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潍坊市文明办     | 中国文明网 | 山东文明网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文明潍坊网络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题库 »乡村文明建设 »最新报道

  辛勤耕耘结硕果,美丽乡村满园春。五月时节,走马营里镇美丽乡村建设现场,到处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村翠绿、一塘清水、一处广场、一院洁净,与整齐村落人家融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今年以来,营里镇以提升农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村容村貌整治为重点,把营里镇建成生产美、生态美、生活美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凝心集力  调动村民群众投身美丽乡村建设热情 

  “大街小巷路面硬化了,房前屋后大树小草成片了,三大堆见不着了,街上亮堂了,文化墙建起来了,扭扭跳跳也有地方了。”问及村里有何变化,营里镇牟营村的牟山俊道出了美丽乡村建设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 

  牟营村是营里镇规模最小的一个村,全村仅有六十余户,197口人。今年美丽乡村建设以来,该村共筹资80万元进行硬化、绿化、美化,户均投资超过12千元,该村全体村民踊跃参与,各家各户纷纷投入到建设活动之中,“天蓝水绿、四季常青、三季花香”的美丽牟营以崭新的姿态实现了美丽嬗变。 

  像牟营村情况相同的在营里镇还有投资100多万的宋家村、投资80多万元的九曲村、投资40多万元的北道口村、投资30多万元的孙家庄村……营里镇从群众身边的小处做起,从村民的日常生活做起,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全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宜居、宜业成为营里美丽乡村建设的最直观体现。该镇在去年完成30个村“美丽乡村”建设基础上,今年又在14个村铺开“美丽乡村”建设,全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村达到88%。截至目前,已投入1500余万元,硬化大街小巷17.8公里,修建排水沟1.6万米,新建文化广场32处,新上健身器材17套,安装路灯432盏,清理乱搭乱建29处。 

  该镇还按照生态、大绿、自然的总体要求,围绕道路、河流、村庄、园区等重点区域,见缝插绿、见地植绿,努力打造“一路一景”、“一街一品”、“一村一色”的生态景观村。截至目前,全镇共完成村内植树5万余株,道路绿化10万米以上,全镇农村面貌得到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日益提升。 

  集群建设  变各村“小盆景”为全镇“大花园” 

  “我们村美丽乡村的重点计划放在巷子硬化上。”“前段时间,从你们村走,感觉你们村的‘三大堆’又有所抬头。”……近日,一场关于美丽乡村建设“诸葛亮会”在营里镇西黑冢子村村委举行,来自北单总支的各村村支部书记围坐在一起,相互分析各自在美丽乡村建设上的优势与劣势,谈体会,谈计划,就如何发挥总支集群效应畅所欲言。 

  “会议热情高涨,各自纷纷认领任务,自愿立下‘军令状’。”会后,北单总支片长马增金介绍说,经过统计,总支各村计划投资80万元硬化道路、投资78万元铺设巷子、投资50余万元进行村庄绿化…… 

  一人是单,两人为伴,三人成众。村与村的道理也一样。建设美丽乡村,考量着各级政府对美丽的认识能力,如何避免“见木不见林、好看不中用”现象?营里镇的答案是,以总支为范围进行总体设计,各村依据总体设计结合本村实际进行细化,一村一特色,点线连成片,以点促片,总支内多村集群式发展共创品牌,把各村的“小盆景”变成全镇的“大花园”,美丽乡村不再是一枝独秀,而是春色满园。 

  此外,群众参与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农民的事,最终还是要依靠农民自己来解决。为调动各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营里镇采取树立典型、因势利导、逐步推广的方式,引导广大群众参观学习,积极参与。各村比着看比着干,村民追着村干部干,打造区域美丽乡村圈,以点带片、以线带面,带动和辐射全镇美丽乡村建设上水平提档次。今年,营里镇专门拿出100万元,对完成美丽乡村建设的村进行考核评比、奖励补助,美丽乡村建设也从以前的“被政府建美丽乡村”变“自己要建美丽乡村”了,优美的环境让村民的环卫意识不断提升,用辛勤劳动建设的美好家园,村民们懂得倍加珍惜。 

  文化先行  要“颜值”更要“内涵” 

  美丽乡村,从外看是环境美、生态美;从内看是人文美、思想美。营里镇把村庄美化工程、提升农民文明素养当作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用建立村规民约等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农民增强现代文明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营里社村文化休闲广场,这里不但有完善的健身器材,优美的生态环境,而且广场内花木葳蕤、枝叶扶疏,凉亭、花径点缀其中,无论是在清晨、午后,或是夜幕降临时,附近的村民都会来到这里,休闲散步或健身运动。农家书屋里,到这里读书看报的村民络绎不绝,农民在家门口就学到了知识、了解了信息;掩映在花木丛中的几张棋桌和乒乓球台被村民团团围住,不少村民已经在桌上拼杀了好多个回合…… 

  “美丽乡村离不开文化建设。幸福乡村的幸福感来自哪里?来自文化,将文化作为幸福的一种体现。农民在富裕起来之后,精神文化生活也要充实起来。”营里镇党委副书记陈建君介绍说,为让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有效衔接,营里镇积极建设村庄文化广场、小游园、休闲场所,更新健身设施,建设宣传栏、宣传橱窗。在现有党员活动室、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村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软件、硬件设施,提升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功能。目前,全镇文化广场共有55处,文艺队伍58支。同时,借助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推进村庄产业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移风易俗建设,各村不断优化完善村规民约,强化对广大农民群众的教育引导,让广大农民群众树立环境意识和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努力打造生态宜居、文明发展的美丽乡村。 

  率先垂范  彰显党员干部带动乡村建设强大能力 

  “这段时间,镇上的、村上的干部,天天都要到我们村上、家里来,帮助整治农村的环境,听取群众的意见,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我们确确实实感受到各级干部的作风转变了,办事效率提高了,联系群众比原来多了,我们群众打心眼里欢迎。”520日,正在清理农村垃圾的西道口村村民孙效华伸出了大拇指。 

  美丽乡村建设,落脚点最终还是落脚到“人”上,关键还需要干部来执行。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活动中,营里镇坚持党委统揽全局,政府搭台主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调动党员和干部积极性,让他们自觉站前列、打头阵,当标杆、做模范,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辖区村民搞建设、谋发展、创文明、添美景。 

  道口总支共有村庄13个,今年有12个村全面铺开了美丽乡村建设,这可忙坏了总支书记张朋举。为保证工程质量、加快推进步伐,他靠在现场、盯在一线,“五加二、白加黑”早已成为工作常态。“这段时间基本上是连轴转,这十几个村,每天都得走一遍,督促进度,帮着解决实际困难,上一次休息都忘记是什么时候了。不过,咱们的工作就是为老百姓办实事,看着村里一天一个样,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在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的过程中,不仅偿还了生态旧账,实现农村常态化、精细化管理,更倒逼了干部作风转变,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营里镇党委主要负责人介绍说,美丽乡村建设要想真正取得实效,就需要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扎实服务群众、尽力帮助群众。干部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既很好发挥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又潜移默化地转变工作作风,带领群众一道前进,群众得到了实惠,干部赢得了民心。同时,营里镇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紧紧依靠村级领导,充分调动村级领导班子积极性,使之有事可做,他们主动跑前跑后筹集资金动员群众,参加一线劳动,赢得了百姓发自内心的尊敬,基层班子更加团结,干群关系更加融洽。 

  美丽乡村建设,拉近了农民和政府的距离,通过硬化村庄道路、街道亮化工程、修建文体活动场所、绿化美化村庄,整体地提升了基础设施水平,解决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实际问题。环境之美、文化之美、产业之美、作风之美,让营里镇美丽乡村焕发出多彩魅力,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变化,享受到幸福。(寿光日报记者 孙波 通讯员 刘正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