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潍坊市文明办     | 中国文明网 | 山东文明网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文明潍坊网络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网络文明传播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每个家,都有家训、家规、家风,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对后代的策鞭,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近期,潍坊文明网开展“我说我们的家风家训”网络文明传播活动,通过本次活动,邀请广大市民、网友分享先辈或者当代家人奋进感人的故事,展示感人故事、优秀家风。使家风家训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承与弘扬,让这些优秀的传统美德在家风家训家规里源远流长。

  “我和文明城市有个约定”微博微话题活动吸引万名网友参与

  为扩大活动效果,潍坊文明网注重多种网络平台进行宣传。一方面在潍坊文明网新浪微博开设“我说我们的家风家训”话题,邀请网友积极留言,感人故事、优秀家风;另一方面通过线下开展征文活动,邀请中小学生及家长一起说说他们的良好家风故事。截至目前,共收到学生作品569篇、家长作品346篇,共计915篇;新浪微话题阅读量达1万次,网友留言参与讨论58次。

  学生笔下的家风家训

  @肖健堃:在中国,很多家庭都有家风家训,我家也不例外。但我们家的家训就只有一句话:百善孝为先,万事诚为先。这条家训在我们家祖祖辈辈都遵守着,让我们一个大家族永远是个和睦相处幸福的家庭。

  从小,父母就教我怎么要孝顺,要懂得尊老爱幼,在这同时他们自己也在用实际行动给我做着榜样。

  在我们家里,孝顺是首位的。我爸爸妈妈不管工作有多么忙,每个星期都要到我太爷爷太奶奶家里去一次。而且每一次去都要买东西。我的弟弟就很不理解,为什么每次去都要带东西?我爸爸说:如果不带点东西去,就显得很不礼貌。家长们常跟我们打比方:太爷爷太奶奶是树根,爷爷奶奶是树干,爸爸妈妈是树枝,儿子女儿是树叶。这就是一个四世同堂,要常给树根浇水才能枝繁叶茂,也就是一定要孝顺好老人。 【更多】

  @魏旭洁:家训,是一个家族的信仰。它可能是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坚定,也可能是韩愈“业精于勤荒于嬉”的勤勉。而我的家训却是一句简单又朴实的话语——诚实做人。

  小时候,爸爸时常对我说:“想要赢得一个人的奖励,那就得对他诚实;想要有所作为,就要诚实做人。”在爸爸的教育下,年幼的我从不会说谎,因为我知道我的诚实会为我赢来糖果与玩具。爸爸将这种诚实的观念转化为实际——我们卧室门上贴得不是“福”字,而是父亲亲手写的“诚”字。宣纸上那洒脱的“诚”字,散发着一种淡淡的墨香,感染着我,伴我长大。 【更多】

  @褚玉: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从小到大没有芭比娃娃、没有公主裙、没有游乐园的记忆,有的只是爷爷亲手捏的小泥人、以及和爷爷拐杖的故事。正是那根拐杖,量出了我的人生标准。

  在我还没有学会喊“爸爸”“妈妈”的时候,爸妈便离乡外出打工,把我交给爷爷奶奶照料。从此,我便与爷爷的拐杖结下了不解之缘。

  爷爷把拐杖的末端缠上布,用拐杖牵引着我走路,当我以为自己能跑的时候却不时跌倒,爷爷便用拐杖杵杵地面说:“学会了走路不代表已经学好了走路。”当时,我不明白什么意思,只得晃晃小脑袋。 【更多】

  @胡淼:已是年除夕了,天气不算晴朗,也并不算冷。有点淡然的阳光洒在忙碌的爷爷、爸爸的身上,洒在刚刚贴上的那副春联上,大红撒金的对子纸上,是隶体的“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油黑的墨,泛着些亮光。

  爷爷眯缝着眼端详着这幅对子。调皮的弟弟凑过去问:“爷爷,爷爷,你怎么总爱贴这幅对联?它是什么意思?”爷爷一手摸着弟弟的头,一手摸着我的头说:“这个是我的爷爷教给我的,它告诉我要老实做人,要努力学习,也勤奋工作,要勤俭节约。它可是我们家的传家宝!你们也要记住并照着去做,还要教给你们的儿孙啊!” 【更多】

  @李静: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远古时就有“礼仪之邦”之称,所以对于家风家训更是重视。而要说起我的家风家训,那可要谈谈我家的几件事。

  俗话说:“勇敢,事情必成;勤劳,幸福必到。”当然在我们家可是把勤劳放在第一位。在家里数奶奶和妈妈最勤劳了,我们家住在农村,她们深知只有靠一双手才能供我和姐姐上学,勤就这样不知不觉得成为了我们家的家风。 【更多】

  @张璐璐:诚信为做人之本。父亲从小就教育我,要做一个信守诺言的人,做一个诚实的人。儿时我不知什么是诚信。当时我理解为别人要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这便是信;别人问你什么,你就说什么,这就是诚。

  随着年龄慢慢变大,个子长高,我的自主意识也渐渐大了起来。七岁时我偷拿了一元钱,去买冰棍,被父亲看到之后,父亲生气地问我拿了什么,我不说,就挨了一巴掌。不是很痛,但事后几天,父亲都不和我说话,我也慢慢地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我主动找父亲,向父亲说明了一切,我原以为会再挨一巴掌,可父亲却眉开眼笑地对我说:“孩子,不是爸爸想打你,而是想让你知道做人要诚实。”从那件事后,我知道了诚实。 【更多】

  家长笔下的家风家训

  @孟凡英:其实,从古至今,每个家,都有家训、家规、家风,我家也不例外。并且,一提到家风,更让我倍感自豪,因为,不管在娘家,还是在婆家,我的家风人人都竖大拇指。那么,我的家风是什么呢?我的家风就是:为子当孝,为人当诚。

  为子当孝,便是父亲常在嘴边说的“百事孝为先”。虽然父亲已经去世,但是父亲的这句话永远记在我的心中。

  从我记事起,我的家庭就是一个大家庭,有老爷爷,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弟弟、还有一个叔叔,六个姑姑,共有14口人,真可谓是老的老,小的小,而在父辈中,我父亲最大,为了和爷爷撑起这个家,而且使这个家过的其乐融融,父亲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 【更多】

  @赵建伟: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传承和弘扬家风家训尤为重要,好的家风家训凝聚着家庭文化和家庭价值观的精华,是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长的保证,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而我就生活这样一个有着良好家风的家庭中。【更多】

  @许光亮:我的老家是临朐县五井镇,据资料显示,许姓源于古许国,周武王灭商之后,分封天下诸侯,许国即为其中之一。当时国人大多以国为姓,是为许姓肇始。后许国为楚国所灭,许姓之人遂流散各地。随着时代变迁,岁月流转,虽然许氏一族也不乏名人贤士,高官贵族。但遗憾的是,许氏并没有家训传世。或许有,也早就泯灭于历史的长河之中,无从考证。家训比较正式,并不是家家都有,但家风则较为普通,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基本上都有。我们家的家风,简单归纳起来就是“好学敬文、诚实为人”八个字。 【更多】

  @郑奎爱:初闻烧肉的香味,是在四十年前的秋日夜晚。暮色四垂,哥哥领着弟弟妹妹在外疯玩,我则守在灶火旁,帮娘拉着风箱,盼着娘煮的地瓜能早点儿出锅,好填饱我辘辘的饥肠。

  正是大锅饭时期,大人们给“公家”干活,挣工分,拿公分换粮食,谁家大人多,谁家分得的粮食便多。我家就父亲和娘俩大人,赚得的粮食要养活一家六口人,穷困可想而知。秋季分得的百十来斤地瓜,是不舍得整个整个煮熟了吃的,须得切片晒成地瓜干,留着兑粮食摊煎饼,冬天断顿的日子里,也可拿出来煮吃救急。因此,初秋的这一顿“地瓜蛋饭”于我来说,无异于饕餮大餐。 【更多】

  @王海滨:“家风、家训”是个历久弥新的话题,是用来教育引导晚辈做人行事的道理。我的父母却从没跟我说过什么家风和家训。却在用他们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身教胜于言传,我想这就是我们的家风吧。 【更多】

  @韩蕾:“将心比心”,第一次听到这话,我已是一个宝宝的母亲。终于度过痛苦煎熬的怀胎十月,本以为“胜利在望”,没想到又迎来照顾孩子的累,可能对于每一个女孩来说,这都是一次巨大的转折,这包括生活的重心,乃至生活的模式。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我却被要求到乡下婆婆家做月子,从没有与婆婆家人单独相处,不习惯乡下的居住环境,生活仿佛一切都变得不美好……原来的“好脾气”仿佛烟消云散,有的只是委屈、难受、不安和恼火。 【更多】

 

   家风、家训、家教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但不管是家风、家训还是家教,都需要家里的长辈带头,身体力行,家风、家训、家教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与社会的大环境分不开的,家庭是社会的最小细胞,无时无刻不在受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但同时,正是这每个小家庭的良好风气,造就了这个社会这个大环境的美好和和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