被调往“五一农场”,仅待了一个月,农场撤销。 

  1959年1月,郑师玄被分往山东省潍北农场。 

  出力干活饥饿难忍 秋天看坡苦中作乐 

  郑师玄在潍北农杨二场上政治班,大部分时间干农活。他负责饲养40只大肥猪。每到半夜要定时起床,轰赶着七八个猪圈的猪轮流出去尿尿,以后他才知道猪是可以尿在猪圈里的。他那时二十八九岁的年纪,出死力干活,又加之忍饥挨饿,身体很快就垮了。 

  管教科李欣科长见他干活卖力,不会偷奸耍滑,年纪轻轻身体不堪重荷,便叫他去放羊。整整一个夏天,在水草稀缺的虞河两岸,除了成片的庄稼,就只有羊儿与他作伴。虽饥饿长伴,但活儿轻松了很多。有时饥饿袭来,难以忍耐,郑师玄就偷偷掰个玉米,生生咽下,因消化不了,肚子搅着劲疼,身体更是每况愈下。 

  秋天,他又接了看坡的活。这活一般人不愿意干,孤身处于荒郊野外不说,多变的天气也叫人受不了。但郑师玄却极其开心,并说那是一段很幸福的日子。他拿几根木棍搭了间窝棚,地上铺上麦秸干草,晚上睡觉盖着麻袋和蓑衣。饭菜是食堂定量供应的,一般是一个窝窝头,里面掺着野菜。野菜是不充饥的,年轻的他时时被饥饿纠缠着。郑师玄说,那时候的挨饿不是一天两天,而是一年两年,所以那段记忆他是刻骨铭心的。 

  1961年,郑师玄摘掉了右派帽子并调回了山东省公安厅。那时,公安厅承包了从泰安到肥城铁路的路基工程,郑师玄被调去泰肥劳动教养队修铁路。郑师玄在管教股负责内勤工作,但他身体那些年严重透支,极度虚弱。在此情况下,郑师玄被派往炸药库工作。炸药库修在山坡上,离县城15公里,周边几十米都是好地,现在成了禁区,无人开垦。和郑师玄一起的老周,空里把地全开垦了出来,种上蔬菜、地瓜、玉米。郑师玄跟着老周过上了幸福的日子,两人挖了地窖,建了窝棚,住在了一起。 

  解决了温饱问题的郑师玄,干起活来更加卖力。往来县城15公里,很多时候都是步行。他徒手去铁道兵团仓库,领上两大盒雷管、炸药,再用近3个小时走回来。 

  1963年,郑师玄被调往枣庄市韩庄挖运河,分配在水利工程队第二中队做内勤。 

  接受任务重回潍北 

  脏活累活毫不含糊 

  1964年5月,山东省劳改局调集几十名干部和一个排的武警,押送罪犯从韩庄奔赴潍北农场。郑师玄被安排在一场一中队。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潍北,条件非常艰苦。郑师玄虽说是负责内勤,但带工、下监室什么都干,材料都是带工时在坡里写。 

  1966年,郑师玄带队去潍坊拉大粪。每人一辆车,两匹马替换着用。路途遥远,行驶缓慢,他们天黑前赶到大粪厂住下。甭管早晚,先把车装好,第二天一早再往回赶。走到固堤时,一匹马猝然倒地死去。大粪车停在路上,死马卧在一侧,联系农场万般困难。最后,场里派了辆拖拉机,把大粪和死马一起运了回去。 

  郑师玄说干了一辈子的劳改事业,成天提心吊胆,没睡过安稳觉。但值得欣慰的是,三十多年里,从他手里没有脱逃过一名罪犯。 

  2015年9月3日,是郑师玄同志永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他受国家民政部邀请,以抗日英烈子女的身份前往首都北京,参加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 (潍坊晚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