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潍坊市文明办     | 中国文明网 | 山东文明网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文明潍坊网络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题库 »未成年人频道 »最新资讯
   
 

  安丘市特殊教育学校位于安丘北城区新安路147号,是公办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属潍坊市规范化学校。现在学校招收聋哑、智障、脑瘫、自闭症四类残疾学生,学校规模和办学水平居潍坊市和全省前列,在潍坊市组织的两次特殊教育学校点评中均荣获第一名,连年被评为全市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和文明单位,2015年被批准为“山东省康教结合项目实验学校”。

  硬件设施一流,孩子们在这里沐浴阳光,快乐成长

  市特殊教育学校占地面积40亩,拥有综合教学楼、学生公寓楼、学生餐厅楼、200米跑道的标准操场,能同时容纳20个教学班200多名学生在校就读,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跻身省内一流特校行列。2015年10月,安丘市特殊教育资源与服务中心在该校成立,安丘特校由此承担起了全市康教结合、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业务的指导与管理工作。

  学校秉持“坚强、乐观、自信、自立”的校训和“改善、改变、提高,平等、参与、共享”的办学理念,以“塑造阳光心态,培育健全人格,改善生存状况,提高生活能力”为办学目标,积极探索“教育、康复、训练、就业一体化”办学模式,通过补偿缺陷、纠正行为、康复身心、培养能力多措并举,以及“个性化教育,多元化评价”,因材施教,积极培育“生存、生活、生产”三种不同层次的残疾学生,努力使每一个残疾孩子自尊、自信、自强、自立。

  当你走进这所学校,你会看到在环境优雅、整洁有序的校园中,听障孩子打着手语算题,会看到智障的孩子随着音乐起舞,充满阳光、自信的笑容天真烂漫。谁会想到,这些曾经语不成句、无法与人交流的特殊儿童,不仅生活自理能力强过许多同龄孩子,连学习能力、品行表现也毫不逊色。

  完善教育体系,帮助特殊孩子实现心中梦想

  为让更多的残疾儿童接受优质教育,市教育局把残疾儿童教育纳入普及义务教育的范畴,依托市特殊教育学校,成立了“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建立起工作小组,负责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学生的教育、康复训练的指导工作。

  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在市特教学校已逐步形成了文化教育是基础、职业教育是关键、艺术教育是亮点、康复教育是特色的办学思路。

  学校现设启聪部、培智部、康复部三个教学部,12个教学班,招收聋哑、智障、脑瘫、自闭症以及多重残疾儿童少年。学校共有教职工43人,为全市170多名校内外残疾孩子提供教学、康复及送教上门服务。学校免除在校学生包括被褥、校服、学习用品、生活费在内的全部费用,是真正的零收费学校。

  根据培养目标和学生身心特点,学校课程设置包括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两部分。启聪部设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自然常识、社会常识、理科、律动、体育、美工、劳动、职业技术、健康教育和地方课程等课程。培智部设语文、数学、音乐(低年级唱游)、美工、体育、劳动技能等课程。康复部设言语训练、语言训练、感统训练、个训课、音乐康复、运动康复、精细动作、游戏等课程。活动课程主要是早训与早餐课、快乐大课间、午餐与午训课、集中体育活动、晚餐与晚训课、班团队活动、兴趣小组活动等。

  开展康教结合实验,为特殊需要孩子编织一双飞翔的翅膀

  为保障残疾儿童在最佳训练时期达到应有的康复救治,该校以康教结合为理念,以综合康复为手段,构建学校教育康复工作的新模式。2015年8月,学校被批准为山东省“康教结合”项目实验学校后,学校设置康教结合课程,开发康教结合教材,开展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为全体学生创造有发展,能实现的教育目标。

  同时,加强康教结合教研培训,面向全体教师普及康教结合、综合康复的理念和方法,以点带面的促进学校教师成长。利用康复教室进行装修和改造,配备完善的康教仪器设备,建设现代化的康复教学环境。通过定期的康教结合训练,受训学生言语能力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效果明显。

  推进艺术教育,为特殊的孩子点亮心中明灯

  近年来,市特殊教育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根据听障儿童和智障儿童的身心特点,大力发展艺术教育,取得了不斐成绩。

  历年来,学校负责人下大力气狠抓艺术教育,求真务实,锐意进取,使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在残疾儿童的内心深处种下了一颗美的种子,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学生表演的舞蹈节目《千手观音》获潍坊市残疾人艺术汇演一等奖,腰鼓节目《舞动青春》和扇子舞《美丽的心情》获山东省优秀表演奖。在潍坊市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中,特校运动员获得两枚金牌、四枚银牌和三枚铜牌。学生郭钦凤创作的水彩画《哪吒闹海》获得潍坊市中小学艺术展评一等奖,学生李成的蒙眼双手剪纸技术轰动一时,语训班学生李淼的泥塑技术现场展示获得一致好评,在“天熙苑杯”安丘市首届剪纸艺术大赛中8名学生的剪纸作品全部获奖,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学校举办的体育节与艺术节异彩纷呈。在去年潍坊市残联组织的残疾人艺术作品展中,该校学生谷瑶瑶、杨欣连、郑晓坤、王爱缘同学的钻石画作品均获大奖,每名同学还得到了3000元的创业基金奖励。在学校展室里,汇聚了一大批琳琅满目的书法、绘画、剪纸、手工制作、钻石画等学生作品。

  发展职业教育,让特殊的孩子获得幸福人生

  近年来,学校以一切为了残疾学生的生存发展为办学导向,努力使残疾学生通过学校教育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同时,学校还加强“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充分挖掘当地优秀教学资源,走“校企”合作和“校校”合作之路。

  要使残疾人从根本上摆脱困境,自立于社会,就要教给他们谋生的本领和专长,学校勇于创新,大胆实践,探索出一条市场经济条件下办学的新模式、新路子,为学生融入社会夯实基础。

  学校根据素质教育的需求,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形成一技之长为重点,投入师资力量和活动经费,积极开设职业课程,电脑操作、手工制作、剪纸以及联系企业定岗实习培训等富有鲜明特色的职业教育课程,使学生在校期间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校积极帮助毕业生联系工作单位,有劳动能力的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2012年学校被济南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确立为实习就业基地。多年来,从学校走出的多名毕业生都在社会上找到了很好的工作或自己创业成功,不少毕业生在安德仕服装公司、雷克兰公司、石油钻采公司、招商科瑞生物有限公司、新东方大酒店等爱心企业顺利就业。韩国秀目前是安丘特校的一名炊工,他是从该校走出的毕业生,喜欢做家政,在面食制作、烹饪上很有悟性,学校对他进行了重点培养,毕业后安排他在学校餐厅就业,做到了自食其力。

  开展“送教上门”服务,提高特殊孩子生活质量

  残疾儿童是不幸的,他们命中注定要遭受更多磨难与煎熬。但这些孩子又是幸运的,因为市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们用无微不至的关爱改变了他们的处境和命运。

  近年来,市特殊教育学校以两项工程引领课程改革,为我市特殊需求儿童提供了最优质的特殊教育服务。这就是该校大力实施的“特殊教育进社区”和“个性化教育,多元化评价”两项工程。

  “特殊教育进社区”工程是从2010年开始实施的,数年来,该校为全市因病残而滞留在家庭中的特殊需求儿童、少年实施“送教上门”服务,解决了不能到校就读的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及康复问题,填补我市在这方面的教育空白,使特殊教育学校资源优势得到了最大发挥,让特殊教育在新形势下找到了新的生长点。

  “个性化教育,多元化评价”工程,就是立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他们量身定做,建立个性化的多元教育、训练、评价的指标、目标与方法,包括校本教材、班级教材等,对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将因材施教真正落到实处,为他们提供了最适合的教育。

  通过个性化的教育培养,实现最终的教育目的:培养生存、生活、生产型三种类型的学生。通俗的解释就是,身体技能差、生存能力差的重度智障、孤独症学生,主要就是锻炼身体机能,康复身体基本能力,比如训练注意力、吞咽功能、运动功能等,让他们具备基本的生存能力,不用终生依赖家人的照料。对于中轻度的智障孩子,则主要是培养生活自理能力,能够实现在家人的关照下,自己可以生活自理。对听障学生,主要是培养文化知识、劳动与职业技能,实现自食其力。

  这两项工程,该校在国内是较早实施的。其中“特殊教育进社区”工程获得了潍坊市育人类创新成果奖,并在全国培智学校校长论坛上做了经验介绍。“个性化教育,多元化评价”教学成果获得了安丘市教研成果一等奖,并在国内多家新闻媒体报道发表。

  殷殷杏坛路,桃李总关情。市特殊教育学校用集体的智慧和无私的大爱,处处为残疾学生的明天着想,积极争创一流工作业绩,努力办人民满意的特殊教育,为残疾孩子铺就了一条教育、康复、训练、就业一体化之路,让“折翼天使”重新展翅,翱翔在蓝天之上。(通讯员 李守泉 石邦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