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潍坊市文明办     | 中国文明网 | 山东文明网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文明潍坊网络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题库 »好人365 »评论

  1989年,逄赧赧远离了青岛的亲人,只身来到昌乐县特师附属聋哑学校。那年她21岁,从此开始了二十多年的特教生涯,一年又一年耕耘在无声的世界里,用爱心和执着填补着一个个原本残缺的生命。1月6日,记者从昌乐县特师附属聋哑学校获悉,2016年12月份,逄赧赧当选“中国好人”。28年,平凡的人生却有着不平凡的经历,为她赢得了此项殊荣。(《潍坊文明网》1月9日)

  如果生命的嫩芽没有因为不幸而自艾自怨,没有因为残缺而放弃生长,反而被奋斗的泪泉浸透后绽放出明艳的花,这样的人是否更能在心底激起我们对生命的敬重和感慨?这样的人是否是我们芸芸众生心灵最感寄托和追求的方向?答案是肯定的。

  逄赧赧老师没有做什么轰轰烈烈的事,也没有豪言壮语。她很朴实,也很平凡。她用傲雪寒梅之性情,用绿叶般纯净的爱守护着特教生涯这方静土,丹心无悔为聋哑学生。日将出已作,日已落而未息,经历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用自己的言行让每一个聋哑儿童生长在希望的春天里。

  爱是逄老师自己的世界,是她默默无闻的工作宗旨,是支撑她工作的精神力量,就是凭借着这种力量使她一直执着于特教工作。

  逄赧赧积劳成疾患上肾肿瘤,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习,她硬是挺到寒假才到北京进行了手术治疗。开学时,腰上还缠着手术后的绷带的她,还是义无反顾地站在了“启智班”的讲台上。逄老师把全部的精力和爱给了特殊教育,给了学生,唯独没有留给自己。

  在无声的世界里,她用手语点燃知识的火把,在迷茫中,她用爱为孩子们照亮回家的路。她坚持用母爱在这个无声的世界里弹奏美丽的乐章,续写无悔的青春,逄赧赧接手的是一个“加强班”。怎样教育好这些聋童,她没少费心思。学生不爱进教室,她买来小人书和棒棒糖;学生坐不住,她就在游戏中教孩子知识。《老鹰捉小鸡》一课,她先用多媒体播放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然后再带领学生到院子里一起做游戏,以此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从事教育工作28年,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逄赧赧老师深知:要当一个好“班妈”,就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满怀爱心,体贴入微,于微细处见真情。天冷了,她提醒孩子多穿些衣服,别冻感冒;天阴了,她嘱咐孩子别忘了带雨具。对待所有的学生,她都一视同仁,让每个同学感受到家庭一般的温暖。特别是对那重度聋哑的学生,她倾注了更多的心血和关爱:学习上,她循循善诱,不厌其烦;思想上,她比常人多几倍的爱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孩子们都愿敞开心扉,与她手语交流。师生的关系非常融洽。

  逄老师二十几年如一日,始终面对的是聋哑学生,她与他们没有半点血缘关系,但是,她与他们却是今生今世彼此的亲人。

  她每天全神贯注地,认真细腻地守护教育自己的学生,和他们在一起,要痛苦着他们的痛苦,欢乐着他们的欢乐,聋哑学生的一颦一笑都牵动着她的神经。她与把对聋哑学生的关爱,化作一言一行,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她日日夜夜面对的是需要全方位照顾的特殊的群体——聋哑学生;她是他们当中普通的一员;她以实际行动,赢得了聋哑学生的信赖。她的事迹给广大妇女传播了正能量,她是新时期的女性学习的杰出榜样。(祝永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