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潍坊市文明办     | 中国文明网 | 山东文明网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文明潍坊网络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题库 »未成年人频道 »最新资讯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树立中国自信,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是教育者在新时代的历史担当。

  潍坊高新远达学校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经典同行,和圣贤为伍,从小培养孩子大仁大爱,大德大能,让传统文化润育生命、智慧人生,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校园处处洋溢着传统文化的“味道”,学生们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修身养德习文,牢筑传统文化根基。

  营造优秀传统文化氛围,打造“正心工程”

  “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顽强生存和不断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潍坊高新远达学校校长董梅表示,学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育人全过程,引领青少年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学生耳濡目染,古行今效,习惯成自然,让优秀传统文化的“根”留在了学生心底。

  学校不断探索和创新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以“孔子学堂”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中心,精心营造了传统文化氛围,将传统文化要素全方位植入“门、林、廊、栏、室”,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于校园的一砖一墙,一草一木,一亭一榭。

  校园洋溢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观赏、触摸、玩耍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教育。

  开设“优秀传统文化课”,筑牢“底色工程”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立足课堂教学,因材施教。

  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能力,1-9年级所有班级把传统文化课列入课表,开全、开足传统课程,按计划上好每一节课。

  所有任课教师结合自己学科特点,找好切入点,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如语文学科拓展古诗、对联、歇后语等内容,美术学科拓展国画、剪纸等内容,音乐学科拓展民乐、器乐等内容,思品课程拓展历史名人典故、名人故事等,有计划地纳入课堂,强化传统文化教育。

  从形式到内容,从途径到方法,从校内到校外,学校将优秀传统文化沁入到每个学生心中,传统文化教育已成为潍坊高新远达学校每一名学生成长的基因。

  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打造“铸魂工程”

  “为师者,弟子之所效法。”教师的一言一行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为此,学校对国学教师提出了教授国学的“四有”原则。一是“有感”,教师对国学要有感情,有自己的认识,要把对国学的理解贯穿到日常教学中;二是“有备”,教师要把所讲的国学知识备熟备透,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三是“有恒”,国学教育贵在持之以恒,才能“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四是“有变”,做到与时俱进,取其精华舍去糟粕。教师把课堂作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渠道。

  学校完善德育工作体系,以儒学和心学为核心,以勤学、立志、改过、责善为主题框架,丰富完善德育课程。开发实施“PYP传统文化课程”,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琴、棋、书、画、茶等各类社团活动课程化,上好“励志修身课程”、古诗文鉴赏课程、我的家风家训课程,落实中英文诵读《论语》课程,落实《大学》《中庸》《孟子》《阳明心学》等系列课程,让学生了解、学习、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校立足学生“素养”提升,打造“孝悌微课程、二十四节气、民俗教育”等微课程,把“微课程”做出特色,使学校的特色教育和德育教育相得益彰,交相辉映。

  设计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打造“固本工程”

  “传统文化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更需要走进家庭、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只有这样,传统文化才会真正发挥其独特的育人作用。”董梅校长如是说。为打造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学校,让中国传统文化成为校园的主旋律,学校精心组织了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

  ——围绕“忠、孝、诚、雅、礼”五大主题教育活动,该校小学1-5年级每天做到诵读、悟读30分钟优秀传统文化;开学典礼上全体师生诵读《阳明家训》《四事相规》;每周一升旗仪式全体师生诵读《阳明家训》,设计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组织教师、学生、家长三个层面的“优秀传统文化读书会”,让学生成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受益者”。

  ——围绕“诵经典、传家风、办讲坛、过节庆、讲故事”等主题,开展各个层次的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人人参与,人人感受,让学生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把每年的12月作为“传统文化活动月”。围绕“四书”和“阳明心学”的学习或让学生写感悟、谈体会,或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或组织学生进行美文比赛,或组织家长进行家风家训座谈会等一系列活动,全方位展示和演绎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让学生铸就传统文化“底色”。

  ——每年举行一届优秀传统文化节。2017年12月26日在潍坊市工人文化宫举办了第一届优秀传统文化节,对学习成果进行集中亮相展示,选择高端舞台展示,邀请文化名人助阵,邀请所有家长观看,聘请家长志愿者参与活动的组织,选取体现时代精神和传统文化精髓的歌、舞、小品、情景剧、大合唱等艺术形式进行展示,打造“教书育人”盛宴,让学校成为优秀传统文化宣传的“大舞台”。

  ——组织优秀传统文化研学活动。通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践行中国人读书的方式,打造出“研学游”项目,如曲阜三日游、齐文化之旅、阳明文化之旅等。“研学游”让学、思、行紧密结合,让最美的教育在路上,让学生融入自然、走向社会、拓展视野、锤炼意志、砥砺自我、感受时代、培养责任。

  ——启动三个层次的优秀传统文化读书会活动。学校以“优秀传统文化读书会”为切入点打造“书香校园”,组织教师、家长、学生三个层次的读书会,以“四书”和“阳明心学”为主要内容,定期、分阶段、多种方式相结合推进“读书会”,更好实现家校合作育人,更高层次实现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共同成长。

  组织国外研学活动,夯实“国际传播工程”

  追文化之根,立学校之魂。董梅校长告诉记者:“学校每两年组织进行一次完整的‘阳明文化之旅’研学活动,设计的路线是:浙江→贵州→江西→日本,到日本的研学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机会,我们就利用各种场合和活动,不忘宣传和介绍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每年寒暑假两次到加拿大和美国的研学活动,师生利用携带的条幅、传统文化礼品、随时随地的交流、各种不同的活动、居家生活和学习的全过程来讲我们的发展、我们的历史、我们的生活,让更多的外国朋友了解我们、认可我们、信服我们、羡慕我们,我们的师生成为了研学路上的‘文化使者’。”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树儒雅之风,养浩然之气,做博学之人,成有用之才”是学校的不懈追求,让中国传统文化成为校园的主旋律,让“儒雅”气质成为师生的名片,是潍坊高新远达学校矢志不渝的目标。

  “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需努力;会心不远,欲登绝顶莫辞劳”。董梅校长表示:“我们对学校文化的建设还刚起步,有许多工作需要我们去开掘。我们要思考,如何让学校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为师生接纳,内化成行为?我们要思考,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传统的美德、良好的风范、高雅的情趣、昂扬的气概、坚韧的意志、顽强的追求,我们如何去搜集,如何去传播?使之成为真正的文化的力量、办学的传统。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将不断开拓创新,积极推进传统文化教育,建设传统文化校园,不断提升内涵式发展水平,倾力打造国际学校具有丰富内涵的传统文化教育品牌。”(潍坊日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