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潍坊市文明办     | 中国文明网 | 山东文明网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文明潍坊网络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原创评论

  据报道,北京报刊亭最多的时候有2400多个,现在还剩下1000多个,计划是3年内逐步取消。全国范围内,与人们朝夕相处的报刊亭也正在加速消失。

  报刊亭即是指在公共场合售买报刊杂志的小型活动房屋。之前一般有邮政局管理制作,已发展成为一种城市公共设施,功能和外观已经发生重大转变。比如信息查询功能。并可以在报刊亭中购买报刊、饮料、零食等常用的生活用品,且大多报刊亭都有可以使用的公用电话。报刊亭是一座城市的文化之窗,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作为一处城市风景,现在已经消失在市民的视野之中。以前我们城市中的报刊亭,它营造了一种学习的氛围,培养了全民读书的习惯,进而提高了城市的品位,增加了城市的人文味道。然而,由于纸媒的衰落和数字化阅读时代的到来,报刊亭原有的文化功能逐渐式微,报刊亭的数量也不断减少甚至消亡。报刊亭到底还有没有必要保留?有的市民说,“读书看报的市民比以前少很多,但是报刊亭应该顺应市民现实需求,增设更多便民服务功能,让便民利民的报刊亭继续办下去。”

  有的市民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现在看报读书的人越来越少,更别谈花钱买书买报了街头书报亭也没有现实存在的必要。还有的市民说,报刊亭应顺应发展潮流进行转型升级,不能再以售卖书刊杂志为主。报刊亭应更名为便民亭。”笔者认为,报刊亭的消失是一种必然。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家庭的电话座机大多已经取消、过去快捷通讯的电报业务已经消亡、学校上下课敲钟的方式已被电铃和广播取代。可以预见,当一种技术或技术创造的产品消失后,一种全新的产品就会出现。它将成为人们的喜爱之时,就会不可阻挡地会成为新的生活方式。

  报刊亭的消失,很多人忧心忡忡,认为报刊亭是城市文化的一种象征,它的消失也可能使其代表的文化氛围和内容也一同消弭。然而,这只是一种表象。在报刊亭消失的同时或之前,智能手机已经普及,4G网络全面覆盖。无论在大街小巷,还是地铁公交,移动阅读正成为新的文化象征。

  文化象征会消失,但文化并不会消失,而是以更为丰富多彩和斑斓缤纷的形式呈现。从纸媒到数媒只是信息传播的媒介和形式发生了变化,人类对文化、知识和技术的不懈追求和创新却从未改变。沉舟侧畔千帆过,纸媒现在是不是“沉舟”还不好说,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千帆超越的事实是注定的。(祝永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