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潍坊市文明办     | 中国文明网 | 山东文明网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文明潍坊网络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题库 »一封见字如面的微家书

  回味家书

  家书是一个远在他乡的人与家里人相互来往的信。信中书写了自己在外的人和事,以及对家人的思念与寄托。在网络时代以前,家书是与家人沟通的主要方式,是维系家人情感的一种联系方式,其中包含着浓浓的亲情。

  如今人们用于沟通的手段太多太方便了,当我们沉浸在电脑前,低头专注于手机聊天时,曾经固有的生活节奏,已严然被网络生活所颠覆。那些高科技文明所带来的生活享受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显然让人放弃了用“家书”去书写内心想要诉说的东西,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几乎都不知道家书是什么,它是用来作什么用的。

  人们再也不必去关注家书它是否存在于自己的生活中。若是有送报的邮差捎来几封信,倒会让你觉得稀奇,拆开看,信封里除了广告,便会是一些收费通知或对账单什么的。而当我们想要向别人写信时,大多都会婉拒,用电话和微信不是更方便吗?这不禁让我回忆起家书,那些曾经与他相伴的美好岁月。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战争时期对家人信息的期望与寄托。即便是在九十年代以前,家书仍然是远离故土、人在他乡的人用来传递情感、化解思念的惟一寄托。虽然那个年代离现在并非久远,但是家书这个曾经岁月里的美丽使者,今天仍让人怀念,勾起我许多的温馨记忆。

  在过去的岁月中,我曾经一直依赖着写信的方式维持着与亲朋之间的联系。那段岁月,信是我日子里稀有的欢乐和渴望。信中的每一个字都会被我贪婪的嚼碎,然后小心咽下,最后一字不漏地输入记忆珍藏。收信读信复信,那是一种情感的聚焦和释放,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生活时空的对接与相叠。每当收到家中的来信,我总能从字里行间看到父母的笑容,知晓道亲人们的健康平安,好像信里的每个文字都是那跳跃的音符,总会有一种特别的亲切和温暖的韵味。透过文字,那个思念里的她就如梦如幻地浮现在眼前,是那么地熟悉而真实贴切。而在我书写的一封封家书里,落笔处是我对亲人的想念,是我向他们汇报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我感受外面精彩世界的尾尾道来。那种年月,小小的家书承载着我与亲朋间最大的情感空间。家书也是我生活里惟一的温暖和慰籍通道,是我们生活里不可缺少的调味料。

  记得那段日子,我总是很自然地就去传达室,在期待里询问有没有自己的来信。在抢到自己的信后,就会高兴地跑到僻静处细读起来,在心里一遍遍默读着信上的每一句话,那种心情真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述。如今想起来,信上讲的其实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那种对亲人的惦念,使得自己兴奋不已。

  这是我收看家书的有关记忆,也是一个远离故乡之人对信的情感依恋写照。假如没有家书,我们那种想念亲人的思愁就会被压迫得狂躁不安,而让情感无处释放。

  一封小小的家书,寄托了多少情思、多少内心情感。曾几何时又带去了多少思念,捎去了多少祝贺,传递了多少的忧伤与安慰?

  有家书的年代,我们活在文字里,那文字充满了善意和美好,虽有时有点夸张和自欺欺人,却助我们度过了精神饥荒,人生里的一程情感成长。其实每一封家书都代表着真实和唯美,它总与心情相宜,而那些更多的感人故事也都是源于家书而产生。信就是那个年代连通人心情感的幸福通道,是真正惟一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无论是盼信拆信,回信,寄信,每一个琐碎的过程,都让人体会到无穷的韵味。

  这就是家书,只有一个信封、几张信纸、几十行的文字,却总是爱不释手。颠来倒去反复阅读,生怕错过只言片语。平凡的文字,熟悉的话语,却包含无穷的韵味,只因为他是用心灵书写。短短的话语,熟悉的语句,却道出了不一样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