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潍坊市文明办     | 中国文明网 | 山东文明网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文明潍坊网络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题库 »潍坊抗日战争英雄故事 »首页推荐

  青州抗日老兵王忠远曾担任司号员,指引战友冲锋陷阵

 

  军号,在战场上虽然不是尖刀利器,却在战斗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940年,13岁的王忠远跟从父亲一起加入了八路军,并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成为司号员。如今老人已经88岁,每当说起自己当司号员的那些岁月,老人总是要哼上几曲,用旋律讲述那段与号角相伴的青春岁月。

 

  天分 从饲养员变司号员

 

  今年88岁的王忠远已经满头白发,和老伴在古韵十足的石头房子中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看到记者到来,王忠远很激动,一坐下便为记者哼起了那伴随他多年的冲锋号,右手不断地上下挥动着,像是一位资深的音乐指挥家,正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

 

  伴随着悠扬的曲调,老人的回忆之门慢慢打开。王忠远的母亲早在他两岁的时候便因病去世,留下他和父亲相依为命。在他13岁那年,当地八路军要扩军,爷俩便离开家开始了从军的日子。

 

  王忠远的父亲由于年纪偏大,被安排到了后勤,而王忠远则因为年龄太小,成为了饲养员,负责给部队里的牲口喂料。有一天,从前线传来消息,队伍中的司号员牺牲了,迫切需要补充。13岁的王忠远和另外几位年纪不大的战友便成为候选人。

 

  虽然兵员紧缺,但是司号员也并不是谁都能当的。要想成为一名司号员,要有好的体魄和肺活量,还要对旋律敏感。“当时和我一起候选的还有一位比我大两岁的战友,他个头比我高,很多人都认为一定会是他成为司号员。”王忠远说,他们两个人同时学习一个曲调,颇有天分的王忠远吹出了比高个子更难的音。而在后来的摔跤比赛中,王忠远也超出很多人的意料赢了对手,成了一名司号员。

 

  幸运 总能躲过致命炮弹

 

  掌握了传达各种信息的曲调后,王忠远便开始了司号员的生活。“司号员一般都会紧跟在部队领导身边,随时根据领导的旨意吹响不同含义的号角。”王忠远说,但是也就是因为如此,司号员往往是敌军的重点炮击对象,因为他们知道司号员所在的地方往往会有八路军的指导员在附近,这就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司号员牺牲的原因。

 

  王忠远也不例外,做司号员的日子,他自己都记不清有多少炮弹向他打来,但比较幸运的是,他总能躲过那些致命的炮弹。“记得有一次我站在一个山谷边吹号,号声刚落,便看到炮弹从自己头顶飞过,飞到了后面的沟里,险些丢了性命。”王忠远说,为了保障领导的安全,他在吹号时经常会选择离着领导稍微远些的地方,吹响冲锋号或者撤退号。

 

  “我自己也总结出了保护自己的吹号方式,要不然也可能和其他司号员一样战死沙场了。”王忠远说,敌军往往会根据号声的位置来确定放炮的角度,他在吹号时便将身子尽可能后仰,然后让军号尽量与地面垂直,让号声传出点高于自己一段距离,敌人冲着号角放炮的高度,其实并不是他所站的高度。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保护自己免受敌军炮弹或枪弹的攻击。

 

  成长 亲手培训新司号员

 

  从军的日子,王忠远虽然没有手握钢枪与敌人血拼,但是他一次次吹响的冲锋号却让敌人闻风丧胆。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嘹亮的军号声伴随每一名普通战士的成长。

 

  在蒙阴战役中,他的冲锋号带领着战友向敌人火速进攻;沂水一带与汉奸作战,对方冲锋了三次,而他也吹响了三次冲锋号,打败一拨又一拨汉奸……凭借着实战经验和机灵的头脑,他躲过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炮弹,成为大家都非常认可的司号员。到1943年,16岁的王忠远俨然已经成了老手,开始担负起培训新司号员的重任。

 

  “当时培训的人数有40个,教他们不同的信息怎么传达,怎么能最好地躲避敌人的炮火。”王忠远说,号声就这样以不同的形式陪伴了他多年,成了他战斗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抗日战争胜利后,王忠远又投身解放战争,1954年因病复员回到了村里。但是回到村里的王忠远也闲不住,村里人都知道他会吹号,每次村里有节目、有表演,总要把他叫上。

 

  “他自己也买过一把号,年轻时没事的时候就会拿出来吹一吹,后来年纪大了也就不吹了,号也不知道放哪儿去了。但是每当看电视剧里有司号员吹号,他就忍不住跟着哼哼。”王忠远的老伴笑着说。 (潍坊晚报 李早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