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潍坊市文明办     | 中国文明网 | 山东文明网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文明潍坊网络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题库 »移风易俗 »各地经验做法
    为进一步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引领全镇形成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3月份,安丘市石堆镇在全镇开展了“移风易俗标兵”评选活动,评选出了数名移风易俗先进典型代表,营造了“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的良好社会风尚,让乡间田野劲吹文明风。  

  孝心敬老传佳话 移风易俗树新风——张孝增

  “百事孝为先,孝为百行源”,自古以来,尊老爱幼、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石堆镇马家亭子村张孝增就是远近闻名的孝老、敬老典型代表,他孝心敬老的事迹被乡邻们传为佳话。

  张孝增,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却深知尊老敬老的“老理儿”。2016年,张孝增的母亲身患肺癌,由于父亲已经去世多年,老人在家无人照顾,他毅然放弃外出打工的机会,在家照顾母亲,每天帮老人洗漱,给老人喂饭,为老人倒尿盆,扶老人晒太阳,按时给老人洗澡……就这样日复一日,张孝增毫无怨言,也没有对弟弟们提出什么要求,而是始终默默地照顾着老人,直至今年1月份老人安然去世。老人去世后,他又坚持丧事从简,仅仅组织亲朋好友开了一个追悼会,既不念经,也没有做道场,第二天就将母亲入葬了。他认为自己这样做对得起父母,生前对老人好,无愧于心,老人死后丧事从简,不需要攀比,太过于讲究排场。

  “厚养薄葬,这次张孝增家作了表率,不设宴招待,不请乐队,少了麻烦事,整个丧事花费还少。”村民们纷纷表示支持。在张孝增的影响和带领下,马家亭子村及周边村尊老敬老的多了,移风易俗正成为一种新的风尚向全镇荡漾开来。

  当好移风易俗先进带头人——张磊

  西王里居村是远近闻名的实行红白事从简办理,移风易俗的先进村,这其中少不了该村带头人张磊的努力。

  张磊通过深入了解村情,深深体会到大操大办“红白喜事”之风愈演愈烈,婚丧嫁娶越来越讲排场。有村民明明经济拮据,却死要面子,盲目攀比,借钱也要大操大办;有的为收回礼金,不得不随大流大操大办;也有的村民为别人办事落人情,借大操大办敛财……本来是皆大欢喜的事,却在不知不觉中造成铺张浪费,给群众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还败坏了社会风气。针对这种现象,张磊多次召集村“两委”干部、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商讨决策,并于2017年对村规民约中红白事的办理进行了修定。担任红白理事会会长的张磊,与理事会其他成员一起负责组织和监督村里红白事的具体操作。他介绍:“对全村的红白事做出具体要求,这样既让村民不浪费时间,把精力全部投入到生产上,又节省了村民的一大笔开支。”

  然而,这项村规民约的施行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刚开始时遭到了个别党员干部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这是自家的事情,别人无权干涉,并且认为规格排场是身份和家产的标志,越大操大办越有“面子”。大部分村民也对此认识不够,处在犹豫、等待、观望的状态。为此,村“两委”广泛发动群众,提倡婚事新办,喜事简办,生前敬老尽孝、死后葬礼从简等多项良好风尚。对拒不执行村规民约的村民进行思想教育。

  当年10月,张磊叔叔的儿子要结婚,按照规定,喜事一是不进行大规模宴请,二是两天必须办完。面对村民们的质疑,张磊顶着众多亲戚的斥责,认真做叔叔的工作,一天就办完了弟弟的喜事。张磊给大家算了一笔账:“全村每年少说办事五十场,每户除了节省一场五十元礼金外,按正常出工,每日一百元收入计,一年下来每户多收入七千五百元。这笔钱如果用在教育、村容村貌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等事业上,将会为该村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大家纷纷支持,并投入到这一行动中来。村民们高兴地说:“把大操大办的钱省下来,捐给村里办公益事业,这是智举、善举,既为我们节省下了钱,又促进了我们村的建设。”

  在大操大办现象屡禁不止并愈演愈烈的今天,张磊在周边村庄中树立了良好的典型。张磊以实际行动推动了移风易俗活动的开展,把红白事办成既符合我国传统风俗,不失人情味,又不增加大家经济负担的事情。自从实施以来,红白喜事上的攀比之风得到有效控制,群众的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生活也普遍有了较大改善。

  下步,该镇将继续加强移风易俗与先进典型评选等活动的有机融合,丰富群众业余生活,让移风易俗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