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潍坊市文明办     | 中国文明网 | 山东文明网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文明潍坊网络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原创评论

  提起过去读武侠小说的经历,许多人会不约而同回忆起与老师、家长斗智斗勇的情景:要么把武侠压在课本底下胆战心惊地读,要么给武侠包上书皮装模作样地读,要么蒙在被子里打手电熬夜读,将偷梁换柱、暗度陈仓、瞒天过海的计谋演绎得生动精彩。为了读本武侠,可谓费尽心机。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就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寒假,重庆一中、南开中学、巴蜀中学这三所重庆市重点中学,寒假推荐书目上出现了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爸爸妈妈再也没有理由拦着我们看武侠小说了。”学生们堂堂正正地过了一把武侠瘾。从曾经的“毒草”“禁书”到如今的“推荐书目”,抚今追昔,真是令人心生感慨。

  当然,对于武侠小说的强势逆袭,还是存有争议的。有部分声音就认为,充满打打杀杀的江湖恩仇会激发孩子的暴力倾向,虚幻色彩浓厚的武功招数也可能令孩子痴迷其间,整天琢磨江湖恩怨、侠骨柔情,怕是会影响学习。

  这样的担心有点多余。别把孩子想象得太幼稚低能,也别把一本通俗小说的现实影响夸大得太离谱,过去一个班里几乎没有男生不喜欢读武侠,但也没看到谁被激发出了暴力倾向。这种喜欢读武侠就容易有暴力倾向、喜欢读宫斗就容易搞阴谋诡计、喜欢读玄幻就容易浮而不实的“想当然”的逻辑是不成立的。要说打打杀杀、暴力倾向,一些经典名著里包含的这类成分绝不比金庸武侠少。《水浒传》里的暴力描摹就多得很,比如李逵几天不杀人就手痒,为了逼朱仝上梁山甚至不惜斧劈年方四岁的小衙内,再如孙二娘卖人肉包子,邓飞常年吃人肉以致双眼通红。而《三国演义》里,猎户刘安为了给刘备准备顿晚饭,居然杀掉自己的妻子煮肉给刘备吃,刘备得知不胜感动,曹操闻之高度欣赏。如果按照“暴力诱导”的逻辑来定罪,这些名著似乎比金庸武侠更不宜读。

  一本小说适不适合读、值不值得读,当首看其思想内涵和价值理念。《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倚天屠龙记》等金庸武侠,讲的虽是江湖故事,但弘扬的是真善美,鞭挞的是假恶丑,并鲜明提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崇高理念,有力歌颂和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书中主人公,行侠仗义,悲天悯人,仰不愧天,俯不愧地。郭靖、黄蓉和他们的儿子为保家卫国誓死抵抗蒙古铁骑,襄阳城破全部战死,大义壮举可歌可泣;萧峰为平息宋辽之战,使天下苍生免受战乱之苦,不惜舍身取义自尽于雁门关外,英雄形象顶天立地。这些故事,每每读来都令人唏嘘不已、心生敬仰,其正面价值显而易见。

  不仅精神层面,金庸小说的文学水准也相当高。作品既有鲜明的人物性格刻画、精彩的事件场景描写,还包含琴棋书画、诗词典章、天文历算、阴阳五行、奇门遁甲、儒道佛学等广博知识。很多武功招式出自古代典籍,比如“降龙十八掌”中的招式,“亢龙有悔”“潜龙勿用”“见龙在田”“飞龙在天”等等都出自《周易》。就连一些菜名也由诗词演化而来,比如好逑汤、玉笛谁家听落梅、二十四桥明月夜等等。读点这样的小说,在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中开阔一下知识面,熏染一下传统文化,未尝不是好事。

  时移世易,教育者能够突破“标签化思维”,正确认识优秀武侠小说中的积极因素,将之引入学生阅读范围,彰显了观念的转变、理性的回归,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徐炳涛)

Top