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潍坊市文明办     | 中国文明网 | 山东文明网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文明潍坊网络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题库 »好人365 »评论
  201612月,“中国好人榜”发布12月份榜单,昌乐特师附属聋哑学校老师逄赧赧上榜,因“28年饱尝酸甜苦辣,用爱撑起残障孩子蓝天”,成为“敬业奉献中国好人”。这是爱的力量,是敬业的力量,也是对敬业的最高褒奖。 

  敬业,是指用尊敬、恭敬、敬重、敬畏的态度对待自身工作的职业精神,它体现为“畏而不敢怠慢”,将“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的精气神体现在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和事业中。对个体而言,敬业不仅仅是一种工作伦理和职业情感,还是“成为更好的自己”的修为方式。宋代理学家程颢所谓“以诚敬存之”、程颐所谓“涵养须用敬”,就是主张通过对“业”的不欺慢、不怠懈,成就自我、涵养品行。在现实生活中也可以体会到:当我们以虔诚恭敬的态度对待工作、对待事业时,就能够在精益求精中体验到内心的充实和精神的愉悦。于逄赧赧而言,27年的背井离乡之路,她始终和一群特殊的孩子相依为伴;27年的坎坷特教生涯,她以拳拳挚爱倾注于每一个孩子的幸福和快乐。岁月如歌,韶华流逝,她以超越常人的敬业精神,育得百花芳菲,留得质朴清宁。 

  敬业常有,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却并非易事。在逄赧赧默默无闻的奉献中,我们看到了情,读到了爱,更看到了这近三十年的坚持。她对孩子们满腔的爱给了她强大的精神力量,也使的她的教学别具一格。在她有不同问题的26个孩子中,她细致的观察每一位孩子的特点,精心为每个孩子制定一个成长目标,这种细致入微的态度彰显着她美丽的教育情怀。她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实施分类管理、分类教学,结合每一位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展开教育。每学期,她都她边尝试创新改革,边进行教学实践,编写适合孩子发展的教材。一年、两年,孩子们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各类学生在逄老师耐心的教育下,都得到了快乐的成长。生活中,对待这些特殊的孩子,她更是关怀备至。剪指甲,梳头发,晒被褥,点点付出,逄老师从未间断,就是这些在普教教师看来不可思议的事,在逄老师的身上天天上演,而且一坚持就是近三十载。点滴之事,尽现职责风范,拳拳之爱,彰显师德情怀。正是有了她坚实的责任感和大山般的厚爱,才让那些犹如深山雪莲般的孩子们,在经受风雪的侵袭后,悄悄地绽放在明媚的午后。 

  强忍病痛,饱受折磨,却依然坚守岗位。当逄赧赧站立在三尺讲台上燃烧青春年华时,疾病却悄悄潜伏到她的身上。当她积劳成疾感到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竟是患上肾肿瘤病,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习,她硬是挺到寒假才到北京医院进行了手术治疗,病未曾痊愈,放不下孩子的她又悄悄的来到了孩子们中间。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是什么支撑着她去做常人难以做到的事?深挖逄老师的灵魂深处,不难看出,是对特殊孩子的“爱”,是对特殊教育事业的“敬”,让她在特殊教育的领地中呕心沥血,孜孜不倦。经历严冬考验的树木日益青葱,深夜悄然盛开的夜来香暗香弥漫,逄赧赧坦言这样对于生活的感触更加真实而快乐,会使我们对生命的领悟更加深刻而澄澈, 

  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逄赧赧用“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执着凸显着敬业的厚度,用敬业乐业的精神,书写了一个大写的自我。27年兢兢业业是她教学的剪影,无私奉献是她工作的写照。没有惊天动地的语言,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但逄赧赧在特教这个平凡的岗位上,用勤勤恳恳的努力,用默默无闻的奉献,担起了沉甸甸的责任,用满腹诗书与似水关怀谱写教育生涯中浓墨重彩的篇章,铸就卓荦不凡的人生。 (吴瑞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