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潍坊市文明办     | 中国文明网 | 山东文明网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文明潍坊网络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原创评论

  “河水上滑过一对对盾牌和长矛/她不再相信这是人们的天堂/眼看着太阳落了下去/这时候不必再有爱的诗句/全世界就在那里”,大概许多人都想象不到,这几句朦朦胧胧的诗出自机器人“小冰”之手。

  从围棋人机大战中横扫一切人类高手,到几秒钟内完成一篇新闻报道,再到在报纸上开专栏写诗,人工智能的“进化”可谓日新月异。机器人“小冰”由微软团队开发,曾在今年五月份发布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近日又在华西都市报开设专栏“小冰的诗”,发布新作《全世界就在那里》(外二首)。据介绍,“小冰”通过一万次迭代学习,纵览了1920年以来519位诗人的全部现代诗作品,掌握了现代诗所有的格式韵律,从而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偏好和行文技巧”。

  从形式来看,“小冰”写的诗确实有模有样,但仔细阅读体会,它到底想表达个什么意思、什么情感,又有多少人能读得懂呢?这正是问题的关键。诗歌不仅是人类语言艺术的精华,更是思想的产物、精神的花朵,是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有句话说得好,“诗歌是白天鹅的队伍,但不是押韵的白脖子就可以混进诗的队伍。”节奏韵律也好,遣词造句也好,都是诗的外在皮相,情感表达才是诗的灵魂。不管辞藻多么华丽无双,不管想象多么天马行空,逻辑混乱的语言堆砌绝不能算得上是诗。“小冰”凭借人工智能的强大储存和计算优势,掌握了数量庞大的诗歌作品库,可以通过模板再造大量似是而非、意象模糊的新作品,但这些新作品显然缺乏情感内核的有机连贯,“形散神亦散”,内在主线捉摸不定,与其称之为诗,倒不如说是文字游戏。

  所以,面对机器人写诗,没必要杞人忧天。人类在诗歌中表达的喜悦、忧伤、彷徨、哀怨、愤怒等种种情感,在机器人那儿不过是一堆数据分析,是文字的排列组合,跟思考没有半毛钱关系。虽然调查显示,许多人包括一些高学历人士在内,都分辨不出“小冰”的诗出自机器人之手,但毋庸置疑,这些诗作不过是高级工业产品,而不是精神产品。

  真正耐人寻味的是,为什么机器人写的这类晦涩难懂的诗,能够蒙骗那么多人?只能说,人们见多了晦涩难懂的现代诗。这不得不说到当前诗坛一个奇怪现象。许多人反映,文言文年代里流传下来的古体诗大都很好懂,看看《唐诗三百首》,很少有艰涩不通的;但现在白话文年代里一些所谓诗人写的现代诗则真心看不懂,东扯葫芦西扯瓢,搞一堆看起来并无多大逻辑关联的词汇堆砌在一起,再三品读都不知所云。以至于知乎等很多论坛上都有人发问:为什么许多现代诗读不懂?笔者对现代诗研究不深,不好妄言现代诗中晦涩难懂的那一类究竟是好是坏,但却明白一点常识,大众读不懂的诗往往难以流传。有典故讲,当年白居易每写完一首诗,都要给不识字的老婆婆念念,老婆婆能听懂的就留,听不懂的就改,所以他的诗歌既意蕴丰富又明白晓畅,得以千古传诵。当然,诗歌是千姿百态的,平实、浅显固然不错,华丽、高深也很好,但是很显然,华丽不能靠生硬堆砌,高深不等于故弄玄虚。以后,人们再面对这类艰深晦涩的诗歌时可能会调侃:这样的诗,机器人都会写!(徐炳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