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潍坊市文明办     | 中国文明网 | 山东文明网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文明潍坊网络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题库 »未成年人频道 »中华经典诵读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的意思是:至善之人像水一样,惠及万物但不与世相争,身处人们不屑的低处,所以最接近于天道,正因为它不与万物相争,所以就不会有怨尤。

 

  ——然哉?

 

  其中的有些观点恕我不敢苟同。

 

  水不争么?如果只见过山坳田间、旷野平原上缓缓流动着的、微微喧哗着的、轻轻翻滚着的泽润大地、惠及万物的河水,和那些处在泥潭低地、林间旷野中默默无闻、静静生活的微波荡漾的湖水,又哪里会知道“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的奔腾咆哮的水,“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的波澜壮阔的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如梦似幻的水。——水是争的。它争的是激飞着的雪白的浪花拍碎在礁石上的刚毅无悔,它与自然法则相争,自然给了水柔软易碎的身体,它却要把最坚硬的顽石磨圆;争的是怒吼着的滔滔的洪流直泻向深渊里的悲壮豪迈,它与不公命运相争,命运不给水前行的路,它便硬要在山间凿出一条通路,不惜昂然赴死;争的是日复一日轻小的水滴炸裂于巨石上的锲而不舍,它与时间空间相争,在缚手缚脚的狭小空隙内,它也要用恒心和毅力与时间赛跑,终于滴水石穿。水在争,水在以决绝的姿态向一切敢于阻碍它的事物挑战,义无反顾,死而后已。水用它的万般变化,向我们展示着它不仅有守如处子的静谧温顺,也有动若脱兔的矫捷刚猛;不仅有坐如钟的处世姿态,也有立如松的不屈意志。孔子曰:“智者乐山,仁者乐水。”水的争与不争,不就是在向我们传授着为人处世的大境界吗?

 

  真正的达道并不是与世无争、避世如仇,而应该是积极入世而又不泥成法。和自然界中的水一样,善人也是在争的。但善人的争,是“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争,不贪图富贵享乐;是“恭宽信敏惠”以得之的争,通过正当合理的途径。文天祥“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争的不是鸡毛蒜皮、细务琐事,而是心中正道,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尊严;司马迁“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争的不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是公道正义,是一个士人、一个忠臣的气节;墨子说“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争的不是一时血性、咬文嚼字,而是是非原则,是一个学者、一个思想家对真理的态度。由此可见,上到国家兴衰荣辱,中到个人的精神风骨,下到生活的是非正误,我们都要争,而且要争得有理有据、有礼有节、有仁有义、有智有勇,尤其是我们青年,朝气蓬勃,前程似锦,更要积极入世、奋力一搏。海燕不搏击风雨怎能笑见彩虹,苍鹰不练就铁翅怎能翱翔长空,青松不饱经风霜怎能愈显青翠,寒梅不傲立霜雪怎能绽放枝头,而我们自己不历尽艰辛怎能在最后的时刻不怍天地、笑对人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叶上朝露、白驹过隙似的人生中活的洒脱自在、无怨无悔。

 

  而关于别人的怨尤,我想说,人生在世短短几十年,为什么要拿别人的菲薄来自苦?若我以爱己之心爱人,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坚持我心中的正道,完善自身,增强修养,“故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又何必在乎别人小小的“尤”?只要我心中有一线光明、一片明净,又何妨身陷泥淖、遍体污秽?一切外物都无法压垮一个人,唯有自己的心能将之击倒,也正是这心才能救赎自己、战胜自己。所谓“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要是我们有一颗足够强大的内心,坚守着正义,又何必畏惧那漫天而来、声势浩大、足以将人淹没的口水和那嘄呼嘈杂、声势喧天、足以将人震聋的谩骂呢?那些嫉妒和抱怨的声音不过就是想看到你无所适从、无法抗拒的丑态来寻找乐趣罢了,又有谁会对着一座雕像侮辱嘲讽乃至拳脚相向呢?面对别人的诋毁,解释和反驳都是徒劳的,这只会让他们认识到你对他们的重视,更加看到你的软弱之处;只有真正不为所动,才能达到“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的境界,活出真实,活出精彩。

 

  以余鄙见,人生在世,上善若水。善利万物,不争名利,而贵志节;修身养德,忘怀得失,而行善道。可谓至人也已。(潍坊一中高67级17班 宋佳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