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潍坊市文明办     | 中国文明网 | 山东文明网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文明潍坊网络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原创评论

  近日,央视《国家宝藏》持续走热,获得无数好评,成为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之后又一现象级文化综艺节目。为什么一个介绍文物的节目,竟能获得如此高的关注度?原因有很多,总结来说,就是《国家宝藏》找到了文化遗产的正确“打开方式”。

  文物类节目并不鲜见,但大都自带一股高冷范儿,要么自始至终一个声音解说到底,要么几个“圈内人”侃侃而谈,形式简单枯燥,气氛乏味沉闷,除非特别喜欢文物的观众,否则很难耐下性子坐下来听他们唠叨。由此无形中造成了文物类节目与普通大众的文化隔阂,难以实现展示文化遗产魅力、弘扬传统文化的目的。

  《国家宝藏》集演播室综艺、纪录片、真人秀等多种艺术形态于一体,邀请了王凯、雷佳音等27位明星作为“国宝守护人”,以“小剧场”的方式生动演绎了文物的前世今生,形式上首先令人耳目一新。演艺明星代表了流行和时尚的前沿,由他们当守护人,瞬间拉近了文物与现代社会的距离感,让文物不再陌生与遥远;且演艺明星“自带流量”,拥有大批影迷,能够吊起人们的胃口,最大限度激发观看热情。九大博物馆馆长坐镇现场对文物进行讲解点评,更让节目凸显了话题性和专业性。多种创新因素综合作用之下,使得节目庄重而不失活泼、精致却又接地气,既让人看得津津有味,又对文物阐释得深入透彻,不火才怪。

  常言道:方法不对,努力白费;方法找对,事半功倍。文物类节目板着脸自说自话,观众一脸嫌弃,甚至喜欢看这类节目的人被调侃“老土”;一旦创新形式改头换面,变得鲜活生动接地气,人们纷纷“路转粉”,争相观看节目。由此带来的启示是,传统文化本身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和浓厚魅力,关键在于如何进行挖掘、如何进行展现,也就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问题。只要“打开方式”是正确的,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就不会是问题。去年初荧屏内外一片火爆的《中国诗词大会》,也充分印证了这个道理。

  弘扬传统文化,创新载体形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2016年,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中国公众文化自信指数”调查。2017年,调查中心进一步完善了测评维度,包括中国文化基本认知、情感认同、开放接纳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并将本次调查与2016年的相关数据和结果进行对比。调查数据显示,公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存在“认同高、认知低”的窘境。认知低,即是了解程度不够。了解程度不够,也就是说弘扬与传承的效果不够理想。纾解这一难题,必须创新传统文化展现表达的载体形式,不能抱残守缺、墨守成规。传统文化要有格局和情怀,但也不能高高在上、不食烟火,如果离生活总是十万八千里,迟早要进了故纸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让更多的传统文化真正活起来、传下去,必须把握好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坚持在继承中创新,以创新推动继承,通过正确的“打开方式”使之贴近现代生活、符合时代要求,与社会发展形成良性律动。(徐炳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