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潍坊市文明办     | 中国文明网 | 山东文明网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文明潍坊网络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题库 »乡村文明建设 »十星级文明户
  近年来,廊坊市始终坚持把“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作为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推进“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的重要抓手,不断强化措施、完善机制、注重实效,村风得到明显改善,村容得到明显改观,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得到明显提升。在此基础上,我们又适时推出“美丽田园道德乡村”创建活动,在全市广大乡村培树互助双赢、诚信生财、敬业发家、孝悌增福、勤俭永续的道德理念。目前,全市3229个村街普遍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农户参与率达97%以上,“十星级文明户”达29万余户,占总户数的37%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十星级文明户”创建顺利开展

  农户既是农村基本的社会细胞,又是基本的生产经营主体。开展创建文明户活动,是创建文明村镇的基本工程,是党在农村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的有效方法。基于这一认识,市文明委始终把“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摆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位置,强化组织领导,夯实创建基础,确保“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顺利开展。

  一是高度重视,健全组织。市文明委把“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做为村民形象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十星级文明户榜样村创建标准》等文件,要求各县(市、区)把“十星”创建活动作为一项事关农民切身利益,促进农村稳定、健康发展的一件大事来抓,确保取得实效。各县(市、区)都成立了创建评选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督促指导、检查验收等具体事宜,各乡镇也成立了“一组”、“一室”(创建领导小组、创建办公室)、村街建立了评选领导小组、村民评议小组,形成了上下一盘棋,全力抓创建的工作格局。同时,明确了三个层次的责任。各县(市、区)有关部门包星,乡镇干部包村,党员包户,逐级明确职责,确定任务。

  二是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在创建过程中注重发挥乡镇、村街以及包星部门的作用。注重发挥村党组织的堡垒作用。协调组织部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活动的开展提供组织保证,坚持每年对2000余名村党支部书记进行培训,使基层组织充分认识到开展这项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注重发挥乡镇党委的主导作用。各乡镇分别制定了《创建“十星级文明户”活动实施方案》,并负责做好部门包星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共同攻坚克难。注重发挥部门的包星作用。按照“十星”内容,将包星任务分别落实到市、县相关部门,由相关部门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开展工作。近年来,农林、科协部门围绕“致富星”共组织科技宣讲1100场次,开办科技大集960余次,发放科技资料、明白纸30万份,举办各类政策、科技培训班400余期;司法部门围绕“守法星”结合“三五”普法举办法律报告会400场次;文化部门围绕“文化星”组织大规模文化下乡活动200余次,送书下乡和图书展销200次;妇联、民政部门围绕“新风星”,重点抓了群众组织建设,全市90%以上的村街成立了村民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妇女禁赌会,使倡导文明新风,破除封建迷信成为农村新风尚。

  三是广泛宣传,造势推动。在“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中,廊坊市始终注重宣传引导,借助各类媒体宣传造势,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在廊坊日报、廊坊广播电视台开辟专题、专栏,解读“十星”创建的重要意义、创建标准、实施步骤,宣传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典型,确保了活动能够持久的开展下去。同时,注重社会宣传,以“倡导文明新风,破除陈规陋习”为主题,开展“讲文明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镇、村两级分别制作了专题宣传图板,在显著位置张贴宣传标语,重要路口树立了“十星户”公益广告牌。向每个农户发放了《市文明委就开展“十星”创建致农民的一封信》,宣传活动的意义,拓展活动的覆盖面。组织各类艺术团创作编排了30多部优秀文艺作品,深入创建重点村进行巡回演出,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

  二、坚持三个创新,激发“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力

  在创建活动中,市文明委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总结创新、丰富创建内容,使之始终体现时代发展要求,始终贴近“三农”,使创建活动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源泉。

  一是科学设星,在创建内容上创新。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治国执政理念,及时对“十星”内容和标准进行了丰富、充实和完善,加入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内容;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后,及时把树立低碳意识、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等列入评选内容;结合精神文明创建,还把农村党员、团员、青年等志愿者服务队伍,关爱留守儿童、边缘儿童、残疾儿童、弱势群体、空巢老人以及农村文化广场建设等列入评选范围,为创建活动注入了新的动力。

  二是规范程序,在创建形式上创新。“十星”评选活动实行“一年一评,能上能下,动态管理,户挂匾牌,村建台帐,名单上墙,乡镇把关,县级授牌”的工作机制,具体由县级文明办负责组织实施,以行政村为基本评选单位,由党支部和村委会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具体操作,遵循“合法性、民主性、群众性”原则,按照“五个程序”,实行公开、公平、公正评选。(1)自评申报,农户对照“十星”评选标准,自我评定星级,向评审会申报;(2)民主评议,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由申报“十星”的农户作申报说明,村民代表无记名投票测评;(3)村级评定,村评审委员会对选出的“十星户”进行审核确定;(4)张榜公布,广泛征求群众意见;(5)乡镇把关,上报备案,同时每个程序都保存好原始档案。通过规范评选程序,各个环节充分尊重民意,极大地调动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了村民自我管理的能力。

  三是试点先行,在创建步骤上创新。针对村与村之间物质条件、群众思想基础、农民素质、农村文明程度差别较大,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市文明委提出了“试点先行、逐步铺开”的工作思路,在试点的选择上,紧扣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与整村推进扶贫试点村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相结合,分期分批逐步推进。市文明委选择廊坊境内国道、省道沿线的部分村街作为试点,打造连片创建示范区。同时,每个乡镇也都确定了23个示范村街,3050个示范户,实行示范引导,逐步铺开。

  三、突出工作特色,深化“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

  在“十星”创建活动中,市文明委结合实际,坚持把“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与道德乡村、百万农民大培训、文明养成教育相结合,使农村的各项工作有机融合、协调一致,赋予“十星”创建工作以新形式、新动力。

  一是与开展“道德乡村”创建活动相结合。开展以“三建四讲一美化”为主要内容的“美丽田园·道德乡村”创建活动。“三建”,即建好一个道德讲堂、建好一条道德建设文化墙、建好一个村民道德评议会。“四讲”,即开展讲孝道、讲诚信、讲公德、讲互助活动。“一美化”,即开展“清洁美化乡村”活动。在全市推出150个道德引领能力强,社会管理成本低,乡风文明、人际和谐的道德建设典型村街,进而在广大农村形成尊崇道德人物、弘扬道德精神、践行道德规范的良好氛围。

  二是与开展“百万农民文明素质大培训”活动相结合。组织开展“百万农民大培训”活动,在抓好农民劳动技能培训的同时,注重农民文明素质的教育,对农民群众进行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思想道德、礼仪知识、文明风尚等普及教育。县级培训班由各县(市、区)文明办主任授课,乡镇级培训班由乡镇宣传委员授课,保证了培训质量和效果。截止目前,共完成培训38.2万人次,在解决农民创业、就业及对农业技术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农民文明素质,夯实了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

  三是与开展文明养成教育活动相结合。运用公示栏、公益广告、板报、文明手册等形式,全方位、多渠道对居民进行“四德”、居民行为守则、文明公约、城镇管理及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居民的环境意识、卫生意识、公德意识和守法意识,不断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近年来,全市共开办农村道德讲堂70所,开展活动200余次。市文明办编印了2万册《农民道德素质简要读本》,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宣传道德礼仪知识。同时,精心制作了588块宣传标语牌,内容涉及爱党爱国、道德建设、孝老爱亲、勤俭致富等多方面内容,发放安装到全市42个省市级文明村,宣传效果明显。

  四、建立工作机制,推动“十星级文明户”创建规范化、常态化

  为了确保“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实现规范化、常态化,市文明委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工作制度。

  一是建立了领导包村联系机制。要求各县(市、区)都安排一名常委带领2个县直部门负责每个试点村的创建工作,提高了“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的重视程度和领导力度。

  二是建立了惠农政策激励机制。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在制定和实施惠农、强农政策时,应整合政策资源、项目资源,向“十星级文明户”和创建活动试点村镇倾斜,给予优惠待遇:教育部门对“十星级文明户”子女在升学上予以加分奖励;金融管理部门和银行、信用社要积极研究出台“道德贷款”政策,对“十星级文明户”在信用额度上予以放宽,在抵押、担保方面给予优惠;财政部门设立“十星级文明户”专项奖励基金,对“十星级文明户”给予物质奖励;县、乡、村将分别评比表彰一批“十星级文明示范户”,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三是建立了业务专班定向指导工作机制。“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是一项专业性工作,特别是在农村开展此项活动,需要专门的业务指导,以规范活动的开展。对此,市、县两级文明办分别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业务专班,担负起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分类指导等重要职责,并经常深入基层开展具体指导,协助试点顺利启动、推进“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

  四是建立了常态管理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建立健全相关责任制度,加强村民的自我管理功能;市委工作专班定期开展督办检查并印发通报;包保领导经常到村检查指导工作;把“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作为文明村镇考核的重要依据,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年度目标考核内容。

  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受到农民群众的普遍认可和广泛欢迎,也取得明显成效。一是社会风气明显好转。创建“十星级文明户”活动,抓住了人们争强好胜、求文明、要富裕这一朴素心理,使农民的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意识和能力大为增强,并涌现出了许多新人、新事、新气象。二是农民致富能力明显增强。现在,在廊坊农村有句顺口溜,“星星门前挂,胜过人说话”。“追星”已是全县农村老百姓的时尚,如谁评上了“十星级”,就会得到比别人更多的尊重。在创建“十星级文明户”活动中,群众的科技意识、市场观念、致富本领明显增强,增产增收的路子越来越宽,比发家、比致富已成为一种时尚。三是党群、干群关系明显融洽。信访、治安和计划生育素来是农村工作的难解决问题,牵涉了乡村干部很大精力。在创星活动中,这些原来棘手的工作变得顺势、顺手、顺劲。在包星过程中,各县(市、区)以包星工作成效作为部门考核、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各部门纷纷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职能,深入农户、深入一线抓创建、解难题、促发展,成为推动各项工作上台阶、上水平的强大驱动力,党群、干群之间“鱼水相依”的好传统重新回到每个乡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