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潍坊市文明办     | 中国文明网 | 山东文明网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文明潍坊网络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题库 »乡村文明建设 »最新报道
  七位艺术家激活诸城蔡家沟村,一年多就发生巨大变化

  石头屋、土围墙、泥路、留守的老人与儿童……本是渐趋衰败的农村,却随着一批艺术家的到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蔡家沟村是诸城南部常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蔡家沟村另辟蹊径,以“艺术植入乡村”的方式被激活,形成了蔡家沟艺术试验场。一年多来,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艺术村,村民接受艺术熏陶的同时,腰包也鼓了起来。

  民居上画墙绘,村里正举办展览

  秋意渐浓,诸城市南湖生态经济发展区蔡家沟村的风光正好:进村路上,绚丽的格桑花、百日菊迎着阳光盛开;树荫下,村民们站在一起聊家常,一幅岁月静好的画面。

  沿着青石板路进村,朴素的乡土气息与时尚的艺术元素在“蔡家沟艺术试验场”实现完美融合。古朴民居墙壁上画满各种墙绘,村里的艺术元素随处可见,各式艺术装置,充满艺术气息的酒馆、咖啡馆,处处显示着与众不同。在村里的美术馆,“南湖,南湖蔡家沟艺术生态的对话”展览正在举办,除了专业艺术家团队创作的绘画、摄影、音乐等,本地农民艺术家的创作成果也同步进行了展示。

  两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村里多是留守老人,土地流转出去后,收入来源更少了,而驻村艺术家的到来,让村子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

  古稀老人学绘画,还能赚零花钱

  阳光洒进蔡家沟村农民绘画教学工作室,几名老人正端坐在画架前,手持画笔认真地调色、勾勒,描绘着熟悉的生活环境。

  74岁的王茂桂的画布上是一只坐在枝头的呆萌猫头鹰。王茂桂说,她学画画已有半年了,以前连画笔都没摸过,艺术家们来到他们村后,开始教他们绘画,她就天天跟着学。“村里没有年轻人,天天待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来学画画。”王茂桂说,刚开始,她连怎么握笔都不会,现在已经可以独立完成一幅画,还能画得有模有样。“现在是真喜欢上了,有时候太入迷,不知不觉就到中午了,好几次耽误了做饭。”王茂桂笑着说。

  为了鼓励村民们学习绘画,蔡家沟村出台了奖励机制,符合条件来画室画画的,一天可以奖励30元钱。村民既能学习技能,还能赚到零用钱,一举两得,别提多高兴了。

  艺术家聚集,带动村里文化旅游

  提到村庄的蜕变,不少村民都说:“多亏了张破老师和他的艺术团队。我们的美丽乡村,就是他们用七彩画笔给画出来的。”

  蔡家沟村党支部书记丁金坡说,以前的蔡家沟村是个“三无”贫困落后村,村民们靠种黄烟、养蚕为生。2017年,蔡家沟村的土地全部被流转了出去。村民们手里有了流转土地的收入,但如何让村子实现长久发展仍是丁金坡的心病。

  2017年12月,张破(原名张同磊)与6位艺术家共同成立的“潍坊本土艺术机构”入驻蔡家沟村,让村里变了大样。美术馆、艺术家工作室、百工传习馆等相继落成,村里形成了艺术的集聚。

  “艺术家来了,村里环境变好了,周末到村里游玩的人有两三千,土特产不愁卖了,还有人开起了商店、豆腐坊。”丁金坡说,他准备带领村民利用民房发展民宿。

  ◎未来规划

  建传统工艺文化社团 形成文化产业链

  如今,张破的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蔡家沟村里。教村民画画、指导村里进行艺术改造、开展艺术创作,十分忙碌。张破是山东大学艺术系的高材生,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外书画艺术展览,30多件作品被有关艺术馆收藏或编入画册出版,于2016年回到潍坊。在潍坊期间,他结识了书画界人士周杉、王涛、李飞、荷西、冯三石和于志贞,成立了“潍坊本土艺术机构”,旨在挖掘本土民间文化并融入自身艺术创作,最终形成具有当代本土文化特色的书画艺术体系。

  张破介绍,蔡家沟村的村民每逢春节都有画年画、剪窗花的习俗,文化底蕴比较深厚,可以在充分弘扬民族文化上下功夫,以文化振兴为龙头,逐步拉动乡村人才振兴、产业振兴,进而带动乡村的生态振兴,最终达到全面振兴。

  张破表示,他们在民居的墙壁上都画上了精美的艺术画。他还试点性地在村里开办“艺术创意集市”,邀请外地的艺术工艺人才来“设摊卖艺”,吸引来的游客也越来越多,村民们都因乡村旅游受益,尝到了甜头,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接下来,“蔡家沟艺术试验场”的艺术团队们和南湖生态经济发展区正策划着一个更长远的计划。他们准备在蔡家沟村成立一个传统工艺文化社团,逐步在蔡家沟村构建集美术、工艺教学、制作、销售及旅游于一体的文化市场,真正让百姓在乡村建设中得到实惠。(潍坊晚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