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潍坊市文明办     | 中国文明网 | 山东文明网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文明潍坊网络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题库 »好人365 »好人 »敬业奉献
  

           

  逄赧赧,女,1969年生,昌乐聋哑学校教科室主任,昌乐县政协委员,全国优秀班主任,潍坊市教学能手,昌乐县优秀教师。1989年,年仅21岁的逄赧赧远离了家在青岛的亲人,只身来到昌乐聋校。二十多年的特教生涯,她默默无闻地耕耘在无声世界里,走过了妙龄,走过了青春,用爱心和执着塑造残缺的生命,用辛勤和汗水浇灌迟开的心花,她用质朴的教育情怀谱写特教赞歌,从容收获着美丽的人生。

  走进孩子世界,她点燃聋童求知的兴趣

  刚来聋校,逄老师接手的是一个加强班。怎样教育好这些聋孩子,作为班主任的逄老师可没少费心思。学生不爱进教室,她买来小人书和棒棒糖;学生坐不住,她根据学生特点,在游戏中教会孩子知识。《老鹰捉小鸡》一课,她先用多媒体播放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然后再带领孩子到院子里一起做游戏,以此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难能可贵的是,在逄老师的教学中,孩子们每天都能感到好奇和新鲜。这样一来,她的课堂无论是教室还是操场,都会不时地传来憨憨悦耳的欢笑声。聋校语文教学中最难的就是发音教学了,诸如gkh三个舌根音,通常是聋生比较难以过关的阻碍。因为发音部位极难被学生观察到,她苦思冥想,办法终于得手:每人一面小镜子,而对准镜子哈气,让学生观察在镜子上哈气的方法。从而巧妙地使学生学会了h的发音。学习K的发音时,便让每个孩子嘴里含着一口水扬起头来,再用力向外送气而发出声音。听罢,有的同学还能用气流把水送得像小喷泉似地汩汩作响,着实妙不可言!就这样,她在课堂上领着同学们一遍遍地制造着“人工小喷泉”,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k的发音。不过,在学习g的发音时,因为观察不到声带的变化,一遍两遍——有的学生硬是发不准“g”音,怎么办呢?为着学生发好“g”音,为了让孩子感受声带的颤动和舌位的变化,她把孩子的小手放在自己的喉咙处,伸进自己的嘴巴里。她时而一阵阵恶心呕吐,一直到反胃、流眼泪。逄老师一遍、两遍……在逄老师的教室里有一个塑料盆,那可是她防止自己恶心呕吐时用的。当看到聋哑孩子喊出了第一声哥哥、爸爸妈妈时,家长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孩子们的进步是喜人的,秀婷这个从五年级又退级到一年级,十多岁了只会在纸上画圆圈、打叉叉的孩子,经过几年的学习,已能写简单、连贯的句子。翻开她的作文本,在一篇《我的语文老师》中,秀婷写着:语文课上,逄老师为我们讲了许多有趣的故事。遇到难题,逄老师会耐心地给我们讲解。逄老师还让我们背三字经,让我们明白了做人的道理。那时“加强班”的孩子们个个爱古诗。每天清晨步入校园,首先萦绕耳畔的便是同学们的早读声,热切的“牙牙学语”、“叽里呱啦”诵古诗。有的老师打趣地说:“我们的聋哑孩子,毕业了势将成为著名诗人”。通过“古诗”学习,让学生体味到中国的文化底蕴,使学生了解到古诗的语言之优美、音韵之奥妙、意境之深远,美不胜收。

  多年的聋校语文教学,让逄老师落下了慢性咽炎的病根。2014年加强班级的同学毕业,有的走进了大学校门,有的走上了工作岗位,还成了企业骨干力量。每每家长和学生们有什么喜事总是第一个发信息或者打电话向逄老师报喜!

  强忍病痛,她打开智障孩子的心门

  去年,学校实施全纳教育模式。作为教科研主任和班主任的逄老师又接手了一个“崭新的班级”——“启智班”。何谓“启智班”?也就是融“智障、自闭症、脑瘫、聋哑”于一体的班级。班级现有特殊学生26名。他们各有特点“智障生随学随忘,大部分孩子们坐不住凳子,注意力集中不到2分钟,接受知识非常的缓慢。自闭症孩子根本不和老师进行目光对视,老师上课他们把头不是高高仰起看着天花板就是把头低到和课桌一样齐,老师上课好像和他们一点关系也没有,还时而发出一阵阵刺耳的尖叫声或者莫名其妙地大哭起来,脑瘫孩子大脑指挥不了自己的手脚动作,何谈拿笔写字?——面对这样的一个“启智班级”,逄老师沉默了,她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连续几个星期失眠,大家一眼就能看出逄老师眼睛下烙上了浓浓的黑眼圈。逄老师却鼓励自己在诗中写道“七绝《雨后春笋》,春笋新逢雨后才,娇嫩情窦嫩初开。栋梁少壮谁成器,栩栩蓝图拓未来。《盼望》,聪明睿智积才华,毛塞顿开瑜掩瑕。平步青云抛智障,驱飞旧贯小痴巴”。可见她对孩子们教育的梦想有多高。逄老师工作有个韧劲,她苦思冥想,这样一群孩子怎么教学!就这样,工作认真而执着的她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孩子们身上,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她默默的观察着每一个孩子生活上的一举一动和学习特点。她大胆的尝试改革教学方法,实施分类管理、分类教学,结合孩子特点有针对性的展开教育,她把26个孩子分为三大类进行教学,第一类是按着书本内容学习的学生,第二类是行为训练的学生,第三类是自理能力培养训练的学生。每学期,她的26个学生每人制定一份的教学培养计划和发展目标。她边尝试创新改革,边教学实践,边编写适合孩子发展的教材。一年、两年孩子们有了很大的变化,各类学生在逄老师耐心的教育下,都达到了各类的教学目标,家长们十分满意,每逢月休到校接孩子,见到逄老师就炫耀:“逄老师,我的孩子变化真大!”“老师,我的孩子学会了写字、背诗”老师,我的孩子会做家务还会洗衣服呢……”逄老师总是向他们笑笑,说:“好”!可谁又知道她瘦弱的身体正承受着难以想象的病痛折磨!就在去年逄老师积劳成疾感到身体不适时,到医院检查,竟然患上肾肿瘤病,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习,她硬是挺到寒假才到北京302医院进行了手术治疗,在全体老师都在为她身体担心而捏一把汗时,寒假很快就过去了,开学逄老师腰上还缠着手术后的绷带,却没有请一天假,依旧站在“启智班”的讲台上为学生上课,校长说:“逄老师您休息一段时间吧”!逄老师知道学校教师紧张正在缺上课老师,她却微笑着说:“不用担心”。可大家都很明白逄老师是放不下她正在训练和一天天进步着的“启智班”的孩子们。

  爱生如子,她用爱心滋养学生的心田

  老师把自己总结出教育孩子的一些好点子、好做法和家长进行交流。把班级里每个学生的进步都一一作了详实的记录,和家长一起共同培育孩子。小到剪指甲,理发,梳头发,盥漱,洗澡,晒被褥;大到走姿、坐式、待人接物,习惯养成,心理变化,交通安全,学习方法,交友,护身,立志,情操等无一不做得细致入微。

  小增福同学大小便失禁,裤子时常尿湿。她就在早中晚休息时间亲手给他洗净,晒干,赶在上课前穿上去上课。但到了冬季穿的棉裤尿湿有时还有大便,是很难赶在上课前洗净晒干的。她把脏棉裤带回家中,洗干净深夜里再烤干,让学生第二天一早穿上干净棉裤上课。尤其在给他刷洗带大便的棉裤时,刺鼻的气味常会引起家人的不满,逄老师就一个人在洗手间把门窗关好,默默地为孩子清理干净衣服。

  惠丹丹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家住外县,母亲年迈,生活尤其困难,逄老师便像对待自己的女儿一样照顾她。一次惠丹丹高烧住院,母亲不能到院陪护,逄老师便义不容辞担当起陪床护理的责任。一周下来,从买饭,陪护、到最后医疗结账,逄老师拖着自己还未痊愈的身体在学校、家和医院中奔波,终于孩子康复了,逄老师却几乎累到在医院的门口。给学生垫付上住院费用后,她和丈夫当月的工资就剩下100元生活费。而到下月开工资还差半个月,全家就吃点青菜萝卜,100元钱一直坚持了下来。惠丹丹家长见到老师时,眼里含着泪,握着逄老师的双手,叫孩子喊老师妈妈

  躬身钻研,她为孩子们的成功开辟道路

  老师的论文《谈聋校课堂语言发展》在国家论文评选中获一等奖,并在《中国教师》刊物上刊登。多项课题在县级课题中结题;重大教育问题《巡回指导,送教上门》获得县级创新项目二等奖;案例《舞之悟》获得潍坊市创新项目二等奖。她带领老师们一起搞科研课程改革创新,参加全国十一五课题《昌乐聋校学生安全教育防范应用研究》2013年顺利结题;国家级十二五课题《巧用信息技术推进聋童语言发展》20156月顺利结题。2014年十二五课题《特殊儿童感恩教育 》获得国家教育部课题立项,十三五课题《聋校新课程改革建设》获得国家级课题立项,《特教学校灵动课堂教学》,《送教上门,课程建设》被潍坊社科院立项等,多次出任县优质课、公开课,2015年《发音教学》被评为山东省一师一优课,1995年被评为昌乐县优秀教师、2011年被评为昌乐县师德模范,2012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2012年被选为昌乐县政协委员,2013年被评为潍坊市教学能手等。

  汗洒繁花别样红,大爱毋庸多言,真爱掷地有声。这些年逄老师的汗水没有白流,毕业的学生全部就业,他们过上了另外一种灿烂的生活。在对学生关爱的同时,她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师生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所教学生冯友萍被评为“潍坊市十佳少先队员”,并成功的考入了长春大学,刘丹、宋华英、路琳琳等也分别考入北京联合大学和天津大学深造;杨国琴同学被评为“潍坊市美德少年”,山东省优秀少先队员。冯叶则是校舞蹈队的队长,带领队员们拿下了省、市、县等文艺汇演的大奖,2014年《古诗吟唱》获得第十一届中国中小学生校园影视工作金奖。2015年冯叶荣获山东省教育厅《禁毒》征文一等奖,《地科杯》征文优秀奖, 2015年“刘金鑫”荣获《地科杯》征文三等奖——。

  情系特教事业,爱撒无声世界,俯首甘为孺子牛,春风化雨润无声,这便是逄赧赧老师用行动谱写着自己壮美特教人生的真实写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