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潍坊市文明办     | 中国文明网 | 山东文明网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文明潍坊网络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题库 »志愿服务风采 »头条

  说起雷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雷锋”,在中国已经不只是一个名字,而已经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成了中华儿女最崇高品质的结晶。

  弘扬雷锋精神就是要求我们对党、对祖国、对人民要无限忠诚;弘扬雷锋精神也是要求我们助人为乐、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弘扬雷锋精神更是要求我们刻苦学习、艰苦奋斗、勤勤恳恳、扎实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把自己的青春献给时代。

  无论我们从事什么工作,都不能缺少雷锋精神,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离不开雷锋式的好公民,一个公司要想健康快速发展,更不能缺少雷锋式的好员工。

  一个冬日的夜晚,家住寿光市文家街道的刘先生驾驶摩托车参加聚会,回家途中,由于车速过快,撞上了路边的电线杆,伤势严重。下了中班的桑松城恰巧从这里经过,见此情景马上拨打120,并把刘先生快速送到了医院,看刘先生得到救治后才悄然回家。经过救治和半年的休养,刘先生康复后寻找救命恩人成了他和家人的一块“心病”。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这位好心人——晨鸣集团热电厂的桑松城。与此同时,《寿光日报》对桑松城的先进事迹进行了重点宣传、表扬。刘先生家属送去了锦旗。公司也专门召开大会,对其进行表扬,颁发荣誉证书,并号召全体员工以桑松城为榜样,继承和发扬雷锋精神,以实际行动传播、践行社会正能量。

  桑爱玲,一位内心纯净磊落的知性女子,一位温暖了诸多寿光人的晨鸣人。

  她生活得很诗意。日常的街景被她随手拍得很美,平实的文字被她一组合就有了韵味,家庭中的琐事被她一记录就成了令人艳羡的故事。在桑爱玲身上,最诗意的故事,却是她参加的各类公益活动。因为看不得别人受苦受难,善良的桑爱玲常把行善作为一种本能,为白血病病人捐款,资助贫困大学生,看望特殊儿童和孤寡老人,为留守儿童捐书、捐物……每次从报纸或者微信中看到有人求助,她都毫不犹豫地慷慨解囊,500元、800元、3000元……工作15年来,桑爱玲一共参与了多少次公益活动,救助过多少个家庭,捐出了多少钱物,她自己也记不清楚。她只知道,15年来,她没有一个月的工资是完整地花在自己和亲人身上,每个月都会拿出一部分帮助弱势群体。这就是桑爱玲,一位将善良融进了生命的人。在她身上,有一种含蓄内敛的大气,也有一种淡定从容的雅致,更有一份乐于助人的善良,让人忍不住受吸引、被感染。

  董联军,晨鸣集团一名普通的叉车工。他热爱自己的工作,表现出非常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做好本职工作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干一行,爱一行,在晨鸣这个大家庭的熏陶下,不仅养成了刻苦钻研不服输的精气神儿,更掌握了一身驾驶叉车、修理叉车的好本领。人家都说,教会了徒弟,饿死师傅。但董联军却从不吝啬自己的十八般武艺,恨不得徒弟个个成为呱呱叫的技术能手。为了让新员工学好叉车技术,他头顶烈日站在马路上当教练,一站就是四五个小时。脸被晒黑了,胳膊也晒得秃噜过好几层皮,仍旧无怨无悔,任劳任怨;为了让徒弟在各项比赛中取得好名次,他还自己掏钱为徒弟购买练习叉车的道具。

  3年时间里,董联军带出了100多名徒弟,多名“徒弟”在市以上技能大赛中拔得头筹,有的被授予寿光市“金牌工人”、“技术能手”、“劳动模范”,还有的被授予“富民兴潍”劳动奖状,他自己也被山东省政府授予“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在董联军的带动下,全工厂70多部叉车,设备完好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单靠自己维修,每年为公司节约费用达50万元。

  在董联军的身上我们不仅感受到了晨鸣人那种为事业拼搏奉献的气场,更让我们感受到了雷锋同志的“钉子精神”。

  正是有了像桑松成、桑爱玲、董联军这些雷锋式的好员工,“全国精神文明号”的奖牌才会在晨鸣集团永不退色;正是有了像桑松成、桑爱玲、董联军这些扎实工作、勇于奉献的劳动者,才推动了晨鸣集团的健康、快速发展;也正是有了像桑松成、桑爱玲、董联军这些乐于助人、大爱无疆的好公民,才能“建设品质寿光,创造美好生活”。

  让我们手挽手、肩并肩,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为了稍纵即逝的青春,为我们始终不渝的理想,为了一生所钟爱的事业,在不断的求索奉献中高歌一曲:让青春在奋斗中闪光!(山东晨鸣纸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李海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