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潍坊市文明办     | 中国文明网 | 山东文明网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文明潍坊网络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题库 »移风易俗 »先进典范
  近年来,临朐县坚持重心下移,把工作精力和工作资源更多地向基层倾斜,加强基层工作力量和基层工作创新,先后组织开展了“文明新风沐农家”、乡风文明培育工程、农村文化广场宣传工程等特色活动,打牢基层基础、补齐工作短板,有效地推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其中,东朱封村结合全县文明创建工作,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坚持以孝治村、以文化人,扎实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突出以孝治村。东朱封村现有60岁以上老人480余人,占全村总人口近四分之一。该村结合“四德”工程建设,制定实施意见,发放《弘扬孝德文化,共建和谐朱封》倡议书,大力弘扬孝德文化,增强了村民敬老、尊老、爱老、孝老意识。建立完善养老档案管理制度,以70岁以上的老人为主体,由村委统一制定赡养协议,详细记录各户孝老情况,作为典型评选重要依据。成立村老年协会,为全村老人办理医疗保险,每年组织一次健康查体,为60岁以上老人发放养老年金,每年用在老年人身上的各项支出达40余万元,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在全村开展“晾被窝、比服装、晒孝心”活动,成立抽查委员会,采取不定期突击检查形式,对村内各户老人的被窝、衣服新旧和居住环境进行拍照录像,和其儿女的进行对比,照片放到宣传栏里展览,录像在村大电子屏幕上滚动展播。一张张照片晒出了各家各户的日子,也晒出了孝老敬老的正能量,有力地教育引导村民让老人住正房,让老人生活体面,提升了老年人幸福指数。

  注重“最美”引领。深入开展“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朱封好人”“模范家庭”等评选活动,依托《村务动态》、村孝德文化长廊等载体,对村民身边典型进行广泛宣传,营造了浓厚的孝德文化氛围。同时,以村道德讲堂为载体,定期邀请县内外道德模范举办事迹报告会,并充分发挥退休老干部、老教师、先进民营企业家等“新乡贤”典型示范作用,带动引领村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扩大先进文化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村民综合素质明显提升,为推进全村发展提供了良好道德支撑。完善村规民约,对村庄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制定新规章制度,以此规范村民行为,营造和谐向上良好氛围。全村评选出“文明户”583户、“好媳妇、好婆婆”39名、“最美家庭”16户、“优秀党员”24名,群众身边先进典型持续增加,形成了浓厚的好人效应。

  

  坚持文化滋润。投资35万元建成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图书室、游艺室、文艺排练室、活动室、电子阅览室、展览室和农民夜校“六室一校”服务设施一应俱全。投资15.6万元,建成以诚、孝、仁、爱为主题的“孝德文化长廊”1800米,粉刷大街墙壁1.4万平米,绘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二十四孝、新风民俗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墙158幅。设施齐全了,村民的文化热情被充分调动,村里专门成立文艺演出队,30余名村民成为文艺骨干,自编自导自演节目,月月举办“乡村小戏台”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村民自编自演的快板《老来甜》在全县农村文艺汇演中荣获一等奖。发挥村办公楼前广场、村文体广场开放式、人气旺的特点,把村务公开栏、善行义举“四德榜”等从村支部搬到广场边,广泛宣传村里的好人好事、身边的凡人善举,让群众在休闲娱乐的时候有的看、有的谈、有的比,在潜移默化中推动村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倡树了新生活、新风尚。

  抓好环境整治。以整治村东南角的一片空地垃圾场为突破口,开展村容环境整治,投资30多万元,一举“消灭”垃圾堆,就地建起一处3300平方米的健身活动场所,昔日“垃圾池”变成了干净整洁的“健身场”。注重建章立制,把环卫工作纳入村规民约,建立环卫长效机制,将全村划分为四大卫生区,统一购进垃圾桶、运输车等环卫设备,实行网格化管理,采取不定期检查措施,雇佣专职保洁员对村内卫生每天进行两小时清扫、六小时垃圾捡拾。投资315万元,建起1座大型沼气工程,配套建设沼渣沼液进、出料设备和维修检测设备,日可处理粪便15吨,日产沼气600立方米,让沼气成了全村居民家中的“标配”,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资源。随着村居环境的美丽蜕变,村民环卫意识不断增强,参与村庄环境综合治理,参加新农村新生活培训、义务管理房前屋后环境卫生的自觉性主动性明显提升,不良生活习惯逐步消失,有效提升了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